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03/2/26
专业设置
1987年设置图书馆学本科专业,共招生11届。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西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将图书馆学本科专业调整为信息学(现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并于次年起招生,至今已招生2届。1991年、1993年先后设置图书档案学专科专业和现代办公专科专业(后改名为计算机与办公管理专业,共招生6届,自1998年起停办)。
自1987年至2000年6月,西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共为社会输送本科学生332人,专科学生267人;三年制函授本科学生22人,函授专科学生80人。毕业生主要就业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地的高校图书馆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机构。由于他们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在此形势下,结合西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承担的省级教改项目“跨世纪的挑战与选择——图书馆学教育改革与实践”,通过向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情况调查问卷”,向实习生发放“实习生问卷调查表”,多次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走访大型企业的信息部门等方式,调查与预测国内文献信息管理与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对国内外现有的文献信息管理学科群中的各专业教育中不同的办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重新审视与调整了专业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具体改革措施有:(1)夯实基础,特别是抓好那些具有较高稳定性和较大适应面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使学生能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有限时间里内化更多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培养现在有用、将来更有用的人才;(2)拓宽知识范围,增设能体现信息管理大学科群共性的综合性课程,配套设置经济信息、信息技术、档案管理等专业方向,使学生能够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志愿进行学习;(3)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4)注意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素质、提高能力之间的关系,强化方法教育,训练学生独立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实施专业必读书计划,继续实施3.5+0.5方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5)推进课程体系整体化建设,包括课程间内容上的结合,课时配比和时序上的衔接,目的是使之构成一个充分发挥其效益的整体,减少教学中知识重复、遗漏和脱节等问题。
教学计划
图书馆学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文献信息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文献信息进行搜集、加工组织、开发利用,能在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图书馆学概论、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分类学、主题检索语言、文献编目、目录学、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社科文献检索、科技文献检索、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管理学、中国书史与图书馆史、情报学概论、信息研究与咨询、信息经济学、文献计量学、经济信息、金融信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情报检索、管理信息系统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学)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搜集、加工组织、开发研究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存储与检索、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检索、Internet信息资源利用、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信息经济学、经济信息、金融信息、竞争情报、档案信息管理、现代通讯技术等。
成人教育
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西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设有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原名为计算机与办公管理)三年制函授专科专业、信息管理与计算机二年制脱产专科专业及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成人自学考试助读班,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能够利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信息管理的专门知识、技能和方法,为现代化企、事业组织提供有效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管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维护、办公应用软件、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Internet与信息利用、管理学原理、信息管理概论、信息收集与组织、档案信息管理、传播与信息沟通、经济信息、企业信息与竞争情报、行政经济法规、知识产权、实用统计学等。
引用本文:
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人才培养[DB/OL].[2025-05-26].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691.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