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24/9/26
[作者] 尹琨 章红雨 李美霖
[单位]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摘要] 2024年9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在海南落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又启新征程。数博会3天入场观众6.5万人,其中岛外观众约2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数博会期间共促成展商合作意向数百项,其中现场签订合作协议项目50余项;全网线上观展,视频、图文直播总浏览量600万+,观展人数、线上观众都创了历史新高。
2024年9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在海南落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又启新征程。数博会3天入场观众6.5万人,其中岛外观众约2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数博会期间共促成展商合作意向数百项,其中现场签订合作协议项目50余项;全网线上观展,视频、图文直播总浏览量600万+,观展人数、线上观众都创了历史新高。
数博会期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达16179.68亿元,比上年增加19.08%,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本届数博会名称首次增加“国际”二字,不仅体现出我国数字出版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也预示着我国数字出版风潮将从海南“吹”向世界。
数字出版颠覆以往认知
置身数博会,什么技术最火?答案是AI。出版行业各类AI工具、软件、应用琳琅满目,AI赋能助力出版智能化发展。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展区,AI +强国学习、AI +强国教育、AI+强国办公等板块,集中展示学习终端设备、智能学习本、党建智慧屏等数字出版产品。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人工智能翻译平台、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蜜度校对通出版行业专版”等数字出版产品,依托AI技术,为出版的审校与翻译环节提质增效。
放眼数博会,什么产品最热?答案是大模型。华为盘古大模型、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科大讯飞火星大模型、华知大模型、数传集团BOOKSGPT……一系列服务出版行业的大模型产品,满足数字出版多样化需求。
“AI驱动出版模式创新。”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李弘说,AI作为关键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出版业的格局,AI驱动出版模式从浅层相融迈向深度融合,变革生产模式并重塑业界形态,同时转向服务导向。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宏伟谈道,以Open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AI大模型技术可以极大提高知识生产、传播、利用效率,将重塑出版边界,重构出版流程。
数博会上,一系列数字教育产品展现教育出版与新技术融合成果,成为展会亮点。如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以“数”扩容,拓展在线教育新赛道。围绕服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材应用、学术出版,加强在线平台建设,完善新的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盈利模式。首次参展的内蒙古展团展示的“北疆教云”智慧教育平台、江苏展团的AI小博士智慧教学助手、广西展团的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复合出版工程等,推动教育出版由提供内容资源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随处可见的纸电同步出版、数据库平台、元宇宙书房、主题展览、文化研学产品……当出版物不再只是图书,数字出版不再只是电子书,数字技术变革不断丰富出版内涵,拓宽行业边界,令观众“大开眼界”。
正如海南交通广播副总监赵丹所言:“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展会,数字阅读发展比想象的要快。AI越来越多地植入出版业之中,颠覆以往认知。”海南交通广播的“岛·读”职工读书会项目在当地影响广泛,参观数博会给赵丹带来了启发,她表示在今后的读书活动中要增加数字阅读的互动内容。
沉浸体验带“火”人机互动
综观本届数博会,人机互动是一个明显特点。记者在海南展团看到,展馆整体设计色调以蓝色、白色为主,四周不设挡墙,使观众可以从四个方向无障碍进入展馆,视觉上能够快速看到很多数字产品在屏幕上呈现。
在“创新融合、向数图强”主题下,海南展区展示的VR赛车体验、书法体验、游戏体验,AI动作捕捉体验、数字人交互系统、虚拟直播间、琼崖文库数据库,以及最近热度较高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公益类游戏《飞天梦想启航》等,都成为吸引观众驻足体验的停留地。
海南出版社副社长、海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文远怀认为,数字产品不是摆设,它需要人去触摸、去操作,只有体验后才能感受到数字产品带给生活的变化。就出版行业而言,数博会不仅是数字出版成就的集中展示地,也是广大读者了解数字出版产品、激发对数字产品兴趣,进而培育数字产品市场的孵化地。
的确如此,在河南展团,中州古籍出版社展示的《山海经》VR互动体验、大象出版社提供的数字篆刻机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带来的AI剪纸许愿机,都是观众纷纷排队的打卡地。
此外,江苏展团的白居易当“向导”,湖北展团的“王昭君”为你答疑,安徽新华电子社的“元小鳌探月绘本”,陕西展团的VR类型红色文化互动体验平台,浙江展团的咪咕云书店、咪咕阅读、数智书房、咪咕短剧,江苏展团的《天天八段锦》沉浸式游戏,上海展团的AI智能识谱、AI自动翻谱、AI钢琴弹奏测评和语音解读等多种功能智能陪练产品,内蒙古展团展示的“马小阅”“雁小北”“疆芽芽”3个IP形象,江西展团展示的“江右文化大数据图谱”等产品,吸引众多观众沉浸其中。
不止于此,记者还注意到,不少地方展团将盖章打卡活动带到数博会。像延安特色剪纸、大雁塔简笔画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印章,令海南观众兴趣盎然。大家纷纷带上纸和本子,在盖章体验中欣喜地领略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
文化出海激发创新活力
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网络文学、动漫、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形态的重要主题元素,数字出版也由此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2023—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和影视是中国文化出海的“三驾马车”。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海外销售收入达163.66亿美元,保持连续4年超千亿元人民币的好势头。
在本届数博会上颇受欢迎的网络游戏《黑神话:悟空》中,星宙之形(海南)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重庆大足石刻、山西玉皇庙等多地国宝级文物古建的扫描工作,用高精度原生3D数字资产库平台,为全球玩家呈现中国文化美学。
“3D数字资产在赋能游戏发展、助力游戏出海上大有可为,未来3D行业‘来数加工’将迎来全球市场机遇。”星宙之形(海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庆华如是对记者说。
“中国以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和网络剧‘文艺新三样’出海,能够弥补海外广泛的群众需求。”针对近年来在海外兴起的中国网络微短剧热,海南省网络作协秘书长梨花颜认为,“文艺新三样”是他们面向国际社会打造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金钥匙”。
记者在数博会上还注意到,出版单位围绕游戏、微短剧,以及国际数字内容、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展开国际化布局。如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向“数”图强,通过加大文化创新力度,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共谋本土文化数字领域的“破圈”与出海。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拳头产品“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提供文化产品版权展示、咨询交流、版权代理、版权贸易、文化交流等专业综合服务。“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全媒体出版平台”则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策划出版中医药、广西民族医药方面的数字出版物,成为该社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去的重要依托。
加强数字出版国际合作
“我们每一个大的发展事件都离不开中国的身影。在70年代,我们已经与中国建立了联系,我们其实也是最早参加广交会的外国公司。”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雅各布斯如是说到施普林格·自然与中国的渊源。
“我也在使用微信。”在本届数博会举办的数字出版创新发展分论坛上,巴西行业媒体“出版新闻”创始人卡洛·卡雷诺在分享结束后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他期待与中国出版人加强交流与合作。
本届数博会首次将名称加了“国际”二字,吸引了世界出版人的目光。记者看到,来自日本书籍出版协会、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法国国家出版商协会等国际出版行业组织,以及来自法国、巴西、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出版人频频出现在主论坛及多种现场活动中。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如何顺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在数字出版领域产品研发、渠道拓展、模式探索、版权运营等方面加强合作。
“中国的数字出版定义比日本社会通常理解的电子出版要广泛得多。”日本书籍出版协会一般法人代表、专务理事樋口清一希望中日两国的出版界今后能够通力合作,为纸质出版业和电子出版业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们出版社从海外引进版权的数量比较多,版权输出尤其是数字版权的输出量比较少,想请教一下国外出版方面的专家有什么经验?”在中欧数字出版合作沙龙上,记者听到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谢清溪诚挚提问。“数字出版作为出版的不同载体,版权输出最重要的是选对内容,还要加上良好的语言翻译工作,并将数字生产融入到出版流程之中。”美国赛阅公司东北亚区域经理兼中国区总经理张丽平热情作答。记者还看到,在国际合作展区,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现场组建了“中韩文化产业交流群”,中国出版人纷纷扫码进群,以数博会为契机建立深厚友谊。
中国数字出版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也让前来报道的外籍媒体人流连忘返。来自俄罗斯的海南国际传播中心记者、主持人芭莲娜说:“中国发展数字文化,将新技术与中国古典文化相结合,这对我来说非常有趣。因为这些做法使文化和知识生动结合,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引用本文:
尹琨 章红雨 李美霖.数字出版风潮,将从海南“吹”向世界[DB/OL].[2025-05-29].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85740.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