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学报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档案学通讯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档案学研究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国家图书馆学刊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情报科学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2025/4/30].
情报理论与实践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2025/4/30].
情报学报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情报杂志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情报资料工作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图书馆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图书馆建设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图书馆论坛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图书馆杂志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图书情报工作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图书情报知识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图书与情报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中国图书馆学报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高校图书馆工作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2025/4/30].
四川图书馆学报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图书馆学研究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现代情报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2025/4/30].
新世纪图书馆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2025/4/30].
情报探索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欢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读者朋友! 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 年度报告
  • 台历
  • 手机版 分享会员服务区: 登录 | 修改 | 帮助
    学科栏目地区 单位人物专业辞典 在结果中检索  高级搜索

    首页 >> 图书馆利用>>读书方法 >>廖沫沙的读书方法

    廖沫沙的读书方法

    [作者]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单位]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摘要] 廖沫沙先生指出,无论采取什么读书方法读书,归纳起来只有两种,一种是有目的的读书,另一种是无目的的读书。

    [关键词]  读书方法

    廖沫沙(1907~1990),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的文化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部长、统战部长和北京市第三届政协副主席等职。1961年10月,与吴晗、邓拓共用笔名“吴南星”在《前线》半月刊的《三家村札记》专栏发表政论和杂文,批判“左”倾思潮,是我国享有盛名的学者和作家。文革期间,他被“四人帮”诬陷为反党集团,受尽迫害和屈辱;1979年平反;1990年12月27日在京逝世。

    廖沫沙一生著作颇丰。他生前曾在《我的读书方法》一文中,向青少年朋友介绍他的读书方法。他认为,一个人只有首先养成读书的习惯(或者说嗜好),才能谈得到读书方法,一个对读书不感兴趣的人,同他谈读书方法岂非白费口舌。那么,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习惯呢?他以自己为例作证——任何时间、地点,只要有可能,就打开书本,毫不犹豫。任何书都愿意读,从历史书一直到小摊上的连环图,只要不是反动的、黄色的,就翻开来认真地读。据此,廖沫沙把衡量一个人真正养成了读书习惯的标准,归纳为一句话:“永远不会觉得读书是苦事,而觉得是乐事;即使精神上已感觉不支,但无论如何都不觉得书是讨厌的东西,并且相反,觉得津津有味;除非不得已,总不愿自动放下它不看。”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对当代青少年学生尤其有发蒙振聩的教育作用。试想:学生如果厌恶读书,把读书看成是一种负担;或者只把“课本”当作书,只把与课本有关的参考书、作业指导资料当作书,只是奉命被动地读这些书,其他什么书都不看,那怎么能养成“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呢?最多,也只能是教科书的忠实信徒、作业指导书的驯服奴仆,如此而已。

    养成了读书习惯,用什么方法去读才能事半功倍,收效快而大呢?廖沫沙先生实事求是地指出,无论采取什么读书方法读书,归纳起来只有两种,一种是有目的的读书,另一种是无目的的读书。下边分而述之。

    1有目的的读书。

    就是在读书之前,头脑中有个明确的问题或某种疑问,迫切需要解决,也即带着问题去读书,从读书中找到解决问题和消除疑问的知识、理论、方法和途径,把读书和应用结合起来,使读书为实践服务。

    有目的的读书还具体表现在选择一种兴趣所在的专门学科或现实问题作为研究考察之目的,依照这个范围去选择有关的书籍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但这并不排斥读一些自己研究范围以外的书。廖先生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联系之中存在的,各学科的知识无不相互渗透。比如研究医学,就要读与之相关的生物、生理、化学、心理、人文等方面的书,只是主次不同,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轻重不同而已。这实质上是个广博与精深相结合的问题。广博是为了达到精深,精深则以广博为基础,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目的是一致的。

    有目的的读书还要靠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来保证其实现。廖沫沙说:“计划应包括所读之书目、读书的时间分配、地点的确定、进度的安排、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解决的程序,等等。”这对当前中学生来说很有导向作用,即要订出短期内小范围的认真读好学校规定的各种教科书的计划,譬如课前如何预习,课内怎样学习,课后怎样复习,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要求,用什么标准和方式来衡量读书成效等。更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诸如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理想追求等,制订出长期的大范围内的终生读书计划,做到活到老,读书到老,从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日有所学,日有所获,日有所进。对此,廖沫沙总结道:“我们的一生都是在读书和学习,我们读书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所需要的书籍材料,又往往受财力、环境以及体力的限制,一个完整而不受阻碍的计划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有一个大体的计划,也就可以用时间来补足一切的缺憾,消除其阻力。”

    2无目的的读书。

    “无目的”是与“有目的”相比较而言的,它并非只为研究或解决某一问题而读书,而是精神生活上的一种需求和享受,如调剂精神,平衡心境,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加乐趣等;表现在忙中偷闲,随手翻阅(浏览)一些武侠小说、侦破小说、传递各种文体科技信息的报刊等,都属无目的的读书。其实,调剂精神等也是一种目的,不过不比有目的的读书那样收效多而大并且比较明显罢了。这种读书方法的确是客观存在着的。

    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转载事宜请至函:leisun@chinalibs.net

    引用本文: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廖沫沙的读书方法[DB/OL].[2025-04-3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182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

    [ E-mail推荐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