http://www.chinalibs.net 2019/12/12
[作者] 张海波
[摘要] 2019年12月6日上午九点,浙江大学图书馆“新时代、新生态、新使命”学术研讨会暨年度学术交流会在玉泉校区图书馆演讲厅召开,来自全馆各个部门的86位馆员和全省12家高校图书馆的32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黄晨副馆长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和上午的学术报告会,介绍了与会嘉宾。图书馆党委书记吴晨致开幕词,对朱强、初景利、景祥祜三位专家莅临浙江大学图书馆作学术报告致以诚挚的谢意,对出席研讨会的兄弟高校图书馆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浙江大学图书馆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办馆思路和办馆理念,浙大图书馆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能力建设、服务立馆和学术兴馆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2019年12月6日上午九点,浙江大学图书馆“新时代、新生态、新使命”学术研讨会暨年度学术交流会在玉泉校区图书馆演讲厅召开,来自全馆各个部门的86位馆员和全省12家高校图书馆的32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黄晨副馆长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和上午的学术报告会,介绍了与会嘉宾。图书馆党委书记吴晨致开幕词,对朱强、初景利、景祥祜三位专家莅临浙江大学图书馆作学术报告致以诚挚的谢意,对出席研讨会的兄弟高校图书馆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浙江大学图书馆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办馆思路和办馆理念,浙大图书馆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能力建设、服务立馆和学术兴馆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朱强教授作了《对智慧图书馆的若干观察与思考》的报告,该报告从信息概念和信息感知入手,对人工智能技术、智慧图书馆的定义,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的可能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论述,给出智慧图书馆的定义,并以“云上贵州”和“龙岗数据公园”项目实施为例,结合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分析智慧图书馆在目前技术支撑下的发展条件、困难及演进路径。
初景利教授作了《新时代图书馆与图书馆新能力》的报告,报告指出图书馆的生存取决于为到馆普通用户提供资源保障与基本服务的能力,而图书馆的地位、价值和影响力取决于为不到馆的中高端用户提供深度服务与创新服务的能力。新时代图书馆发展必须具备三种能力:资源驱动能力、服务驱动能力、创新驱动能力,高校图书馆应遵循需求为本,资源为基,技术为翼,服务为王的路径,解决用户对图书馆新型服务的需求与图书馆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到领跑国际图书馆事业。
景祥祜教授作了《古典文献资源重现当代教育策略的实践与心得》的报告,该报告以跨学科视角,从当代教育策略基本概念进一步引申,提出古典文献与当代教育缺乏关联性、古籍研究的时空延续性一直是困扰学界的难题。从其“应县木塔”和“澎湖渔翁岛”古籍教育实践项目活动中,协助和引导读者发现、探索古籍,透过教育活动发现先贤智慧和感悟,以多元的表达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经典古文透过书法合作呈现,由东方带入西方的学术社群,创建安全可靠的作品保存体系,进而建立完整的学术传播机制。
三位专家报告后,陈益君教授作了本次学术征文的点评,认为本次征文具有选题的时代性、研究的实践性、视野的国际性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了理论根基不深、研究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随后,黄晨副馆长宣读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6篇优秀论文和2个优秀部室组稿奖获奖名单。朱强教授、景祥祜教授为孔令芳、陈益君、李红、韩子静、赵惠芳、林如诗六位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了奖状并合影留念,吴晨书记为资源建设部、海洋学院图书信息中心颁发了优秀部室组稿奖状并合影留念。
田稷副馆长主持了下午的论文代表交流会。首先由孔令芳、陈益君、李红三位优秀论文代表分别作了30分钟的学术报告。孔令芳《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趋势研究》的报告,通过对世界前十的10所知名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相关文本的剖析研究,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的重点趋势,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工作带来启示和借鉴;陈益君《大学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的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围绕高校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问题,从品牌意识萌芽期、品牌知识积累期和品牌经营播种期三个方面概述我国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的现状,指出高校图书馆存在品牌理念欠缺、品牌合作缺乏、品牌营销不力的问题,进而提出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的整体化、持续性、特色化和智库化四大战略构想;李红《知识发现结合专家咨询的情报分析方法的探索——以中美人工智能研究差距分析为例》的报告,对中美两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影响力、重点研究机构、研究投入、研究前沿等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知识发现结合专家咨询的方法识别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前沿,从文献计量学和研究内容两个方面来评估中美人工智能研究差距。
韩子静《数字资源领域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比较研究》的报告,归纳总结国际数字资源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的可取之处及我国数字资源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的特点和不足;林如诗《元认知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素养教育模式探讨》的报告,从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总结元认知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创新素养教育的模式;赵惠芳《国外高校图书馆研究基金服务实践及启示》,结合国外高校图书馆研究基金相关案例,从五个方面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基金信息服务的建议;熊建敏《高校图书馆印刷型特藏资源组织与揭示研究》,结合浙江大学图书馆艺术与考古外文特藏资源建设实践,对高校图书馆印刷型特藏文献资源的组织与揭示进行了探讨;李洁《通用型评价平台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各类型评价平台数据采集的繁琐性和缺乏数据规范性的问题,设计实现一种通用的综合评价平台;罗雯《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通过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现状,提出完善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应超男《高校古籍文献阅读推广的实践和新思考——以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浙大和复旦在文献阅读推广方面的实践,分析总结新的思考和经验。
曲终人不散,掌声齐欢畅。会议结束时,兄弟单位的代表久久不愿离去,还继续与我馆论文获奖代表交流,其中引发的共鸣是会议影响的最好写照。这次会议时间紧凑,三位专家和十位论文代表的报告,围绕当前图书馆的前沿问题、研究热点、工作实践和图书馆服务的转型等,从多种视角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研讨会的内容丰富、学术观点精彩纷呈、亮点频出,正如田稷副馆长点评的,本次研讨会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学术饕餮盛宴,为图书馆工作开拓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
引用本文:
张海波.浙江大学图书馆召开“新时代、新生态、新使命”学术研讨会(图)[DB/OL].[2025-05-26].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68796.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