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于井冈山头

2011/7/28   点击数:1404

[作者] 王祝康

[单位] 王祝康的博客

[摘要] 虽然烈日当头,酷暑难捱;虽然游客如织,纷乱扰攘;虽然井冈山的故事已读过无数个,井冈山的历史早已不陌生。可是,当我真正伫立于井冈山头,感受着这里的阳光、草木、空气时,内心仍然强烈地涌动着敬佩、感动、震憾。

[关键词]  井冈山 面孔 历史



我终于伫立于井冈山头了。

虽然烈日当头,酷暑难捱;虽然游客如织,纷乱扰攘;虽然井冈山的故事已读过无数个,井冈山的历史早已不陌生。可是,当我真正伫立于井冈山头,感受着这里的阳光、草木、空气时,内心仍然强烈地涌动着敬佩、感动、震憾。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从1927年至1929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的28个月里,共有约4.8万名将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把自己的青春,信念,热血,生命洒在了这遍土地,他们中最年长的不过30出头,大多数只是20几岁的年轻的生命。

卢德铭,秋收起义总指挥,牺牲时年仅22岁。

王尔琢,井冈山初期的杰出将领,被叛徒杀害时,25岁。

朱云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因病住院,在医院被国民党特务杀害,24岁。

伍中豪,秋收起义重要领导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与领导人之一,牺牲时27岁。

正是这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以非凡的毅力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使命,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段让人心碎的历史

革命斗争是艰苦的,复杂的,更是残酷的。战斗于井冈山的红军将领们或一个个不幸倒下,或一个个被错杀:

1928年7月,二十八团营长袁崇全和党代表带着部队叛变投敌,团长王尔啄前去追赶,却被袁崇全开枪打死。

1930年,被毛主席派到湘赣特委工作的宛西先因坚持不杀袁文才、王佐两"土匪头领",在抗议途中被特委枪杀。

为井冈山早期斗争作出过极大贡献的袁文才、王佐因与湘赣特委意见分歧,被特委错误执行决议,1930年2月惨死于自己人手里。

这是井冈山斗争中一段让人心碎,但又无法抹去的历史,它告诉我们,早期中国革命的艰辛与困惑。

·一群英勇的"娘子军"

在如火如荼的井冈山斗争史上,记录着一批巾帼英雄的名字:贺子珍、伍若兰、聂槐妆、曾志、彭儒、吴仲廉等。她们的坚贞不屈、英勇杀敌、顽强意志,感天动地,气壮山河。

伍若兰,为保护朱德的安全,将火力引向自己,而她却陷入敌军重围之中,因弹尽负伤被俘。敌人诱其同朱德脱离关系,自首投降,她铮铮话语,气壮山河:"要我同朱德脱离,除非赣江水倒流!"年仅26岁的伍若兰被惨杀于赣州。更令人发指的是,敌人还将她的头颅押送湖南长沙城示众。

在井冈山的斗争时期,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妇女就有两千多人,还有许多女英烈甚至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青山一旦埋忠骨,史册千秋注英明。伫立于井冈山头,伫立于这座曾经用鲜血浸染的山头,我游历的已不仅仅是自然的风光与美景,而是进行了一次漫游,一次在灵魂深处关于信念,关于精神,关于意志,关于追求的漫游。

原文连接:http://wangzhukang.blshe.com/post/5485/70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