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24/7/17
[作者] 刘锦山
[单位]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介绍] 梅红,女,汉族,1969年12月生,河北邢台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邢台市图书馆书记、馆长。近年来充分挖掘邢台市文化资源优势,宣传郭守敬文化,推介悦读邢台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2008年3月,任邢台市郭守敬纪念馆书记、馆长,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大胆创新,积极投身于参观接待、教育基地建设、研究宣传等重点工作,成功举办了郭守敬诞辰780周年、790周年纪念等大型活动,全力打造郭守敬这一邢台城市名片。2023年任邢台市图书馆馆长,开拓思路,积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调整开放时间,展厅和报告厅向社会公众开放等措施增强场馆免费开放深度,增进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建设“悦读之城”,有效推动了邢台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城市品牌建设。近年来荣获了河北省先进工作者、河北省文化文物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北省天文科普工作先进个人、邢台市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邢台市“巾帼建功明星”、邢台市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邢台市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行业服务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采访时间:2024年7月15日
初稿时间:2024年7月16日
定稿时间:2024年7月17日
采访地点:邢台市图书馆
高质量发展是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面临的重要挑战和机遇。邢台市图书馆紧扣时代脉搏,主动作为,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发挥邢台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在地方文献、总分馆服务体系、智慧图书馆、全民阅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推动邢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此,e线图情采访了邢台市图书馆梅红馆长。
一、关于职业生涯
刘锦山:梅馆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e线图情的采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您的个人经历和职业生涯。
梅红:刘总您好,很高兴接受e线图情的专访。我1988年11月在邢台市环卫处参加工作,2008年3月,调入邢台市郭守敬纪念馆担任书记、馆长。在郭守敬纪念馆工作期间,开展了参观接待、教育基地建设、研究宣传等工作,全力打造了郭守敬这一邢台城市名片。2023年初调入邢台市图书馆担任书记、馆长,继续致力于挖掘我市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推介悦读邢台,推动“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城市品牌建设。
二、关于图书馆
刘锦山:梅馆长,请您介绍一下邢台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梅红:邢台市图书馆始建于1978年,2012年迁址钢铁北路789号,整栋大楼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市图书馆使用1.5万平方米,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先后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河北省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示范单位、河北省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邢台市图书馆坚持“全开架、零门槛”免费自助服务,全馆无线网络全覆盖,实施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建立了网站,开通了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图书馆设总服务台、社科借阅室、自科借阅室、儿童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参考咨询部、典藏图书室、地方文献室、专题文献室、视障阅览室以及展览区、报告厅、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读者服务窗口,联合社会力量建立了儿童银行分馆与天一和院分馆,拥有阅览座席934个。现有纸质藏书65.5万册,电子图书37.1万册,订购了万方数据库等13个数字资源库,年均接待读者100多万人次,书刊外借30多万册次,年举办各类读者活动400多场次。
三、关于地方文献
刘锦山:梅馆长,保存和传承区域文化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这方面的工作有地方文献建设、城市记忆文化专题片拍摄制作等,请你谈谈贵馆在这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梅红:邢台市是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地方文献反映了邢台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地方政治、人文地理、民俗民情等方面的总体面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邢台市图书馆非常重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设立了地方文献室,将地方文献作为馆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接受捐赠、购买、交换等方式广泛征集邢台历代地方人士著作、邢台地方出版物、邢台地方资料,反映本地人民革命斗争史和党史的文献资料以及邢台的地名志、地方志、民族志等文献资料。目前馆藏地方文献2700余种,5800余册。
为充分发挥地方文献“存史、资政、励志”的作用,邢台市图书馆建立了馆藏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编印出版了《邢台地方文献目录提要》,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查阅服务。另外,邢台市图书馆还开展了太行山文化带专题文献建设,系统收集整理有关太行山文化带的历史文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文献资源,特别是太行山文化带区域内城市的地方史志、年鉴等地方文献,目前已入藏太行山文化带专题文献1.7万册。
为助力“文化兴市”战略,擦亮“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城市名片,进一步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2019年邢台市图书馆完成了8集《燕赵古村落》(邢台篇)专题片拍摄工作。该专题片选取了邢台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的8个传统村落进行拍摄。专题片立足邢台地域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具有地域文化特点、体现当地文化精神、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古村落文化资源,以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和传承传播优秀地域文化。专题片从不同侧面,利用独特视角,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详细记录了八个古村落的历史脉络、文化特色,特别是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北方文化习俗,既记录和传承了传统村落文化,又反映了古村落在新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村民幸福安康的生活面貌,体现了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
2023年,围绕“文旅融合、服务读者、推广邢台”的原则,通过地方文献影视化的方式,拍摄了介绍邢襄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微视频《书本里的邢台》10集。从《学贯广宇郭守敬》《邢台开元寺金石志》《邢台历史文化辞典》《邢台成语典故》《顺德府志》《邢台历史大事件》《三代文明研究》等地方文献中选定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拍摄成微视频,既包含《玄鸟生商》这样的传说,也包含《破釜沉舟》这样关于邢台的成语典故,还包含《学贯广宇郭守敬》这样的邢台历史名人。城市记忆文化专题片的拍摄,提高了地方文献利用率,让读者更加了解了邢台,增加市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起到了以文塑旅的作用,为推动邢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四、关于总分馆
刘锦山:梅馆长,邢台市有4个市辖区,12个县,2个代管县级市,作为邢台市级公共图书馆,贵馆需担负起全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领导职责。总分馆制建设是这方面的一个主要表现,也是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请您介绍一下贵馆的总分馆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效。
梅红:为加快构建邢台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提升基层图书馆服务能力,邢台市图书馆实施了以总分馆制为基本模式的邢台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是搭建了统一的全市图书馆管理平台,邢台市图书馆制定了《邢台市总分馆制编码规则》《邢台市图书馆与辖区各县分馆共建协议》,实施了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各县区图书馆参与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全市18个县区图书馆全部完成了分馆系统平台搭建部署,与市图书馆系统实现了对接,实现了在统一系统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成员统一管理、统一编目、统一检索,为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统一服务奠定了基础。目前市图书馆与信都区图书馆、沙河市图书馆和南和区图书馆开通了通借通还。
二是依托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社区分馆试点建设。邢台市图书馆起草了《图书馆基层社区服务点共建共享协议》,市、区、社区图书馆(室)签订了三方协议,实施了社区分馆试点建设,建立了6个社区分馆,包括信都区的守信社区分馆、宏信社区分馆和富兴社区分馆,与市图书馆通借通还。同时为襄都区的顺德北社区分馆,清风楼社区分馆,牛市新街社区分馆配送图书1500册,并不定期更换,为周边市民服务。
三是联合社会力量建设城市分馆。为促进全民阅读,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质,邢台市图书馆制定了《邢台市图书馆城市分馆(书房)建设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分馆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规范城市分馆建设标准,提高建设水平,联合社会力量建设了儿童银行分馆和天一和院分馆2个直属分馆,为读者提供图书借还、申请办理读者证、阅览服务、自习服务、阅读推广服务等,年均服务读者8万多人次。
四是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馆外流动服务点。为进一步发挥馆藏资源的作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使全市人民都能便利地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免费服务,邢台市图书馆与读者相对集中的厂矿、企业、学校、社区、事业单位合作,设立了陶行知中学、邢台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等7个馆外流动服务点,不定期为他们配送图书,为本单位及周边市民提供服务。
五、关于智慧图书馆
刘锦山:梅馆长,为了推进新时期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业内十分关注智慧图书馆建设。您对此是怎么看的?请结合贵馆实际情况,分享一下相关经验和做法。
梅红:智慧图书馆是建设数字经济、社会和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19年,邢台市政府推出“云上邢台”,邢台市图书馆开启了智慧图书馆建设。近年来先后开通和实现了大数据服务平台、“微服务大厅”“信易阅”、扫码借书、社保卡借书等服务,智慧化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一是以“云”为基,为智慧图书馆建设奠定基础。邢台市图书馆牢牢抓住邢台市“云上邢台”建设机遇,积极将本馆智慧化建设融入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大背景下。在“云上邢台”建设工作中,申请云服务器16台,云存储40TB,完成核心业务系统、子系统及相关资源系统的迁移上云工作并投入使用。网络安全防护得到了提升,还免除了升级设备的巨大支出,为后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以大数据平台为核,打造智慧图书馆核心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可以挖掘图书馆管理系统、客流系统后台的读者行为数据,经过分析计算,将图书馆文献流通数据、到馆人次、办证量、图书借阅排行榜、新书推荐等读者服务数据,推送到智慧墙实时发布,可以让到馆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图书馆服务数据和阅读信息。该平台作为建设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平台,为实现其他智慧应用场景提供了数据支撑和保障。
三是以微信等新媒体为引,落地智慧图书馆应用服务。上线“微服务大厅”,打造个人移动微书屋。建立了门户网站,实现了馆藏数字资源馆外访问功能,开通了“邢小图”抖音账号和微博账号,为读者提供阅读推广服务,加强图书馆宣传。读者不仅可以在网站、微信端使用书目检索、图书续借、活动报名、积分查询等诸多功能,还可以随手获取红色故事会、博看微书屋、新语听书、QQ阅读等十余种移动数字资源。依托微信端和扫码技术,实现了刷读者证、身份证、社保卡,以及微信扫码、扫描电子社保卡等多种图书借阅方式,多途径、便捷化的借阅模式,大幅提升了读者的借阅体验。
通过不断努力,邢台市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1年,邢台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被河北省委网信办评为河北省2021新媒体“文化旅游·十佳账号”。2022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2年河北省智慧文旅创新案例名单及优秀组织单位名单,邢台市图书馆报送“大数据平台”案例成功入选。
六、关于全民阅读
刘锦山:梅馆长,全民阅读多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图书馆是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力量。据了解,邢台市图书馆曾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优秀组织”称号和“‘扫码阅读 百城共读’活动优秀单位”称号。请您分享一下贵馆在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方面举措和成就。
梅红:阅读推广工作对培养阅读习惯、营造阅读氛围、促进全民阅读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邢台市图书馆线上线下相结合年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400余场次,服务读者近20万人次,吸引了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开展阅读,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优秀组织”“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
为切实有效地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邢台市图书馆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用户研究。邢台市图书馆多次开展用户调查,根据读者性别、年龄、心理、阅读偏好等特点有针对性策划组织阅读推广活动。比如针对低幼儿童的海豚故事会,针对小学生的蒲公英读书会以及针对视障人群的“我为你读”等活动。
二是联合社会力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邢台市图书馆积极谋求社会力量参与阅读推广工作,招募阅读推广志愿者,建立了阅读推广志愿服务团队。海豚故事会、小小阅读推广人、蒲公英读书会等都是在阅读推广志愿者的参与下,合作完成的阅读推广品牌活动。
三是挖掘馆藏资源,开展地方文化宣传推广。邢台市图书馆不断加强地方文献资源的阅读推广,围绕“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主题开展了“太行·泉城”专题文献展、“阅邢襄文化 讲邢台故事”讲读比赛、“阅赏泉城 童游邢襄”研学游等地方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讲好邢台故事,宣传地方文化。
四是树立品牌意识。邢台市图书馆十分重视活动的品牌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培育了海豚故事会、蒲公英读书会、小小阅读推广人、换书大集、书影共赏等14个活动品牌。
五是创新性开展阅读推广工作。邢台市图书馆鼓励馆员创新思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优化读者体验,激发读者参与兴趣。邢台市图书馆多个活动项目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及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创新案例征集比赛中获奖。蒲公英读书会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论文和业务案例征集三等奖及第六届河北省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二等奖,邢图动漫“国学中的生活智慧”在第十届河北省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中荣获青年项目奖。
七、关于未来
刘锦山:梅馆长,在您看来,当前图书馆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有哪些?您认为该如何应对?
梅红: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公共图书馆作为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以自身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发展迎来巨大机遇。2023年邢台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图书馆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城市品牌,实现公共资源社会价值最大化,最终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迎接新的挑战。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公共图书馆除了提供文献资源、阅读推广、公民素质教育等服务外,还要提供研学旅游、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社区融合等多元文化功能。同时依托文献资源为读者和游客提供具有本地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服务或场景,加深与社会文化的融合程度。
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公共图书馆要明确自身功能定位,以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己任,重塑服务体系。根据特色馆藏资源,确定具体的服务内容和范围,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助力文旅融合,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是满足多元化需求。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应从传统的馆内读者和本地市民群体拓宽到本地区游客和外地游客,不同服务群体的需求差异、喜爱偏好等各有不同。根据不同的群体,设计有吸引力和创新性的活动和服务,提供丰富多元化的服务,满足不同需求。
三是提供智慧化服务。当今人们在获取信息、观光娱乐的同时,也会更加注重体验感、参与感、归属感等情感层面的需求。因此,在为读者和游客提供海量数字文化内容和知识资源的同时,应健全线上线下服务体系,通过线上图书馆阅读平台满足非开放时间段内读者和游客的阅读需求。同时探索打造VR、AR场景,图书馆文旅元宇宙等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数实互动体验空间,使用户随时可以“云游”图书馆,尽享图书馆之美。
引用本文:
刘锦山.梅红:守敬故里文脉长(图)[DB/OL].[2025-04-29].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72357.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