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室工作感想——给孩子们送去“智慧”的知识
2011/6/28 点击数:2808
[作者] zhiyuan_zhe.08
[单位] USTC芳草社图书馆志愿者
[摘要] 转眼,本学期在外刊室的整理书籍的活动就结束了。
罗艳
转眼,本学期在外刊室的整理书籍的活动就结束了。
这是我做图书馆志愿者以来的第一项工作。我是今年才加入图书馆志愿者协会的,缘由主要是对于图书的喜爱,有是抱着图书馆的古旧的书刊,轻轻嗅着扉页的或浓重或浅淡的味道,心底就会升起能保护他们的想法,特别是当我想到自己亲手修复喜爱的作家的书本的时候,心里就会莫名地感动,我心底知道——只要我们用心灵去触摸,已经逝去那些伟大的或是美好的灵魂,都在书本里等待着我们去触碰,去谈论那些迷人的智慧。
接到首次活动是整理外刊,很开心。和协会里的同学们在一起安静的工作,也是很开心的事。其实,我们的活动很简单了,只是耗那么一点点体力,但是我们可是年轻人哦,年轻人嘛,精力充沛,吃这么点累就喊苦,终究是说过不去的哦。
主要是帮着老师把旧的书刊从架子上卸下来,然后整理排好顺序以后,用编织绳捆结实、绑稳当,以后等着西区图书馆的车来 把他们接到库里去,而后就是把架子上的期刊按刊号、时间顺序整理,这就方便大家查资料啦。
工作算是很轻松的哦,唯一不好的就是,整理书的时候,大家都闻了一鼻子的灰,想来外刊室里是极少有人来的吧,而且旧的书刊也就更加无人问津了。在工作的时间里,也极少有人来翻阅。
然而这虽然极少有人来光顾,却也是图书管理必不可少的,虽然短期内看着是资源的浪费,但是对于学术研究的翻阅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大多数书刊都是跟着国际交流与科技发展而更新的,对于一个学校的学术素质必然不可少。果真是书都是在静静等着想看它的人呢,这不算一种寂寞吧,因为是带着别人要寻的希望等待的话。
看着这么一大堆书刊要留到库里装订保存,想必每一年里都会有许多许多的失去了时效与实用的书会流出图书馆,就忍不住要想——这些书哪去了呢?是否适当作废书了呢?
记得小时候,街角有个公共图书室,有时跑进去,里面的书多半都是挺破的,期刊也都是好几年前的了。转念一想,许多地方还连自己的小小图书室也没有呢,相知孩子们渴求的目光,与那瘦小的身影在天地里劳作的身影,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要是这些许多的书整理在一起,送去给那些偏僻山区的孩子们,应该是我们送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吧,智慧,有什么东西的价值能够超过智慧呢?
孩子们是需要知识的,而许多孩子是没有机会接触到知识的,孩子们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也许我们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呢。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过时的知识,已经失去了意义的书籍,对他们来说并未过时,意义也是相当大的,我想,图书馆里与其把这些书低价或适当做废弃物销毁,为何不把他们送往山区呢,那儿有一双双明亮澄澈的眼睛期盼着山外的最温暖的最光明的问候呢?
想必,这种过刊书籍以及废弃书籍的解决问题,在全国所有图书馆里都是有的吧。要是在我们的团结努力下能在自己图书馆和山区之间建立一个传送书籍的桥梁的话,那该多好啊,然后把它推广,让全国的大学以及发达地区的图书馆都和山区建立纽带的话,在山区各地就可以建立起图书室了,这样,孩子们就有书可以看了,喜欢看书的乡亲们,大人们也都有书可以看了。
这是很美好的事情,我相信,只要各大学图书馆和山区间建立了纽带,那么,山区里肯定有能力提供那么一个小房子,即使是简陋的,也能做孩子们的温馨的图书室,而管理的人员自然会有人自愿的。
本来是要写外刊室工作感想,但琢磨了半天,就是整理书,这种工作叫不得苦,也犯不上热炙的讨论,终究还是想到了山区的孩子们。记得去年还碰到图书馆摆摊子卖过期杂志的,我想若大家共同努力,真的能在图书馆和山区之间建立了纽带,并且把他推广到其他图书馆,那么这对于新一代孩子们的成长是有益无害的,对于开阔山区百信的眼界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