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09/3/10
[作者] 荆州市饮食图书馆
[单位] 荆州市饮食图书馆
[摘要] 荆州市饮食图书馆地处美丽的荆州古城内(荆东路28号),该馆一九九五年经荆州市人民政府、省文化厅批准成立“湖北省饮食文献中心”即“荆州市饮食图书馆”,加挂在“荆州市图书馆古城分馆”(原荆州市科技图书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机制,机构级别正科级,隶属于荆州市文化局。
[关键词] 荆州市饮食图书馆
一、基本情况
荆州市饮食图书馆地处美丽的荆州古城内(荆东路28号),该馆一九九五年经荆州市人民政府、省文化厅批准成立“湖北省饮食文献中心”即“荆州市饮食图书馆”,加挂在“荆州市图书馆古城分馆”(原荆州市科技图书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机制,机构级别正科级,隶属于荆州市文化局。
我馆拥有馆舍面积二千六百平方米,总投资110万元,由藏书楼、办公楼两大主体构建而成,馆部设一个办公室,两个部门。两部即采编借阅部(含图书借阅、期刊借阅、少儿借阅、饮食文献借阅)、科技信息部(含电子阅览室、职工培训等)。在编工作人员10人,均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全馆大、中专以上学历结构比例为100%(大专以上9人,中专1人),全部取得了专业技术职称,其中副高职称1人,中级7人,初级职称2人。
饮食图书馆是全国唯一一家以收藏和研究饮食文化并向社会提供饮食文献资料的专业性图书馆,该馆现有饮食藏书三千余册,固定读者二百余人,接待饮食烹调专业人员和烹调爱好者千余人次。
二、所做的工作
1996年我馆参加了首届特色图书馆联席会议,同年“湖北省饮食文献中心实验基地”落成开业,我馆创办了饮食文献基地——金天酒楼,历时10年,酒楼开辟有6个包房,一个大厅,设施齐全。通过开办实验基地,我馆不仅激活了第三产业的开发、创收,还多次组织专家、学者研究新的菜肴、配料,开发新的大菜品种,特别是有意开发具有楚人传统特色的菜肴。
1997年10月,“湖北省饮食文献中心”即“荆州市饮食图书馆”正式挂牌成立,第二届湖北省特色图书馆联席会议在我馆成功召开。
1997年,我馆和饮食作家协会的各位专家经过不懈地努力,共同研究和编辑了《三国菜谱》一书,同年我馆编辑的《饮食文献书目索引》一书与读者见面。本书为《特色图书馆丛书》之一,时任文化部图书馆司司长杜克同志,以及荆州市副市长吴建国同志为本书作序。它收集了1949年至1996年我国正式出版的全部饮食图书目录,共收录饮食文献书目1690条,填补了我国饮食文献领域的一项空白。它的出版对饮食文献的研究和发展,无疑将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在主张考悌仁义的同时,也尽力宣扬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之道。宋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苏东坡就精于烹调。他还甘冒馋嘴之名,写了篇名传千古的《老饕赋》。古往今来,人们从满足生存需要和口腹之欲,演进同时为了获得生理的科学需求和富于审美情趣的精神享受。《红楼梦》中金樽玉馔的吃局所揭示的就是清代豪门所追求的审美境界;宋诗中“草草杯盘供笑话,昏昏灯火话生平”所展示的则是另一种审美情趣。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讲究科学与口感兼得的饮食,更注重菜肴的色、香、味。所谓“吃出健康来,吃出情调来”,便是芸芸众生孜孜以求的一种生理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饮食,是一种文化,大众而不乏高雅的文化,她是中华民族文明百花园中的一朵盛开不败的奇葩。饮食文化,又是一门奥妙无穷的科学。如今,她正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不断的前进。
荆州市饮食图书馆成立后,我馆购进饮食图书三千余册,大力发展读者,累计接待读者三千余人;持证读者二百余人。读者中既有专业从业人员(如厨师、酒店管理人员),也有普通烹调爱好者,饮食图书馆的建立为他们学习提高、相互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肯定。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自古文化底蕴深厚,是“三国文化”、“楚文化”的发源地。如何把现代饮食文化与古老的“三国文化”、“楚文化”相结合,既注重现代饮食营养的科学搭配,又融合“三国文化”、“楚文化”之精髓,使之相得益彰,成为摆在我们饮食图书馆人面前的一道课题。1997年,我馆与荆州市饮食协会多位老专家以及他们的弟子合作,多方收集资料,刻苦钻研,精心试验,反复改进,以我馆实验基地为依托,2002年一部包含多少汗水、辛酸的《三国菜谱》终于成书, “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火烧藤甲兵”……一个个精典故事,一道道美味佳肴,真是于吃中品味历史,于历史中感悟人生,得到了荆州饮食界的高度赞赏,为荆州市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创新做出了贡献。此书后因经费原因未能出版。
此外,我们还多次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向社会推广、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延伸了饮食图书馆的服务职能。1999年,我馆与市电视台合作,通过“每周一菜”、“周未满堂彩”等栏目向全市人民介绍推广了我们的创新成果;共制作节目十二期,累计观众五十余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002年10月,与我市饮食业老专家左才荣先生合作,在我馆展览室举办了“饮食文化用具(品)展”,共展出清未至现代各类材质(金、银、玉、铜、象牙)筷子壹佰余双,各种菜单、粮、油、布票近千种(张)。别开生面的展览形式,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前来参观,寓教于乐的直观感受让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们不虚此行。
三、面临的形势、困难
1、经营短缺始终困扰着图书馆的自身发展和业务的开展,使得图书馆在新书购置、活动开展等主要功能方面无法为广大读者更好的服务。特色图书馆现阶段还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主要是靠上级财政拨款,资金来源单一。而政府财政预算不可能给图书馆提供充足的经费,要解决这一问题很不容易,而且,许多上级领导并未意识到图书馆对社会、教学、科研的重要作用。另外,馆际文献资源共享已提出多年,但真正实现了共享的廖廖无几。随着图书价格的日益上涨,图书馆既要订购传统的书刊,还要订购电子出版物,这对经费本来就紧张的图书馆来说更是难以应付。
2、基础设施陈旧阻碍正常功能的发挥
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很多设备还是建馆初期购置的,破旧不堪,尤其是内部的设备设施建设,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不能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受地方财力的限制,开展日常活动所必须的内部设施没有经费进行新的购置,图书馆的各项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基础设施上不去,社会功能无法体现,也就没有社会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
1、人才不足
本馆人员普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还有“关系照顾户”,既使有专业知识的,那也是限于公共图书馆业务范畴,也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特色图书馆的要求。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很难开展众多特色化服务。
2、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知识结构单一,老化,专业知识没有系统性,缺乏图书馆学知识和外语水平,这些都很难适应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需要。
3、书刊使用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图书馆宣传的力度不够,馆藏不能充分利用,并且工作人员工作繁忙,上班时间脱不开身,而图书馆的上班时间却与行政事业单位上班时间一致,导致图书馆的馆藏利用率不高。
4、管理意识落后。传统的管理模式,重书轻人,重借阅轻咨询。从整体上看,图书馆以往过多地强调了客观因素所起的作用,忽视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至于丧失了寻求自我调整、学习提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次机遇。
五、对今后特色图书馆建设规划
根据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把图书馆建成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国内先进的省属综合性图书情报信息中心。逐步实现馆藏文献内容系统化、文献载体类型多样化;逐步实现技术方法、服务手段、物质设备的现代化;逐步实现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图书馆组织网络化;逐步实现服务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即由静态服务转变为动态服务,由被动服务服务转变为多途径服务,由封闭型服务转变为开放型服务;逐步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掌握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备与现代化图书馆相适应的管理能力及文献开发、学术研究能力。
1、专业队伍建设方面。以调整充实提高为基本途径,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有目的地培养一批专业情报服务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学科种类齐全、思想业务素质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的图书情报专业人员队伍。建立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将其纳入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学习计划之内。根据图书馆的实际工作需要,选送优秀青年专业人员参加培训和进修业务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业务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服务观念和方法。读者服务工作要形成特色。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我国图书界几十年来一贯提倡和坚持的办馆宗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的传统事业型的工作模式,显然与形势不相适应,无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读者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应由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即围绕读者开展工作;读者应该是图书馆的主人。其次,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基础上,搞好上门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读者活动在图书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能更紧密地凝聚已存在的读者,并且吸引更多的潜在读者。如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各种菜肴展览活动、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起到与社会和读者沟通、联系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图书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图书馆读者行列,为读者营造多彩的精神家园。并且,要使图书馆在社会文化多元化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引用本文:
荆州市饮食图书馆.荆州市饮食图书馆 [DB/OL].[2025-05-01].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18461.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