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客吃饭系列之二——日本人请客吃饭:另类教育
2013/1/10 点击数:1071
[作者] 曹旭
[单位] 曹旭
[摘要] “不饿不饱”,有人以为是日本“穷人”请我吃饭,其实不是。真是日本“穷人”,又了解中国国情,也许会让我吃得饱一点也说不定。倒是有身份、有文化的日本人请客吃饭,往往有提倡“不饿不饱”精神的意思。
请客吃饭系列之二
日本人请客吃饭:另类教育
曹 旭
一
“不饿不饱”,有人以为是日本“穷人”请我吃饭,其实不是。真是日本“穷人”,又了解中国国情,也许会让我吃得饱一点也说不定。倒是有身份、有文化的日本人请客吃饭,往往有提倡“不饿不饱”精神的意思。
有一次,一个矜持而有身份的日本朋友请我吃饭。他自己不直接对我说,而是郑重其事地通过别人邀请我,让我很感动。
约了几次,都不成功。他有空的时候,我没有空;我有空的时候,他不凑巧;大概有两个星期,热心的中间人往返打了十几只电话,像两个国家的元首要见面一样,郑重其事,经过很大的努力,终于约定了,在某日中午的某处。
二
这位日本人亲自开车,显示了他的热情。我们坐在他的车后,穿过一条条大街和豪华的饭店,就在我以为就是这家或那家的时候,车子又转弯了——都不是。
临了,车停在一家小小的餐馆前面。我有点失望但又抱有希望。也许是他熟悉的,店小,东西丰盛吧。
大家坐下来。先是免费的冰水,然后是一碟炒饭和一碗清汤。
他在翻菜谱的时候,我就紧张,而且怀疑;怎么点得这么快?
不管怎么说,先吃起来再说。
三
开始一边吃,眼睛还朝厨房的方向看,以为是人多,后面的几道菜,厨房忙不过来。
直到把一小碟炒饭吃完了,薄薄的清汤喝光了;对方已经擦嘴,开始付费。才惋惜而无奈地把朝厨房那边看的眼光收回来。
知道,两个星期前非常庄严,非常隆重,非常艰难,约了几次才成功的盛大的宴会——此时已经落下帷幕。
四
这使我想起,去日本前,有一个日本朋友到我家做客,我请他到饭店吃饭。
对着一桌子菜,他端坐着,不动筷子。
我请他吃,他不吃,并用生硬的汉语问:“曹先生,这顿饭要花多少钱?”
我觉得奇怪,因为不论多少钱,都是我花,不是你花,你问他干什么?
“一个月的工资”我爽爽快快地回答。你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我应该好好招待。这体现了中国人的豪爽和志气,我们是穷,但只对自己穷,不对朋友穷。
那位日本朋友马上脸有难色地说:“曹先生,以后你到日本来,我拿不出这么多菜招待你,你不要生气噢。”
我没有扫兴,我只当他说着玩,因为我知道,这个朋友很有钱,这点点钱,小意思。
五
真的到了日本,真的轮到他请客,真的请我就是一碗面上横一条炸虾,我才清醒了不少。
他请我喝酒,两人一瓶啤酒;我谦虚地说“不会喝酒。”他就真的不给我倒了。不给我倒,他自己倒,倒得一滴不剩,面也吃得一点不剩。
开始觉得他小气,直到有一次,我爱人也来日本,好奇地在赌博场所炫目的灯光和金属声的门外看;他竟拿出一万日元,请我和我爱人到他们的老虎机上“体验体验”,让我们五分钟不到就把十碗面的钱输光,我才有所觉悟。
六
更让我觉悟的是,有个经常到中国去的日本朋友请我吃饭。我们之间很亲密,但他请的饭仍然简单。吃完以后,他说:“没有吃饱吧!”
我用沉默表示赞同。
我想,作为朋友,既然知道我没有吃饱,总要再叫一点吧!
但他没有。并且说:“我去中国开会,每次回来,总有一个星期,觉得在日本吃不饱。”
七
今天没有吃饱,其实是不是已经够了;以前饱,是不是吃得太多?我竟然有点疑惑起来,迷茫起来。考虑,有没有必要向没有饱的感觉让步,还是一个星期就适应了?
八
一个星期以后,我真的适应了。
回到中国,反而有点不适应,反差太大。不完全是中国菜太油腻,而是某些官场请客吃饭、铺张浪费的场面,让我觉得比日本人请客吃饭更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