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图书馆》2013年5期---编辑寄语

2013/5/20   点击数:1002

[作者] 彭老图

[单位] 彭老图

[摘要]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读书不仅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在与书籍的交流碰撞中,我们可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事业观。今年4月2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9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又到来之际,本期“世界读书日”专栏中,我们特邀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徐雁教授主持专栏,他本人也撰写了《“丹桂有根,生于书香门第”——对于书香文雅的都市文化生态的愿景》一文,探讨了“书香型城市”建设中的基本人文诉求,介绍了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推动“书香城市”建设过程。

[关键词]  读书日 书香 南京大学 阅读 图书馆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读书不仅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在与书籍的交流碰撞中,我们可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事业观。今年4月2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9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又到来之际,本期“世界读书日”专栏中,我们特邀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徐雁教授主持专栏,他本人也撰写了《“丹桂有根,生于书香门第”——对于书香文雅的都市文化生态的愿景》一文,探讨了“书香型城市”建设中的基本人文诉求,介绍了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推动“书香城市”建设过程。其他还发表了研究生聂凌睿对2012年度网络媒体、纸质媒体和知名阅读节遴选出的“十大好书”进行“扫描”的文章,同时发表的有马德静对海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全民阅读推广新读本《阅读,与经典同行》、《纸老,书未黄》和《近楼,书更香》的评介,探究了它们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启迪。

作为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的图书馆,当仁不让地是开展全民阅读最佳的学习场所,图书馆已然成为我们终身学习的殿堂,这也是时代赋予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多年来,图书馆不遗余力地向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推广服务,为促进全民阅读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为了图书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以使各地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活动中有所借鉴和启迪,由此专栏中也登载了无锡市图书馆曾媛对本地“太湖读书月”活动进行读者调查与分析,以及金陵图书馆周樱格对日本图书馆阅读推广动向的案例分析研究等文章。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树立起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设施、文献、技术等资源,不断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前发展。在此进程中,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不由得我们不去思考与探寻。本期的“学术论坛”栏目就此发表了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张秀兰教授撰写的“我国不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研究——以辽宁、浙江为例”一文,在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同时,也刊登了深圳大学图书馆金燕撰写的“人文关怀中心:社会变革期图书馆的新使命”,该文阐述了继知识、学习、文化中心之后图书馆肩负的新的社会使命,并探寻实践这一使命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也应当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无疑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状况如何?本期的“业务研究”栏目中发表了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相关课题组赵莉等人对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的文章,该文同时也列举了国外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状况,面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面临的问题,他们在文中相应地提出了采取的措施。在本栏目中也刊登了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刘良璧对重庆市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实证研究的文章。

当前我国智慧图书馆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学术论坛”栏目中,就当前智慧图书馆的构建,登载了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武龙龙、杨小菊合撰的相关文章,此文在总结构建智慧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为不断弘扬国学,本期“国学研究”栏目中刊登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撰写的有关过云楼旧藏宋版“《锦绣万花谷》编者为谁再探讨”的文章,以及国家图书馆编审王菡据《藏园群书题记》以及国家图书馆藏书题跋,撰文例举藏园与过云楼交往数事,以说明彼此友谊及藏书事略的文章。

《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 刘明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5480e0101d9p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