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中的深情与责任

2012/2/28   点击数:3079

[作者] 新华书目报

[单位] 新华书目报

[摘要] 评说河北画家祈海峰的作品,美术界不胜枚举的评论文章可谓淋漓而中肯。画家经历过改革开放时代洗礼的艺术思想和见识过世界项尖级艺术殿堂的开阔视野,使其作品既有中华民族之气派,更有领潮流之先的探索品格。更值得推崇的是在其作品所呈现出的瑰丽色彩中,饱含着画家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  画家 评论文章 美术



张雨贵(河北省新华书店纪检书记、党委副书记)

评说河北画家祈海峰的作品,美术界不胜枚举的评论文章可谓淋漓而中肯。画家经历过改革开放时代洗礼的艺术思想和见识过世界项尖级艺术殿堂的开阔视野,使其作品既有中华民族之气派,更有领潮流之先的探索品格。更值得推崇的是在其作品所呈现出的瑰丽色彩中,饱含着画家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社会责任。

将艺术的根须深扎于人民之中,获取不竭的艺术营养和创作激情。海峰出生于那个动荡的年代,他最早的艺术启蒙就是看他的母亲将画笔绑在长长的竹竿上画伟人。他凭着对绘画艺术的执著,在那个艺术被妖魔化的年代刻苦学习,终渐步入了艺术的门槛。然而,那毕竟是蹒跚学步,新苗破土。直到1984年他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才算真正开始在艺术园地里拔节长起。之后,他几乎一路顺风顺水,以其渐次成熟的画作在美术界风生水起,成为赴欧洲艺术殿堂深造的后起之秀和一方水土的美术领军人物。他怀着对故土的一片深情,在新时期的家乡土壤上汲取创作激情和艺术营养,相继创作出《山上有朵云》《初雪》《惊蛰》《交易》《愚公移山》等散发着太行山泥土清香的农村题材作品,在美术界引起反响,并获得了区域性和全国性大奖。欣赏海峰的画作,常常引人入胜,于那真切的画面中感受到乡村的古朴和乡情的浓烈。不忘自己的根,坚持走自己的路,使得海峰的画风纯正,人品可贵。

艺术诚可贵,责任价更高。作为一个在美术界有较高地位,艺术品位也享有广泛影响的画家,祈海峰的作品不仅有价,而且有市。其中,不少油画佳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画作《惊蛰》,就是一幅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很高艺术水平的优秀之作。惊蛰作为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寓意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美术界评论这幅作品是海峰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经典之作,而我则认为作品更体现出了画家对故土的一片深情和对社会的精诚责任。

海峰不仅是出色的画家,更是美术界优秀的领军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千秋大业,不仅要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更应该具有强大的文化实力。而作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美术繁荣,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实力象征。中华民族要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画家,世界一流的作品。这显然不是几位画家可以完成的历史使命,而要靠美术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几代美术人的不懈奋斗。因而,美术家们坚持走什么道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依然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作为优秀青年画家和省美协主席的祈海峰,顺应时代的潮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不仅走在了队伍的前列,而且带出了一支优秀的团队。近些年来,河北美术界自觉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组织诸如赈灾义捐和老区采风等各种各样社会公益活动的同时,也倾心创作出诸多优秀作品,在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各项赛事中获得了众多的荣誉,为河北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可喜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是河北美术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海峰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功不可没。他以自己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热爱,以及一位画家对社会自觉的担当和责任,不仅获得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和旺盛的创作激情,也带领着河北的美术队伍为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已经并继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辉煌。

画家简介:

祈海峰,男,河北武安人,1968年出生,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曾多次赴法国留学,专攻油画创作,在国画创作领域也多有突破和建树,其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和国际性展览中获奖。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8dd8301012l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