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立人同仁的“每周一信”之2: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在平台上的成长

2013/1/13   点击数:1171

[作者] 李英强

[单位] 李英强

[摘要] 当你加入立人这个平台的时候,肯定都很清楚,在这里的收入将会比较低,物质生活将会比较困窘。你们都是一群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希望能够为乡村的小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你可能不太清楚的是,在这个平台上你将会得到什么样的成长机会,这甚至不是你特别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立人乡村图书馆 平台



卡尔松妈妈的画

各位亲爱的同仁:

当你加入立人这个平台的时候,肯定都很清楚,在这里的收入将会比较低,物质生活将会比较困窘。你们都是一群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希望能够为乡村的小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你可能不太清楚的是,在这个平台上你将会得到什么样的成长机会,这甚至不是你特别关心的问题。

当你加入立人三个月或半年以后,一种疲惫感和倦怠感会不期而至,让你开始对每天所做工作的意义产生怀疑:阅读真的有用吗?电影真的有用吗?读书会真的有用吗?冬令营真的有用吗?……如果你原本就很敏感,这个时间点还会提前许多。

你或许曾经暗暗的自责,为什么我的热情只能持续三个月呢?为什么我想做的和做出来的,有那么大差距呢?……也许你暗自下决心要打起精神来,可一旦坐在图书馆的办公桌上,面对潮来潮去的读者时,你还是觉得很无力。你从自己的工作中得不到成就感,你感觉每天的生活仿佛都只是在重复,你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

亲爱的同仁,如果你不幸掉入到这样的低谷中,不要强打精神勉力支撑,是时候停下来安静的想一想了。

霍华·韩君时(Howard Hendricks)写过一本很重要的书:《教师七大定律》,七大定律的第一条是:“一旦你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得停止教学。”在立人平台上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是如此。如果你每天忙于做事,而忽略了自己的成长,你很快就会遇到“做事”的瓶颈。立人这个平台给每位深度参与的长期志愿者都提供了很多的成长机会,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你没有抓住这些机会让自己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那么你就很难把一个分馆的工作真正做得好。

在大家刚到立人的时候,人力资源部做过一个新人的培训,在这个培训中,人力部分享过《一个分馆负责人的八种角色》,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我旁听过这个培训,我记得你们对这八种角色进行过各种逻辑的梳理、分类,我觉得你们当时的讨论和分享非常精彩。这八种角色分别是:阅读推广员、青少年带领者、教育管理者、组织领导者、决策执行者、资源整合者、形象代言人、理念传播者。这八种角色既给大家的成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实际上也给出了可能的方向和目标。

举例而言,要做好“阅读推广员”这件事情,首先要自己喜欢阅读,又要了解青少年阅读的一些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需求,还要深入地了解立人关于“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阅读对于教育的独立价值”等观点和理论,根据你所接触的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循序渐进的引导他们从阅读走入自主学习和开放学习的殿堂。

要做好这件事情,你得建立在青少年中间的信任感,建立起和他们之间的那种微妙但却有界限的情感联系——说的大一点,任何教育都是从建立关系开始的。你可能以前比较沉默寡言,不喜欢跟人多说话,但“阅读推广员”的工作本身需要你更多的打破自我设限,向孩子们敞开自己。曾经有一位立人志愿者,非常惧怕公共演讲,最开始他给孩子们上阅读课,经常会陷入到沉默和冷场中。但是一年多以后,他离开立人了,我在一个数百人的场合看到他毫无惧色、侃侃而谈,与从前判若两人。我很明显的很感受到他的成长和变化。

“青少年带领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和阅读推广有相似之处,它会更多的涉及到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阶段的学习规律等等。

我曾和大家分享过,一座立人分馆,实际上是一所“新式的学校”,在这里最重要的老师是各种好书背后的人类精神史上的许多人物(常驻图书馆的你,来了又走的短期志愿者、访问学者都是老师),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是自我教育,除了阅读相关的“基础课程”以外还有电影、义工服务、夏令营等多种“课程”,而一座图书馆的负责人,就是一位校长,是一位“教育管理者”。你如何让“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发生真正的教育,如何让“课程”更有效,如何让资源发挥更高的效率,如何让“学校”本身的发展更有可持续性,这都是你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里面能够给你的锻炼和成长机会是非常多的。如果你得过且过的去维持一个半死不活的图书馆,就会错失很多应对挑战自我成长的机会。

当你独自一人打理一个图书馆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你并不是孤身一人,实际上你领导着一支不小的团队,你是一位“组织领导者”。你的这支团队,最重要的成员是当地的义工小组,还包括一部分教师和居民的支持者,还包括长期关注和支持你这个分馆的从本地走出去的各界人士,尤其是和你这个分馆建立起稳固联系的立人之友。你怎样带领这支团队,取决于你的“领导力”。我曾经见过不止一位的长期志愿者(我们以前叫做专职义工),由于很好的理解了这重角色,在分馆的工作中很快的得到成长,在立人团队中逐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决策执行者”涉及到你在团队中的定位和合作。立人是一个整体,虽然各个分馆之间相对比较独立,但是分馆与总部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立人选择的“基于阅读的自主教育和开放教育”这条路,立人基于当下乡村现实从教育角度进入乡村建设领域的路径,可以借鉴的外部经验很少,我们这五年来所积累的经验虽然并不能自成体系,但是是很宝贵的。作为一个参与立人工作时间还不是很长的志愿者,可能有一些事情你现在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你当然可以在立人现有的经验上去做一些尝试和创新,但是,你首先要努力的去理解和消化立人的经验,而不是遇事都自作主张。很多时候,分馆志愿者不愿意按照总部的指引和要求来做事,往往是因为总部的要求太高了,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你愿意放弃成见,踏踏实实地做事,遇到困难不是绕开走而是设法解决,你自己的执行能力能得到快速提升。举个小例子,当你想要举办夏令营的时候,你可能不会马上得到当地校方的支持。如果你好好了解校方的顾虑,通过周密的方案设计,和不厌其烦的说明解释,往往最后你能够把事情做成。如果你以此为由马上放弃,实际上是放弃了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夏令营活动的组织很能考验一个人的耐性、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凡是成功地举行过一次夏令营的长期志愿者莫不从中受益良多。

立人是个大平台,分馆是个小平台。分馆的发展,尤其是分馆在县域化方面的发展,取决于你是否能够做好一个“资源整合者”。一个分馆的利益相关方很多:学生、学校、校长、老师、家长、政府、居民、在外地的本地人、立人之友……做好一个分馆的难度,不亚于运营好一个小型的企业,甚至要更难一些。凡是有困难的地方,都是有成长机会的地方。你是否能够很好的梳理好各种关系,能够维护好各种关系,能够形成一个合作多赢的格局,将会决定你在这个分馆的平台上能够成就一番怎样的事业。

对于外部的人而言,每一个立人之友都是立人的“形象代言人”和“理念传播者”。“你怎样,中国便怎样”或许不一定成立,但是“你怎样,立人便怎样”是一定成立的。你的博客写得怎么样,你的微博维护的如何;你是否在每一个细节上严格的要求自己,尤其是在财务上做到一丝不苟;你是否能够在和人沟通的时候准确的宣讲立人的理念和实践;你是否会主动的向人推介立人,争取图书和资金的支持;当有人打电话到分馆咨询各种问题的时候,你是否能够给予耐心而准确的回答;当你和读者沟通的时候,你是否能够给他们以有效的帮助……这一切,都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代言人和理念传播者。而要做好这些,你需要练好内功,做好前面的六种角色。

各位亲爱的同仁,作为一个开放的公益教育平台,立人链接到很多丰富的资源,对每一位长期志愿者的成长能够给予很有力的支持;立人也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你在这个平台上按照自己的特质和方向不断成长。而你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决定了立人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我深愿你们每一个人的立人之旅都能充实而丰盈,都能成为你人生路上的美好一段。

和你们一样在成长路上走过很多弯路的英强

2013年1月13日于昆明旅次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584f1e01019c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