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80篇条目

程焕文

程焕文,男,博士,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学与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图书文化导论》、《沈祖荣评传》、《裘开明年谱》、《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权利研究》等20部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各级教学和科研奖励30余项。

  • 中文名:程焕文
  • 国 籍: 中国
  • 出生日期:1961年11月
  •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 职 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博 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2601503_0
  • 代表作品: 《中国图书论集》

人物简介

程焕文,男,博士,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学与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长,广东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专业学术职务和国内外十余种专业学术期刊编委,著有《中国图书文化导论》、《沈祖荣评传》、《裘开明年谱》、《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权利研究》等20部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各级教学和科研奖励30余项。

行业影响力

程焕文的影响力指数:

图情语录

图书馆的理念、技术方法,应该建立在世界图书馆基本价值观上,只有如此,才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语出e线图情专访《程焕文:用理念引领发展》[1]

教育背景

1998.8-1999.1:美国伊利诺大学(UIUC)图书馆学信息科学研究生院访问学者[2]

2001.10-2002.1: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和哈佛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

1992.10-1993.10: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图书馆学信息科学研究生院访问学者

1994.9-2003.9: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3.9-1986.7: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79.9-1983.7: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7-至今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2]

2005.3-2007.7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2003.5-2005.2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生导师(2004.10~),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信息与网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2001.10-2003.5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研究所所长

2001.10-2002.1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暨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 Yenching Library of Harvard College Library,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Harvard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

2000.9-2001.10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网络教育学院院长

1999.2-2000.9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

1998.6-1999.2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

1998.8-1999.1 美国伊利诺大学厄尔巴那—尚佩恩分校图书馆学信息学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高级访问学者

1997.7-1998.10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副院长,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1996.7-1997.7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1995.12-1996.6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1994.7-1995.11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1992.11-1994.7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图书馆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1992.10-1993.10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学信息学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访问学者

1988.10-1992.10 中山大学图书情报学系,讲师,图书馆学教研室主任(1991.7)

1986.7-1988.9 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助教,兼系学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秘书和科研秘书

主要职务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长

广东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科研项目

1. 美国韦棣华女士基金会 (Miss Mary Elizabeth Wood Foundation) 研究项目“中国现代图书运动之皇后——韦棣华女士研究”(个人独立承担,1.5万美元)[2]

2.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暨哈佛燕京学社研究项目“裘开明研究”(个人独立承担,1万美元)[2]

3. 中山大学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碑帖拓片数字化”(主持人,230万元)[2]

4. 教育部CALIS特色数据库项目“大珠江三角洲研究数据库”(主持人,5万元)[2]

5. 中山大学博学工程项目“信息素质教育网络课程”(主持人,18万元)[2]

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权利研究”(主持人,7万元)[2]

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十一五规划” (主持人,1万元)[2]

荣誉奖励

一、教学奖

1. 1991年12月21日,获“中山大学1991年度纪念马应彪奖励金”。

2. 1994年9月6日,被评为广东省1994年“南粤教坛新秀。

3. 1999年11月,获“中山大学黄桂清奖教金”。

4. 2004年7月,“图书馆学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获中山大学第五届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人署名第二)。

5. 2005年3月“图书馆学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本人署名第二)。

6. 2005年6月,“信息资源共享”课程,被评为中山大学2005年精品课程。

7. 2005年8月,“信息资源共享”课程,被教育部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二、科研奖

1.1989年4月,论文《藏而致用 流通开放——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的本质和主流》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学术论文青年奖”(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2.1989年10月,论文《藏而致用 流通开放——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的本质和主流》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10周年“图书馆学、情报学特别奖”(中国图书馆学会)。

3.1989年10月,论文《中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术史序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10周年“图书馆学、情报学优秀论文奖”(中国图书馆学会)。

4.1992年6月,论文《世界书目控制:现状、趋势与策略》获广东省优秀自然

科学研究成果“优秀论文三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技术协会)。

5.1995年5月,著作《中国图书文化导论》获广东省高等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出版基金“一等资助”。

6.1998年9月,著作《中国图书文化导论》获广东省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著作三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厅)。

7.1998年12月,著作《中国图书文化导论》获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著作三等奖”(教育部)。

8.1998年9月,获1991至1997年度“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优秀工作者”奖。

9.1998年12月,获1991至1997年度“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著作桐山奖励证书和奖励金”。

10.1999年9月,著作《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获广东省第六次社会科学成果“著作三等奖”(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11.2004年10月,《裘开明图书馆学论文选集》,获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奖著作二等奖。

三、其他奖励

1. 2000年7月1日,获“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 2004年12月,被评为“教育部200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学术思想

理念和技术不是排斥的,但是如果一个好的技术方法,没有正确理念指导,是不可能发挥出很好的效能,而且可能会出现偏差。图书馆需要防盗,我们可以有很好的监控设备、防盗设备,可以做得很严,每个角落都监控得很好。可这是与人性化相背离的,基于人性化考量,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些设备怎样使用,如何让身处其中的人感觉到很人性化。我们过去常讲的一个例子,防盗监测设备中山大学图书馆也有,可是这么多年我们没抓过偷书的人,这说的就是理念的问题,因为无论读者有意还是无意带书出来,偷书还是不偷书,这就要看管理是否人性化了,我们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认定这不是偷书,这是无意带出来的,我们可以问他有没有办手续?没办手续请办手续,我们不会按照偷书处理的。这反映出一个理念的问题,我的管理理念是将所有人都定义是善的,这样,好的设备才能用到点子上。[1]

这么多年来我国图书馆的理念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进步,现在图书馆的价值观和二十世纪初期图书馆的价值观是一样的,或者说大致是一样的。为什么说大致一样呢?这两个阶段的基本价值观是符合世界图书馆的普遍价值观的,中间那一段不是建立在普遍价值观上的。如果不是建立普遍价值观基础之上,得一个什么奖,这个项目、那个项目的都没用,因为这种东西就是做完了也对实践没有什么指导作用。图书馆的理念、技术方法,应该建立在世界图书馆基本价值观上,只有如此,才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大家感觉理论与实践有些脱离,因为理论界是玩理论的,我们写了多少种理论、多少种书,实践者并不理睬,不说欢不欢迎,首先是不理睬的,你做你的理论,我做我的实践。相反我们可以看到实践很多时候跑到理论前面,这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图书馆界的实践活动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因为图书馆面对最基层的用户,不断地倾听基层的呼声,知道基层的需求是什么。实践中产生了很好的理念,但还没有进行好好总结,没有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

价值观决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决定图书馆这列“火车”要往哪里开,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虽然是两条平行的轨道,但火车要往东开还是往西开,是由价值观来确定的。长期以来我们对价值观不重视,今天仍然如此,大家都是东跑跑、西跑跑,不知往哪里跑。

著作目录

一、学术论著[2]

1. 《中国图书论集》,程焕文编.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8月,42.7万字

2. 《中国图书文化导论》,程焕文著.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33.8万字

3. 《信息高速公路——全面改变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之路》,程焕文编著.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23.2万字

4.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程焕文著. 台北:学生书局,1997年8 月,32万字

5. 《裘开明图书馆学论文选集》(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学术丛书第二种),程焕文编.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 月,60万字

6. 《广东图书馆学会四十年》,程焕文主编.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0 月,78万字

7. 《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程焕文著.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4月,27万字

8. 《世界图书馆学教育进展》. 潘燕桃 程焕文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年4月,80万字

9. 《信息资源共享》(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程焕文 潘燕桃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47万字

10.《邹鲁校长治校文集》,程焕文编.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0 月,25万字

二、主要中文论文[2]

1. 《关于私人藏书家的分类》.程焕文.《宁夏图书馆通讯》1985年第4期,第20~22页,4500字

2.《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期刊史略》(上).程焕文.《图书馆》1985年第5期,第28~32页,7500字;第6期,第29~31页,4500字

3. 《七九年以来图书馆史研究的主要课题及其分析》.程焕文.《湖北高校图书馆》1986年第1期,第55~59页,7500字

4. 《〈中国造纸技术史稿〉疑惑》.程焕文. 《图书馆学研究》1986年第2期,第28~32页,6000字

5. 《关于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一些问题》.程焕文.《图书馆杂志》1986年第3期,第14~15页,3000字

6. 《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评价》.程焕文.《图书情报知识》1986年第3期,第37~39页,4000字

7. 《发展和巩固儿童图书馆已经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简述克鲁普斯卡雅的儿童图书馆思想》.程焕文.《四川图书馆学报》1986年第3期,第47~52页,9000字

8. 《日本图书馆史教授要目》.程焕文.《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1986年第4期,第8~10页,3000字

9. 《私人藏书“秘而不宣”之滥觞及其发展》.程焕文.《图书馆研究与工作》1987年第1期,第25~29页,6300字

10.《隋唐佛教藏书史略》.程焕文.《图书馆工作》1987年第1期,第34~38页,8000字

11.《文华图专名称考释》.程焕文.《图书情报知识》1987年第2期,第42~43页,3000字

12.《图书馆系统浅论》.程焕文.《青海图书馆》1987年第1期,第16~20页,9000字

13.《明清公私藏书公开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程焕文.《云南图书馆》1987年第1期,第38~43页,9000字

14.《藏而致用 流通开放——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的本质和主流》.程焕文.《图书馆学研究》1987年第4期,第66~73页,12000字

15.《隋代官府藏书史略》.程焕文.《河南图书馆学刊》1987年第4期,第62~64页,4500字

16.《中国道教藏书史略(汉—唐)》.程焕文.《四川图书馆学报》1987年第4期,第63~70页,12000字

17.《中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术史序说》.程焕文.《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2期,第91~98页,12000字

18.《印度图书馆学之父——阮冈纳赞》.程焕文.《北京图书馆通讯》1988年第1期,第71~73页,4000字

19.《关于目录学理论基础研究的几个问题》.程焕文.《广东图书馆学刊》1988年第2期,第18~20页,4500字

20.《论“图书馆精神”》.程焕文.《黑龙江图书馆》1988年第4期,第9~11页,3000字

21.《荜路蓝缕 鞠躬尽瘁——试论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杜定友先生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卓越贡献》.程焕文.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编《杜定友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1988年8月,第13~43页,20000字

22.《著名图书馆学家皮高品教授》.程焕文.《黑龙江图书馆》1988年第6期,第58~61页,5000字

23.《论图书馆人才的特征——关于“图书馆四代人”的探讨》.程焕文.《广东图书馆学刊》1988年第3期,第22~29页,16000字

24.《“目录”商释补辨》.程焕文.《图书馆》1988年第3期,第22~25, 37页,6000字

25.《中国书目控制研究之反思》.程焕文.《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89年第1期,第46~48页,3500字

26.《略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形成时期的几个问题》.程焕文.《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9年第2期,第14~18页,6000字

27.《中国佛教藏书史略(两汉—南北朝)》.程焕文.《图书馆工作》1988年第1期,第48~54页,9000字

28.《共和国图书馆四十年之回顾与展望》.程焕文.《图书馆》1989年第5期,第3~10页,12000字

29.《论图书馆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程焕文.《广东图书馆学刊》1990年第1期,第44~52页,13600字

30.《世界书目控制:现状、趋势与策略》.程焕文.《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2期,第111~118页,12000字

31.《美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程焕文.《四川图书馆学报》1990年第2期,第106~115页,15000字

32.《一代宗师 千秋彪炳——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先生》(连载).程焕文.《图书馆》1990年第4期,第54~58页,7500字;第6期,第64~67页,6000字;1991年第1期,第71~73,76页,4500字;第3期,第60~73页,7500字;第5期,第69~73页,6000字

33.《论近八十年来图书文化史之研究》.程焕文.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0年第3期,第11~18页,12000字

34.《试论图书馆事业“低谷现象”》.程焕文.《图书馆界》1990年第3期,第23~25,59页,6000字

35.《第五届图书馆学情报学青年学术研讨会综述》.程焕文.《图书馆》1990年第5期,第14~16页,4000字

36.《理论的呼唤 实践的呼唤——第五届图书馆学情报学青年学术研讨会综述》.程焕文.《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0年第4期,第11~16页,8500字

37.《青年人成才的摇篮——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青年学术研讨会五年回顾》. 程焕文.《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0年第4期,第17~22页,8000字

38.《九十年代中国图书情报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策略》.程焕文.《图书馆论坛》1991年第2期,第25~28页,6000字

39.《关于图书馆学期刊刊名的几点思考》.程焕文.《福建图书馆学刊》1992年第1期,第43~47页,6500字

40.《秘而不宣 保守典籍——论中国古代的私人藏书》(上).程焕文.《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2年第1期,第51~55页,7000字;第2期,第54~57页,5000字

41.《在“困惑”与“冲突”中发展——著名目录学家彭斐章、谢灼华、朱天俊谈目录学研究与教育》.程焕文、韩继章.《高校图书馆工作》1992年第1期,第21~26页,9000字

42.《图书馆人与图书馆精神》.程焕文.《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年第2期,第35~42页,12000字

43.《论中国当代目录学的变革——关于建立二次文献学的初步构想》.程焕文. 《图书与情报》1991年第4期,第69~75页,12000字

44.《稽古右文 沾溉学林——试评〈清代藏书楼发展史·续补藏书纪事诗传〉和〈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程焕文.《图书馆论坛》1992年第4期,第24,79~80页,3200字

45.《论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及其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皮高品教授商榷》.程焕文.《四川图书馆学报》1992年第4期,第9~19,38页,16500字

46.《学融中西 道存千古——〈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读后》.程焕文.《晋图学刊》1993年第1期,第55~59页,7000字

47.《读书•著书·教书——记著名图书馆学家谢灼华教授》.程焕文.《图书馆》1993年第3期,第54~59页,7000字

48.《论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1、2).程焕文.《情报科学》1993年第3期,第71~75页,6500字;第4期,第68~74页,10500字

49.《Empowering People Through Libraries——1993年ALA年会随笔》.程焕文.《图书馆》1993年第5期,第34~40页,11000字

50.《光荣与梦想:二十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回顾》. 程焕文.《图书馆》1994年第3期,第18~24页,15000字

51.《信息高速公路:21世纪信息发展的大趋势》. 程焕文.《图书馆论坛》1994 年第5期,第3~7页,10000字

52.《周连宽先生生平及其学术贡献简述》.程焕文.《高校文献信息学刊》1994年第1期,第34~40页,10000字

53.《70年代以来美国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教育的发展与走向》.程焕文.《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年第5期,第55~63页,14000字

54.《美国当代著名目录学家谭瑟勒学术思想初论》.程焕文.《大学图书馆学报》1994年第6期,第49~54页,12000字

55.《误区种种——图书馆学研究札记》.程焕文.《图书馆》1995年第1期,第37~38页,3000字

56.《鲍威尔斯与英美目录学鲍威尔斯时代》(连载).程焕文.《图书情报知识》1995年第1期,第18~22页,7500字;第2期,第7~10,18页,6000字

57.《耄耋之年 壮心不已——记中国近代档案学奠基人之一周连宽教授》. 程焕文. 《中国档案报》1995年10月23日第3版,1000字

58.《中国目录学传统的继承与扬弃——“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批判》. 程焕文.《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6年第4期,第14~20页,14000字

59.《盲区种种——信息学研究札记》.程焕文.《图书馆》1996年第5期,第44~45,71页,3000字

60.《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参加第62届IFLA大会杂感》. 程焕文.《高校文献信息学刊》1996年第4期,第54~56页,4500字

61.《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从96’IFLA大会看中国图书馆学研究》. 程焕文.《图书馆》1997年第1期,第19~21页,4500字

62.《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先生在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程焕文.中华图书资讯学教育委员会编.《海峡两岸图书馆事业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1997年5月,第67~78页,15000字

63.《质量和效益: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永恒主题》. 程焕文.《图书情报工作》1997年第9期,第1页,1500字

64.《“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与“美味佳肴”琐说——与大学生们谈专业学习》.程焕文.《高校文献信息学刊》1997年第3期,第57页,1500字

65.《在水一方—参加海峡两岸图书馆事业研讨会杂感》.程焕文.《中国图书馆学会会讯》(台北)1997年5卷3期,第7~9页,4500字

66.《中国图书馆学信息学研究之文献计量研究》.程焕文.《资讯传播与图书馆学》(台北)1997年第4卷第1期,第38~51页,21000字

67.《信息高速公路: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 程焕文.《人民日报华南新闻》1998年3月6日第19版,3000字

68.《为人类发展之图书馆与信息——哥本哈根1997年IFLA大会漫记》. 程焕文.《图书与情报》1998年第1期,第1~6页,10000字

69.《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关于中西目录学的几点比较研究》.程焕文.《晋图学刊》1998年第3期,第8~14页,11000字

70.《北刘南杜 世纪大师——论刘国钧先生在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术史上的历史地位》. 程焕文.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甘肃省图书馆合编. 《一代宗师——纪念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年11月,第143~152页,8000字

71.《“我们永远忘不了你”:的刘国钧和威斯康星图书馆学院》. (美) 路易斯 S. 罗宾斯著. 程焕文译.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甘肃省图书馆合编. 《一代宗师——纪念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11月,第41~50页,8000字

72.《区域合作新纪元——海峡两岸图书馆与资讯服务研讨会综述》.程焕文.《高校文献信息研究》1999年第2期,第3~9页,10000字

73.《危机种种——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札记》.程焕文.《图书馆》2000年第1期,第39~40页,3000字

74.程焕文. 《两代巨擘 世纪绝唱——我所敬慕的沈宝环教授》.见:《资讯传播与图书馆学》1999年第12月,第6卷第2期,第87~98页,15000字. 又见:

赖鼎铭主编. 《沈宝环教授八秩荣庆祝寿文集》.台湾学生出版社. 1999年11月,第12-17页

75.《“数字图书馆时代参考工作的培训需求调查”给接受调查者的报告》.罗薇娜. 卡伦,程焕文. 《高校文献信息研究》2000年第1期,第37~39页,4000字

76.《8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之发展与展望》.程焕文.《图书与资讯学刊》(2000年8月,台北)第34期,第86~100页,21000字

77.《全球合作的大构想 资源共享的大手笔——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综述》.程焕文. 《江苏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5期,第10~13页,4500字

78.《高涨的事业与低落的教育——关于图书馆学教育逆向发展的几点思考》.程焕文.《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1期,第67~70页,5000字

79.《千古浩劫謦竹难书 八国联军罪不容诛——翰林院劫毁百年祭》.程焕文. 《资讯传播与图书馆学》2000年12月,第7卷第2期,第33~44页,18000字

80.《丑陋的《丑陋的图书馆学》——致《图书与情报》的信》.程焕文.《图书与情报》2001年第1期,第49~50页,2000字

81.《趋势种种——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研究札记》.程焕文.《图书馆论坛》2001年第2期,第17~18,40页,3500字

82.《在变革中发展 在发展中壮大——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20年回顾与前瞻》.程焕文,潘燕桃.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4期,第68~73页,9000字

83.《论图书馆学宗师沈祖荣先生与胡庆生先生的关系——《退出图书馆界的名人》纠谬》.程焕文.《图书馆》2001年第5期,第52~56页,7000字

84.《文华精神:中国图书馆精神的家园——纪念文华图专80周年暨韦棣华女士和沈祖荣先生》.程焕文.马费成主编.《世代相传的智慧与服务精神——文华图专八十周年纪念文集》.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6月,第225~251页,15000字

85.《新世纪中国大学图书馆发展之我见(之五)——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访谈录》.程焕文.《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6期,第2~5,13页,6000字

86.《文华精神——在纪念文华图专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演》.程焕文.《图书馆建设》2001年第6期,第101~102页,3000字

87.《信息污染综合症和信息技术恐惧综合症——信息科学研究的两个新课题》.程焕文.《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第3期,第5~7页,4300字

88.《心血的凝聚 智慧的结晶——评<毛坤图书馆学档案学文选>》. 程焕文.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年第2期,第63~65页,3000字

89.《跨越时空的图书馆精神——“三位一体”与“三维一体”的韦棣华女士、沈祖荣先生和裘开明先生》. 程焕文. 见:《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年第5期,第61~65页,10,000字;第6期,第66~70页,10,000字;又见:《美中社会和文化》(美国)2002年第1期,第20~35页,25000字

90.《近年来中国大陆图书馆学教育发展走向的思考》.程焕文.《图书馆建设》2002年第5期,第3~6页,10,000字

91.《“图书馆学研究”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程焕文,潘燕桃.《图书馆论坛》2002年第5期,第152~154, 179页,6000字

92.《信息疾病”与图书馆的对策》.朱晓华,王煜,程焕文.《图书馆建设》2002年第6期,第8~13页,10000字

93.《21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程焕文,王蕾.《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年第2期,第15~21页,10000字

三、主要外文论文[2]

1.The Impact of American Librarianship On Chinese Librarian-ship In Modern Times (1840~1949). Cheng Huanwen. Libraries & Culture, Vol.26, No.2, Spring 1991, 372~387(《图书馆与文化》,原名《图书馆史学刊》,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

2. A Bibliometric Stud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in China. Cheng Huanwen. 62nd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Booklet 7, 25~31 August 1996: 21~35(《第62届IFLA大会论文集》第7册,北京)

3. Destruction of Chinese Books in the Peking Siege of 1900. Donald G. Davis, Jr. & Cheng Huanwen. 62nd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Booklet 7, 25~31 August 1996: 46~52(《第62届IFLA 大会论文集》第7册,北京)

4. La destruction d’ouvrages chinois pendant le siege de Pekin en 1900. Donald G. Davis,Jr. and Cheng Huanwen. Bulletin d’informations de l’Association des bibliothecaires francais. No.173 ( 4 trimestre,1996):101-105(《法国图书馆协会会刊》,法国巴黎)

5. A Bibliometric Stud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in China. Cheng Huanwen. Asian Libraries. Vol.5, No.2 (1996): 30-45 (《亚洲图书馆》,马来西亚MCB大学出版社)

6. Destruction of Chinese Books in the Peking Siege of 1900. Donald G. Davis, Jr. & Cheng Huanwen. IFLA Journal. Vol.23 , No. 2 (March 1997): 112-116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会刊》,荷兰海牙)

7. The Destruction of A Great Library: China’s Loss belongs to the World. Donald G. Davis, Jr. & Cheng Huanwen. Ameirican Libraries. October 1997: 60-62 (《美国图书馆》(美国图书馆协会会刊),美国芝加哥)

8. The Effect of the Cold War on Librarianship in China. Books, Libraries, Reading and Publishing in the Cold War. Cheng Huanwen. IFLA Library History Round Table and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s sciences de l’information et des bibliotheques, Paris, June 1998: 60-68 (《冷战时期的图书、图书馆、阅读和出版》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图书馆史圆桌会议和法国国立图书馆学信息学学院出版,法国巴黎)

9. Gateway to Understanding Libraries and Librarianship in China. Cheng Huanwen. H-LIS, H-Net Reviews in th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May 1999. (H-Net Reviews—联机学术评论期刊,美国密执根大学主办)

10.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in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Work: A Survey of Training Needs in China and New Zealand China. Rowena Cullen and Cheng Huanwen. Asian Libraries. Vol.8 (1999): 101-120 (《亚洲图书馆》,马来西亚MCB大学出版社)

11. Miss Mary Elizabeth Wood: from An American Librarian to the Queen of the Modern Library Movement in China. Cheng Huanwen. 见: 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编. 《两岸三地图书馆管理与技术》. 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出版(ISSN 1606-903X). 2000,1: 85-101

12. The Effect of the Cold War on Librarianship in China. Cheng Huanwen. Library Review. Vol.50; No.3 (2001): 132-137 (《图书馆评论》,英国MCB大学出版社)

13. The Effect of the Cold War on Librarianship in China. Cheng Huanwen. Libraries and Culture. Vol.36,No.1 (Winter 2001): 40-50 (《图书馆与文化》,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 ,9000字

14. China’s Openning for Information Transfer. Spannungsfield: Internationaler Informations-transfer Chancen und Risiken Globaler Vernatzung. Cheng Huanwen. Berlin, 21~22, February 2002, 1~16, 20000字(德国)

15. Ways with Words: Writing about Reading Texts from Early China. Cheng Huanwen. Libraries and Culture. Vol.37, No.4 (Fall 2002): 402-403 (《图书馆与文化》,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 ,1000字

参考资料

  • 1.刘锦山,程焕文.程焕文:用理念引领发展(图)[DB/OL].[2016-06-21].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66885.
词条标签: 人物 图书馆学 博士 教授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509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