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19/4/25
[作者] 张苏良
[单位] 石河子大学图书馆
[摘要] 张苏良,男,1963年1月生,图书馆管理员,2004年4月在北区图书馆门卫工作,2011年调整至图书馆中区继续从事门卫工作,2015年6月调入图书馆装订车间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图书装订和修缮工作。
张苏良,男,1963年1月生,图书馆管理员,2004年4月在北区图书馆门卫工作,2011年调整至图书馆中区继续从事门卫工作,2015年6月调入图书馆装订车间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图书装订和修缮工作。
提到张苏良,在一起共事的同事们会不约而同地给出一致的评价,认真、踏实、真诚、友善,会为他竖起大拇指,可他又是我们身边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人,他所从事的工作图书装订,简单、机械重复,无法满足职业所带给他的那种成就感,但正是对这种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劳动的坚持,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难能可贵,正应了那句话: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张师傅的父亲是军垦第一代老兵,母亲是52年山东部队进疆的老兵,母亲他们山东老兵的一张集体合影照片,作为兵团珍贵的历史资料,现在还保存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他们一家人的风雨历程,正是第一代兵团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真实写照。兵团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他的家风中,从这样家庭走出来的他,红色基因如同种子就在他心地里生根发芽,无时不在影响他做人做事。
张师傅当年因企业倒闭,成为下岗职工,他没有抱怨,没有伸手向单位提条件,只身走向市场,干了不下几十个工种,跌打滚爬过来吃了多少苦,碰了多少壁,从不见吭一声。
2004年来到图书馆,一干就是15个年头,从门卫到装订工,他没有什么豪言壮志,作为一名门卫,他严格执行门卫管理制度,恪尽职守,文明执勤,礼貌待客,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从事装订工作,做的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机械劳动,他乐此不疲,从分刊、打书皮、沾书、打孔、上线、上书皮、切书等10几道工序,他专注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位,他说自己心中有把尺子,自己干的工作都是些简单的事,好和坏不用别人去评价,不认真对待,都过不了自己的坎,当他掂量着一本本加工完成带有温度的期刊,一种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
图书馆男同胞比较少,有啥力气活,一定少不了装订车间的人,甚至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他们身处地下室,工作环境相对封闭,走出装订车间,他们就戏称自己是出公差,这种时候张师傅从没有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他和其他小伙子一起上,从不落下,随叫随到,从不推托,大家也因此称呼他为老小伙,因为,他的那种工作状态,谁也看不出他都已经56岁了。
他默默无闻地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日晒雨淋,他从没请过假,没有迟到早退,离家比较远,中午不回家,吃点冷菜冷饭将就着就是一顿饭,然而工作中,却从不打折扣。2016年本人在加班下班时,不慎滑倒摔伤住院,伤筋动骨100天,医生嘱咐建议休息3个月,可他休息了10天就带着绷带上班了。他说自己觉得还能动,在家休息,急得慌,工作着才觉得踏实。
多年的坚守和付出,他得到了馆领导和大家的认可,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全勤奖、好丈夫荣誉称号。对于单位给予他的奖励,他倍感珍惜,特别是工会给他授予的好丈夫的奖项,他特别看重。他热爱自己的家庭,因为工作性质,感觉亏欠家人比较多,回到家里,他就想方设法补偿这份愧疚,忙里忙外,粗活、细活一样不落:作为儿子,他孝敬双亲;作为丈夫,他体帖妻子;作为父亲,他行得正,坐得端,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的成长。说起来让老张引以为荣的事,儿子从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毕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作为兵团第三代人,奋战在兵团的教育事业中,让他这位当父亲的特别欣慰。
他就像一颗螺丝钉,一刻不停的默默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岗位,服从组织,严守纪律,书写新时代兵团人的情怀。
引用本文:
张苏良.张苏良:有一份光 发一份热 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图)[DB/OL].[2025-05-02].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66909.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