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PK团购房:公益性与商业性的比拼

2012/11/15   点击数:497

[作者] 王梅的图书馆

[单位] 图书馆员:王梅

[摘要] 那天下午刚从学校组织的博山姚家裕团购看房回来,回到家休息一下,只要静卧在床,闭上眼睛,大脑马不停蹄的,就开始了自己跟自己的对话——算是一种漫游式的遐思吧!先是被旅游景区的房子之美给诱惑了好半天,在那儿美滋滋的想:不错,不错,这要是买到手里,酷暑之际消夏岂非美哉!因此还真是不错,但是太贵了哦,现在全中国的房价像是攀上了皇帝的高亲——节节人为拔高。再说眼下又不是没有片瓦可以遮风雨——于是这人性里趋之若鹜的物欲被被拦截,被挡住,杀了个回马枪,思绪与思想立刻转到“图书馆”——由房子转到“图书馆”——

[关键词]  图书馆 团购房 服务



那天下午刚从学校组织的博山姚家裕团购看房回来,回到家休息一下,只要静卧在床,闭上眼睛,大脑马不停蹄的,就开始了自己跟自己的对话——算是一种漫游式的遐思吧!先是被旅游景区的房子之美给诱惑了好半天,在那儿美滋滋的想:不错,不错,这要是买到手里,酷暑之际消夏岂非美哉!因此还真是不错,但是太贵了哦,现在全中国的房价像是攀上了皇帝的高亲——节节人为拔高。再说眼下又不是没有片瓦可以遮风雨——于是这人性里趋之若鹜的物欲被被拦截,被挡住,杀了个回马枪,思绪与思想立刻转到“图书馆”——由房子转到“图书馆”——

话说那天一天一路上雪花飞舞,初冬难得的第一场雪,就这样赶在了来回奔波的路上…尤其是大巴车们背负着这么多条“人命”,在雨雪中艰难的爬山而上,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挺历险的,当时心里都是一惊一乍的。好在,最终一切都是安然无恙。但事后回想起来,那天人们其实是买房,还是看风景,还是与雪共舞,都说不清了! 把房子建在半山腰,开窗见景开门见山,有钱的大学教授员工们买下来只是作为一套多余的房子专门用来享受登山的乐趣——这是多保健而富贵的生活。

商家为促销,服务做的天然温暖如春,虽然有商业目的,但这样周到热情的服务,还是让人很感动。这让人觉得没什么,商家嘛,为了卖出高价房,出点血割块而肉,作为商家心疼也得忍着点,而作为顾客,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商家这么做是应当的,如果用宰的,那么宰的就是跟你这个商家没商量——买不买你都得伺候。

当然,商家如此促销房子,是因为有商业目的和商业利益,搭进去多少都值得,白搭也活该似的。而没有商业目的只有公益目的的图书馆,例如中国图书馆吧,服务就该有局限,就该被动的吗?所以,图书馆不做广告,不促销,不招揽读者前来阅读,就什么都不往里面搭,不但办证的工本费,服务费一如既往狮子大开口的一概照收,就是读者口渴了,也许也会搭上这么一句:对不起,本馆没条件配置饮水机。因此,图书馆都很会算这笔经济账:你读者算是哪路人马呢!给你建设一座图书馆就是够享受政府的文化权利了,政府就是够照顾你了,来不来是你的事儿,你来不来图书馆人都工资奖金照拿不误,一分都不少,所以读者你爱来不来。至于说图书馆的服务是什么公益性,图书馆精神什么的,没问题,这个觉悟我们有,有的是,总结上写的漂亮,墙上挂着呢——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等等比比皆是。

其实在这样多的团购看房的人中,谁都知道,有多少是白吃白喝白玩而并是真的买房的,说实话,例如我,不是不想买而是实在没钱买。但是老板可能还是毫无怨言全部买单的,看他的阳光的表情和愉快的交谈就知道是这样吧!相比之下,而有多少渴求阅读的读者——图书馆的读者啊——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的图书馆的读者啊,因为各种收费和证件的麻烦而被拒之在图书馆的大门外,他们宁可选择去书店蹭书读也不选择来图书馆受气,他们宁可选择买书店的昂贵的书也不来图书馆借便宜的书——一旦超期要罚款,一旦丢失要3——5倍的赔偿,一旦无意中带出没有消磁的图书,就要被当做窃贼。总之吧,图书馆针对读者的霸王条款很多很多。

这难道不是目前很多图书馆的现实和隐形现实吗!作为一个图书馆人——我,本不想说出这个自己行业的部分冷酷的事实,但是此时在享受团购房子的优美待遇中,因为很可能不能最终买房,受“吃人的嘴短”这个定律的支配,自以为好像是因此良心有所发现,不能做什么来扭转图书馆界部分的冷酷现实,但说点心底的真实话,用以来回报这次团购房的恩惠吧!但是说到这里,又觉得自己很可悲,甚至是很势利——因为说了点图书馆的坏话说了点读者的好话,不是因为自己是作为图书馆人的本职要求,不是因为职业的良心发现,而是因为受了外人的恩惠才说的。那么,你职业的良心真的是泯灭了吗?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就真的觉得我这个图书馆人大概很久很久以来,只习惯于对图书馆的阴暗面要么视而不见,只喜欢对图书馆的光明面要么唱赞歌了。职业中该说的话,良心的话无需借助他者,就该说的。

于是算是“将功补过”吧!在此文的最后,结尾上我下面这样说了,觉得很不习惯,但为了寻回一点职业的良知吧,只是为了图书馆而说图书馆的几句真心话:纳税人出钱建的图书馆,纳税人出钱养活的众多图书馆员,末了部分中国图书馆却以收费——工本费和服务费之类的名义把他们的部分毫不留情的拒绝掉。为了公益性的目的图书馆是坐等读者上门,而私人老板为了商业目的主动接来顾客上门。这说明政府还不如私人老板:文化多色彩,公共性上强,文明程度高,大方大度。其实这是政府的公益性与私企的商业性的PK了。谁胜谁负呢?无关紧要吗?

如果真的是有胜有负,那还是有一个疑问:私企老板们为了商业目的舍得投入,搭进去多少甚至是白搭进去鲜活的血与肉,都是去努力的热情的心平气和的去赢得顾客的心——哪怕这很多顾客并不领情也没打算买他产品,那么政府的图书馆这公家的事业,为了社会的公益性为了国民思想道德文明素质的加固与提高,为什么就不会舍得投入,搭进去多少都会算计的斤斤计较,更甭提白搭——就是有鲜活的血与肉,那也要留着给自己人分奖金发福利呢!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会做“图书馆”生意,那图书馆也总该给读者一个笑脸才是呀!这么看的话,商业利益好像是万能的,而公众利益好像是万万不能的。于是,公众利益好像是“等闲不识春风面”,但商业利益才是领先“万紫千红总是春”;公众利益频频遭遇“山穷水尽总无路”,而商业利益却能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公众利益只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而已,商业利益却早已是“早有蜻蜓立上头”。跟上吧,图书馆。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ce2a2010133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