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立人同仁的“每周一信”之6:一个人如何变成一支队伍

2013/3/4   点击数:1294

[作者] 李英强

[单位] 李英强

[摘要] 这一周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最近开始筹备今年的立人大学暑期学校活动了。今年立大会有巨大的“进步”:我用一个比方来说,假设立大是一个酒窖,专门酿制各种美酒,那么前两年我们只是从中打了一小瓶出来,让大家尝一尝味道。今年我们要把这座酒窖整体介绍出来,并且要推出暑期学校游学班、研修班,读书会,学思分享会,立大公开课……等系列产品。这一周我们开始招募北上广蓉四地的“一起办学”义工,并且开始了研修班的招生,明天上午我会把游学班的笔试题目发布出来。

[关键词]  立人乡村图书馆 暑期 团队



各位亲爱的同仁:

这一周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最近开始筹备今年的立人大学暑期学校活动了。今年立大会有巨大的“进步”:我用一个比方来说,假设立大是一个酒窖,专门酿制各种美酒,那么前两年我们只是从中打了一小瓶出来,让大家尝一尝味道。今年我们要把这座酒窖整体介绍出来,并且要推出暑期学校游学班、研修班,读书会,学思分享会,立大公开课……等系列产品。这一周我们开始招募北上广蓉四地的“一起办学”义工,并且开始了研修班的招生,明天上午我会把游学班的笔试题目发布出来。

由于立大和图书馆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项目,所以大家对立大的进展可能不太清楚,特地和大家分享一点点这方面的信息。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如果大家在暑期的分馆活动时间和立大活动时间不冲突,欢迎大家到立大做义工,在录取方面我们会优先考虑;如果大家今年或以后报考立大研修班,我们也会请导师给予优先考虑。

这周要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我在周一的时候就想好了,是顺着上周的分享继续往前走的。我上周请大家善待短期志愿者,努力把他们变成长期支持者。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每个分馆普遍面临着人力资源的短缺问题。如果我们能让短期志愿者在分馆的工作充实而有收获,加以大部分分馆风景优美,学生读者朴素可爱,我们将可以吸引到源源不断的短期志愿者。这对于一个人驻守的分馆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我在之前的一封信中就说过:“当你独自一人打理一个图书馆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你并不是孤身一人,实际上你领导着一支不小的团队,你是一位‘组织领导者’。”对于一个人如何变成一支队伍,那封信中没有太多展开,是这封信要谈的内容了。

我先来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一个分馆如何从一个念头变成一个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分馆的这支队伍在哪里,你如何找到他们,如何“领导”他们。

立人的每一个分馆都是从某个想要“到自己的家乡去建一个图书馆”的本地发起人开始的。这个发起人往往是通过媒体(包括各类网络媒体)知道立人的存在,对立人的理念感到强烈的认同,于是开始和我们联系合作建馆事宜。

在这个合作开始之前,我们会建议发起人去组建一个本地理事会。这个本地理事会就是你的“董事会”。因为立人分馆在成立之初,一般会和发起人或本地理事会约定,分馆的运营由立人招募的志愿者来负责,建议他们不要在微观上干预,而主要在宏观上支持;所以大部分同仁可能感觉不到这位发起人的存在。请各位同仁务必重视和分馆发起人、本地理事会的沟通,在本地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大小困难,工作上的成绩进展,都及时报告,及时沟通。至少每个分馆的工作周总结、月报应该主动分享给他们,最好能做到每个月通一次电话。

一旦分馆开始建设,我们在筹备阶段就会开始招募义工小组,让学生参与到最初的图书馆布置、装修、图书整理、加工(包括盖章、贴胶带、录入等多个工序),并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的日常运营中来。义工小组是你最重要的“员工队伍”。不要小看任何一个想要来做义工的小孩,他们能做的事情比你想象的多得多:除了借还书、打扫卫生、整理图书、维持秩序等最基本的事情之外,他们还可以帮助你来做班级阅读推广,参与图书馆一些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甚至还可以帮你做募款——我们2010年在晏阳初图书馆的本地募款,募到6688元,这其中义工小组功不可没。

对于大部分同仁而言,你接手的是一个已经存在的义工小组,如何管理好义工小组,如何激发学生义工的积极性,如何让他们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我已经建议运营部和教育研究中心整理《立人义工小组手册》,希望能尽快做出来并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了学生义工之外,大家日常最多接触到的是学校的老师。如何处理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对于分馆的运营水平有很大的影响。表面看起来,只有少数老师才是我们的“客户”,大部分老师似乎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这种理解往往带来一种紧张。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大部分老师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客户,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都还有学习的需要,即使只是为了完成日常教学的任务、做好班级管理,图书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料来源。如果你主动帮助老师们使用图书馆,我们的分馆大部分都有WIFI,图书馆大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教研场地。晏阳初图书馆就有好几位老师是到图书馆来备课的,黄侃图书馆从前也是这样。更不用说,图书馆可以利用互联网和馆内的投影仪,来为语文老师、英语老师、历史老师提供教学视频的搜集和播放;图书馆也可以支持语文老师们开展阅读课,图书馆更可以成为老师们与外部世界连接的一座桥梁。我们去年为几位老师争取的参加亲近母语“点灯人”教育培训的机会,对他们的帮助都挺大。

做好这些工作,不只是可以为图书馆争取到更好的本地支持,让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的环境更友好更宽松,更是可以从老师中发展出你的“代理商”: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班级把阅读做起来,鼓励学生多读好书。这往往是事半而功倍的。

本地居民中也会有少量的热爱阅读、重视精神生活、喜欢做公益活动的人,他们也可以成为你的本地关系顾问、社区阅读推广“代理商”;离开故乡到外地发展的本地人,也是你值得重视的一些人,你如果经常抽空登录本地的论坛、贴吧,把图书馆的活动消息在那里发一发,是可以交到不少这样的朋友的。建议你把认识的这些人的联系方式都收集起来,定期汇总到运营部;不定期的邀请他们到图书馆来坐坐,做些小活动。他们中的许多人可以成为你的渠道推广员、媒体发布代理人。分馆的县域化往往是从这些本地朋友开始做起来的。

在这封信的前面所提到的短期志愿者,不要把他们当临时工,从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来看,我们都是寄居者,都是过客,都是临时工。短期志愿者是我们的事业同路人,是我们的同事,这一点我已经分享过太多次,就不再重复了。

是的,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在你的这支队伍里面,还有一些重要的人:立人之友。和你所在分馆保持长期而紧密联系的立人之友是你的咨询顾问、外援,慢慢会变成你重要的同事。阿飞同学在四馆的时候,从一个电话咨询开始,认识杭州的阿美;从一次捐书的及时反馈开始,加深了解,后来有越来越多的合作。阿美今天作为杭州立人之友的召集人,为立人做了很多募书、募款、传播、发展立人之友等等方面的事情。如果你这个分馆还没有固定联系的立人之友,那么请赶紧和运营部、传播部联系,请他们来帮你找一些立人之友来定向支持你这个分馆。

到这里,我想可以稍微总结一下,立人每个分馆面临着严重的人力短缺,解决问题的出路不是把每个人都当一支队伍来使用,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领导者,组建起自己的一支队伍。能否运营好一个立人分馆,其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这样一支队伍。

夜深了,就写到这里吧。愿大家都能让自己变成一支队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快乐和成长。

英强问安于成都

2013年3月3日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584f1e0101ai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