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 第一辑
2012/4/15 点击数:2998
[作者] 沙漠绿洲
[单位] 沙漠绿洲
[摘要] 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 第一辑。
图书馆学理论变革
副标题: 观念与思潮
作者: 范并思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年: 2007-07
页数: 236
定价: 3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1334391
范并思,1953年4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78年考入湖南大学图书馆学专业,198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师从陈誉教授学习社会科学情报,198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数部,研究领域包括图书馆学基础、公共图书馆、社会科学情报、情报政策、文献计量学等。代表性论著有《新时期十年的图书馆学:观念与思潮》、《从经验图书馆学到新图书馆学》、《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报刊文献分析:“1978—1995》、《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等。
内容简介《图书馆学理论变革:观念与思潮》收入作者自1986--2005年间公开发表的26篇学术论文,内容主要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公共图书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图书馆学经历着从经验图书馆学到新图书馆学的理论变革。作者始终关注这一变革,并以一系列充满激情、视角独特的论文记述了这场变革。文集中对新时期图书馆学理论观念与思潮的研究,对新图书馆学理论特征的研究,从基础理论的角度对信息技术的观察,对图书馆制度和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研究等,如实记载了一位学人对新图书馆学的探索历程。
编辑本段目录
关于当代建设式图书馆学的思考
多元化:选择和归宿
新时期十年的图书馆学——观念与思潮
新时期三种图书馆学
论“发展图书馆学”
新旧图书馆学变更的历史见证
从经验图收馆学到新型图书馆学
论图书馆学学科前沿的转移
告别杭州会议时代-纪念杭州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十周年
信息环境剧变中的图书馆学:现状与亮点
论加强公共图书馆问题研究
变革时期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任务
论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的影响
从教学图书馆热看图书馆的核心能力
理论图书馆学视野中的数字图书馆研究
催生新图书馆学的理论碰撞——1980年代青年图书馆学理论研讨会回顾
延绵不绝的图书馆学理论精神
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纪念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创建150周年
新世纪,图书馆学基础研究什么?
现代图书馆学方法论的先驱——j.w.克拉克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辨护
建设一个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制度——纪念中国近代图书馆百年
中国理论图书馆学的先行者徐家麟
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缺失
公共图书馆精神如是说
论图书馆入的权利意识
主要论著目录
知识交流与交流的科学
作者: 黄纯元著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年: 2007-7
页数: 208
定价: 38.00元
内容提要黄纯元先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图书馆学理论家,在研究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方面成果丰硕。本文集收入黄纯元先生1984年以后的学术论文18篇,论文主题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信息政策研究,这批论文对于我们了解国内国际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研究图书馆学理论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编辑本段编辑推荐
黄纯元先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图书馆学理论家,在研究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方面成果丰硕。本文集收入黄纯元先生1984年以后的学术论文18篇,论文上题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信息政策研究。这批论文对于我们了解国内国际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研究图书馆学理论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黄纯元,1956年8月生于上海。1983年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留学日本东京大学,1996年修完博士课程回国,在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任教,1997年获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98年任副教授。曾与宓浩先生一起创立与研究“知识。交流论”,并致力于介绍与研究西方图书馆学的进展与变革,填补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许多空白。主要研究领域为图书馆学理论、社会科学情报、信息政策。代表作有《知识交流和交流的科学》(合作)、《我围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图书馆学原理》(合著)、《新的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和图书馆情报学》、《图书馆与网络信息资源》、《论芝加哥学派》、《追问图书馆的本质》等。
编辑本段目录
知识交流和交流的科学——关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建设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
全国中青年图书馆学情报学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研讨会综述
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基础结构
谈谈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战略问题”
应重新评价图书馆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公认观点”的异议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信息控制问题——日本的信息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新的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和图书馆情报学
关于《电子图书馆的神话》
图书馆与网络信息资源
论芝加哥学派
“信息政策”的多义性及其原因——对英美、日本、中国的相关文献的初步调查
寻求与社会科学的接点——读弗舍的《信息社会》
政治经济学视角中的未来图书馆论——读哈里斯和翰奈的《走向未来:后工业化时代的图书馆情报服务的基础》
信息政策的体系结构
变与不变之间——读伯克兰德的《图书馆服务的再设计》
追问图书馆的本质
主要论著目录
后记
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思考
作者: 吴建中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
出版年: 2007-7
页数: 300
定价: 38.00元
ISBN: 9787501334476
内容简介
本文集选录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式发表的各类文章27篇,内容
主要涉及图情事业和出国考察两大部分,反映了在过去20多年里,著者在
专业研究和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独到思考和心路历程。对于了解过去20年我
国图书馆事业演变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吴建中,1956年5月生于上海,197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1992年获威尔士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1月任上海图书馆馆长和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
《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更深的情谊》,见:世博会与都市发展(杨剑龙主编,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2011年),36-50页(累计第192篇文章)
《图书馆是社区的心脏》,改革专刊,2012年1月,140-141.
《Shanghai Library s practice of change》,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Volume 3, 2011.199-205.
《上海手册——城市发展价值观的指南》,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11月18日.
《和谐的进步:吴建中张露城市发展对话录》,吴建中 张露著.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196p.(累计共出版了26本著作)
《Harmony in Progress: Reflections on City and Life from the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By Wu Jianzhong and Zhang Lu. Singapore: Write Editions, 2011. 176p.
开户行:交通银行徐汇支行;户名:上海上图书店;电话:64452504;账号:066179-00141003284
中国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 200031;Address: 1555 Huai Hai Zhong Lu, Shanghai, China, 200031
Tel:++86-21-64455555;Fax:++86-21-64455001;Email:jzwu@libnet.sh.cn
本书目录
前言
论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图书馆社会化发展趋势
21世纪图书馆展望??对话录
浅谈21世纪图书馆发展趋势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自动化建设
21世纪图书馆员的使命
东亚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图书馆的建筑美学
WTO“千年回合谈判”对公共服务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
图书馆员需要互联网 互联网更需要图书馆员??在中文元数据应用国际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消除数字鸿沟 提高信息素养??以上海社区图书馆为例
多元文化与城市发展??以上海图书馆为例
战略思考:图书馆发展十大热门话题
图书馆 vs 机构库??图书馆战略发展的再思考
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
战略思考:图书馆管理的10个热门话题
美国图书馆事业印象记
哈马舍尔德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和服务
北美图书馆访问记
东瀛印象
记“智能化图书馆建筑”国际研讨会
扩大交流 走向世界??出席第65届国际图联曼谷大会有感
切磋交流 国际合作??美国图书馆访问记
认识图联 参与图联??出席国际图联第67届大会有感
发展知识经济 消除知识鸿沟??出席汉城第2届世界知识论坛有感
加强对外交流 扩大国际影响??出席国际图联第70届布宜诺斯艾利斯年会有感
主要论著目录
数字图书馆理论、方法与技术
作者: 张晓林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
出版年: 2007-7
页数: 303
定价: 38.00元
ISBN: 9787501334438
内容简介
《数字图书馆理论、方法与技术》收录作者自2000年以来就数字图书馆的体系架构、核心技术、标准规范、建设管理、发展趋势等方面所撰写的主要文章,理论联系实际,技术融合服务,当前贯通未来,反映了数字图书馆实务界和图书馆领导层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思考,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文献情报服务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编辑推荐
《数字图书馆理论、方法与技术》:张晓林教授作为数字图书馆技术研究和建设的重要组织者,长期从事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建设和管理。
作者简介
张晓林,1956年10月生于四川成都。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来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分别获理学硕士学位和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曾在四川大学信息管理系任教。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作,历任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主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和主任。主要从事文献情报服务、数字图书馆技术、元数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2006年中国科学院组建国家科学图书馆,任国家科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担任ifla管理委员会成员,ifla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理事长,中国情报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主编,《中国图书馆学报》副主编。近年来一直担任“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项目的总项目组组长。
目录
前言
数字图书馆机制的范式演变及其挑战
从数字图书馆到e-knowledge机制
建立有机融合数字科研空间的数字图书馆机制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技术要求
管理元数据的原理与应用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开放描述与标准应用指南(一)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开放描述与标准应用指南(二)
开放元数据机制:理念与原则
异构系统开放封装的技术分析与实现框架
数字图书馆的工程化建设原则
semanticweb与基于语义的网络信息检索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开放描述机制
分布式数字图书馆机制
开放数字信息服务体系:概念、结构与技术
开放数字环境下的参考文献链接
信息系统的数字对象与扩展文献技术
数字化信息组织的结构与技术:1
数字化信息组织的结构与技术:2
数字权益管理技术
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技术
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
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
虚拟信息资源体系的用户使用管理
虚拟信息服务体系的资源建设
主要论著目录
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
作者: 富平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
出版年: 2007-7
页数: 259
定价: 38.00元
ISBN: 9787501334445
内容简介
《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是作者从自己发表的50多篇论文中选出来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传统图书馆文献编目、读者服务与业务管理的内容;一是有关转型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理论模型、资源建设、标准规范、用户服务等业务研究与管理方面的内容。
编辑推荐
《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主要反映了作者在业务管理和业务实践中的体会,论文偏重实践的总结与提炼,其中包括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文献编目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三个部分。作者所论述的一些体会和观点值得图书馆工作者或研究人员借鉴。
作者简介
富平1953年8月生于武汉市。1975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长期从事图书馆业务管理工作,曾任国家图书馆业务处副处长,采编部、报刊部、典阅部主任,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常务副主任,现任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管理处处长、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委员会数字图书馆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献标准化委员会八分会副主任委员。在中文文献编目、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发表多篇论文,主编有《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中文连续出版物采访工作》等著作多部。
目录
前言
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思路和发展前景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析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学研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概述
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
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
数字图书馆与数字资源建设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探要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网络环境下中文连续出版物管理与服务探讨
图书馆统计的国际、国家标准
试谈北京图书馆的科学管理
深化业务改革完善目标管理——谈中文采编部业务改革试点
适应信息社会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读者调查报告
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格局——北京图书馆读者调查报告国家图书馆信息开发的思考
确立和完善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
北京图书馆中文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书目控制现状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书目数据质量
中文机读书目数据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
港澳台地区及其他国家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制作特点
图书馆计算机编目的组织与管理
机读书目格式的使用与发展
网络环境下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展望
marc21馆藏数据格式的使用与借鉴
继承与变革——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修订
国家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和自动化网络建设调查报告
从文献编目到资源整合
数字资源整合与元数据标准
主要论著目录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之探索
作者: 朱强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
出版年: 2007-7
页数: 208
定价: 38.00元
ISBN: 9787501334469
内容简介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之探索》为作者在长期从事高样图书馆管理工作实践中,就事业现代化建设进行学习和思考所取得的一些心得体会,反映了作者在图书馆事业整体化建设、资源共建共享及其实现途径等方面的观点和认识,客观上对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编辑推荐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之探索》作者本着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对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到CALIS的发展轨迹,分析了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前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之探索》共分为两大篇:“高校图书馆事业建设”和“数字图书馆研究”。
作者简介
朱强,男,1955年4月,出生于江苏金坛,现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大学图书馆学报》主编,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会长,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全国信息与文献工作标准化委员会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分委员会委员。 1991年以来,先后参加了1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共发表著、译作60多篇,其中以英文写作的论文11篇。主要代表作有:《努力探索现代化大图书馆之路》、《加速自动化进程,把图书馆办成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数字图书馆:21世纪图书馆的原型》、《关于高等学校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几个问题》、《加快整体化建设步伐,迈向21世纪》等。
目录
一、高校图书馆事业建设
交流探索提高创新——全国高校图书馆履行教
育职能经验交流会
对高校图书馆现状的一次调查
努力探索现代化大学图书馆之路一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图书馆工作回顾
关于高等学校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几个问题
加快整体化建设步伐,迈向21世纪
我国亟应共建文献资源网络化体系
英国高等学校的信息资源共享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建设项目简介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设计思想及实现
面向21世纪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有益实践——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建设进展
第67届国际图联大会印象
新世纪的大学图书馆:变革创新,应对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现状与发展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建设思路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集中采购工作谈
二、数字图书馆研究
展示成果,交流经验,促进高校图书馆的计算机应用工作——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经验交流会暨成果
展示会综述
亚太地区竞相发展信息技术
数字图书馆:21世纪图书馆的原型——美国“数字图书馆创始”计划简介
积极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谈谈数字图书馆实现的条件
学术交流体系的变化及其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calis的现状和发展及关于中关村数字图书馆群的设想
主要论著目录
期刊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作者: 叶继元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
出版年: 2007-7
页数: 297
定价: 38.00元
ISBN: 9787501334452
内容简介
《期刊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精选作者1982-2005年有关期刊与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论文30余篇,内容涉及期刊及连续出版物概念、特点、定义、数量、类型、产生与发展原因、期刊刊号、期刊相关定律等期刊基础理论问题,也包括期刊评价、期刊价格及期刊采集、编目、利用等应用研究内容,特别集中了关于核心期刊、来源期刊、期刊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引文分析、期刊与论文评价等内容。
编辑推荐
《期刊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以期刊领域为例,对期刊与连续出版物的定义、性质与类型、核心期刊、中外期刊比较研究、期刊与学术规范、期刊工作流程(包括收集、编目与目录组织、利用等)、期刊的分析评价、期刊的文献计量、期刊资源的共建共享、联机联合编目、电子期刊、期刊数据库等,都能在调研中国和国外期刊发展的基础上作出分析、综合,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作者简介
叶继元,1955年12月生,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史学硕士,1999年2000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作访问学者。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图书情报学)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哲学社科研究规划专家组成员,全国高校图书情报指导委员会期刊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美国《历史文摘》(historical abstracts)编辑顾问(1991—199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入选者,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
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资源建设与检索、期刊管理与文献计量学、咨询与决策、图书馆学情报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学术评价与管理。学术特长是具有多学科知识、善于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和具有国际学术眼光。1981年以来已发文90余篇,图书10余部,论著多次获奖及被同行引用、转载。主要著作有《核心期刊概论》(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科二等奖)、《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经典·图书馆学卷》、《信息检索导论》、《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总览》等。
目录
关于组织西文期刊目录的几个问题
期刊及连续出版物定义之我见
“连续出版物”与“连续性出版物”概念之思考
期刊利用的综合评价——南京大学期刊利用的调查与分析
从两部西文联合目录论连续出版物联合目录的编制
论社会科学期刊的收藏与利用——兼及南京大学期刊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我国的“学术榜”与中外核心期刊述评
连续出版物、期刊出版数量漫议
文献类型划分的逻辑思考
文科“学术榜”与核心期刊刍议
全国外文期刊协调工作的宏观思考——兼及全国期刊中心的建立
期刊管理研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高校外刊资源合理布局模式与实施办法新探
市场经济下外文期刊订购若干新变化的分析
台湾期刊及其科技论文分析
国内外主要期刊数据库系统之比较研究
教学科研的得力工具——美国《科学评论索引》评述
关于“核心期刊”与“sci期刊”的思考
全国报刊联机合作编目的宏观思考
中国图书馆学报40年
核心期刊研究纵横
外文电子期刊收集策略探微
issn网络的新发展及与期刊条形码的关系
外文电子期刊收集策略再探
机遇与挑战:图书馆的现状与趋势——访美观感
全球网上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现状与趋势
论文评价与期刊评价——兼及核心期刊的概念
中文核心期刊研究之我见
中美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调查之比较研究
人世后我国外刊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全国高校重点学科外刊资源共建共享方案研究
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科学、信息管理学等关系刍议
数据库来源期刊与学术评价关系探寻
引文法既是定量又是定性的评价法
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
主要论著目录
图书馆精神
作者: 程焕文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
出版年: 2007-7
页数: 278
定价: 38.00元
ISBN: 9787501334483
内容简介
《图书馆精神》共分实在的精神、事业之精神、大师之精神、事业之精神、精神的实在等五个部分,系统地论述了图书馆精神的发展演变、基本内容、体系结构等基本理论,重点总结了一批成就卓著的图书馆学大师和图书馆专家爱国、爱馆、爱书、爱人和智慧与服务的图书馆精神,并通过作者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实践,证明了图书馆精神在当今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编辑推荐
《图书馆精神》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图书精神的著述。近20年来,作者一直致力于图书馆精神的研究、实践、承传和弘扬,在国内外图书馆学界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作者简介
程焕文1961年生于湖北红安。1983年7月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山大学图书馆与资讯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图书馆史专业组执行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等数十项学术职务,以及国内外十余种专业学术期刊编委。独立完成和主编学术著作10部,在国内外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获各级教学和科研奖励30余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实在的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精神的实在(自序)
一、实在的精神
论图书馆精神
论图书馆人才的特征一一关于“图书馆四代人”的探讨
图书馆人与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精神——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百年沧桑世纪华章——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
回顾与展望
二、宗师之精神
文华精神:中国图书馆精神的家园——纪念文华图
专80周年暨宗师韦棣华女士和沈祖荣先生
跨越时空的图书馆精神——“三位一体”与“三维一体”的韦棣华女士、沈祖荣先生和裘开明先生
筚路蓝缕鞠躬尽瘁——试论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杜定友先生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卓越贡献
北刘南杜世纪大师——论刘国钧先生在20世纪
中国图书馆学术史上的历史地位
三、大师之精神
著名图书馆学家皮高品教授
两代巨擘世纪绝唱——我所敬慕的沈宝环先生
心血的凝集智慧的结晶——评《毛坤图书馆学档案学文选》
《外国图书馆学术研究——戴镏龄文集续编》序
读书·著书·教书——记著名图书馆学家谢灼华教授
岁月如歌师恩如海——纪念导师陈胜粦教授
四、事业之精神
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广东图书馆学会40年回顾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永葆辉煌——广东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开幕词
向刘少雄先生学习弘扬图书馆精神——在“刘少雄先生为中山大学图书馆服务60周年暨80华诞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五、精神的实在
中山大学
图书馆学研究的本土化思考
作者: 刘兹恒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
出版年: 2007-7
页数: 243
定价: 38.00元
ISBN: 9787501334414
本文集共收入刘兹恒自1986年以来公开发表的27篇论文,体现出他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非但有知,而且有识,充分反映了刘兹恒对图书馆学的见解。从他的论文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刘兹恒的论文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没有那种故弄玄虚、堆砌辞藻的弊病,而是实实在在地从图书馆实践中选题,语言朴实无华,说理清晰透彻,具有良好的文风。这正是我们的图书馆学研究所需要的文风。
本文集选收作者19862004年间公开发表的图书馆学论文27篇,内容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文献资源建设两个方面,不仅集中反映了作者在这个时期所取得的图书馆学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世纪之交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者对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学研究的思考。
作者简介:
刘兹恒1955年5月出生于重庆市。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84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及参加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科技部软科学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出版《信息媒体及其采集》、《图书馆非书资料采访工作手册》等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奖励。现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编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校图书馆学会理事,重庆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重庆图书馆顾问等职。
编辑本段本书目录
前言
试论我国图书情报资源整体布局的原则
我国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任务
论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今后的生存发展
论图书馆意识
评八十年代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两次高潮
我国图书馆网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
对我国高等图书馆学教育走出困境的几点意见
西方公共出借权的由来、发展及问题
中美图书馆学(协)会的比较研究
试论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关系
对图书馆文献完备性的再认识
我国图书馆电子出版物采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论图书馆资源共建
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及我们的对策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网络环境”探析
构建网上学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
对“存取”与“拥有”的再思考
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心理因素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员
有感于我国图书馆事业之“西学东渐”
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几点看法
论公共图书馆精神在数字时代的弘扬和延伸
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
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思考
试论图书馆学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试论图书馆学本土化的目的与特征
主要论著目录
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知识产权保护-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第一辑)
作者: 陈传夫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
出版年: 2007-7
页数: 257
定价: 38.00元
ISBN: 9787501334421
内容简介
《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知识产权保护》收录作者1999年以来关于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的论文20余篇,这些论文围绕知识产权的垄断性与信息公共性的矛盾,系统研究了信息公共获取所代表的公共利益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体现了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的思想。
编辑推荐
《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知识产权保护》作者较长时间从事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学习与研究。研究的指导思想是强调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为图书馆解决版权问题提供些参考意见。
作者简介
陈传夫,1962年5月生于湖北省广水市。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法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教授?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兼任教育部图书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协会理事。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国巴黎十一大学、英国东安哥利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交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项。出版有《著作权概论》、《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法》、《后trips时代的国际版权制度》等专著,发表论文多篇。2002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前言
信息高速公路知识产权问题探讨
社会信息化过程中若干利益冲突研究
开放内容的类型及其知识产权管理
开放软件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关注信息领域的知识产权利益平衡问题
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差距、障碍与政策建议
解决网络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应坚持什么立场
数字时代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与展望
国家信息化基础结构知识产权问题探讨
后trips时期国际版权制度建设的几个问题
欧洲信息社会版权立法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
数字图书馆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与对策建议
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应优先考虑的几个利益问题
馆藏文献数字化知识产权风险与对策研究
网上信息资源自主知识产权的意义、标准与建设策略
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实然与应然
文献传递的知识产权风险与对策
馆际互借版权问题研究
全文信息发布的知识产权风险与对策
网上信息加密措施的知识产权管理
防止知识产权对公共利益的损害
重视数字时代的信息利益平衡
论知识产权创新政府策略
中国科学数据公共获取机制:特点、障碍与优化的建议
关于知识产权法修改目标的建议
主要论著目录
原文连接:http://blog.163.com/jlugang@126/blog/static/1671353202012315354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