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的阅读故事——深圳市少儿图书馆“百人百书”活动答卷
2013/7/28 点击数:4084
[作者] 暄喧轩
[单位] 暄喧轩:吴晞论图书馆
[摘要] 在我初能读书之时,爆发了“史无前例”,家中的存书全部损毁,整个社会也进入了“书荒”的年代。17岁那年,下放到河北省广宗县做知识青年,饱尝了肚皮与精神双重饥饿之苦。我们一伙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就像是到处觅食的老鼠,把当时能找到的有文字的东西全部都啃遍了。其中一本发烂又缺页的县志,现在想来大概是清代同光年间的雕版刻本,我们多次翻阅,以致清楚无误地了解到本县自古以来一共出了多少几十年誓不改嫁的贞节烈女。
深圳市少儿图书馆
“百人百书——100个深圳人的100本书”活动
2:我的阅读故事
要求:全文篇幅约为2000字;简述以下两个主题。
1、我的阅读与人生:
(注:请简要说说您的阅读与人生关系的故事)
2、影响我人生的一本书
(注:选出您最喜欢、或最想推荐的1本书,说说您与这本书的故事。)
给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书是《红楼梦》。
这个“人生影响最大”,并不是出于我的最爱、真爱,甚至也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而是那个扭曲的时代带给我的人生烙印。
在我初能读书之时,爆发了“史无前例”,家中的存书全部损毁,整个社会也进入了“书荒”的年代。17岁那年,下放到河北省广宗县做知识青年,饱尝了肚皮与精神双重饥饿之苦。我们一伙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就像是到处觅食的老鼠,把当时能找到的有文字的东西全部都啃遍了。其中一本发烂又缺页的县志,现在想来大概是清代同光年间的雕版刻本,我们多次翻阅,以致清楚无误地了解到本县自古以来一共出了多少几十年誓不改嫁的贞节烈女。
突然间天降甘霖,传来“最高指示”:《红楼梦》要读五遍。为此县知青办给我们知青点发了一套《红楼梦》,记得是人民文学版,繁体竖排,四卷本,李希凡写下的长长序言。我们如获至宝,用当时最好的牛皮纸包上了书皮,放在知青队长的抽屉里,大家轮着看,谁也不能私下占有。
后来才了解到,“最高”在文革期间曾对一位大军区黑脸司令谈话,要他读五遍《红楼梦》,以免“随陆无武,绛灌无文”。一想到这位赳赳武夫的黑脸司令,捧着缠绵悱恻的才子佳人书啃读的情景,比张飞绣花还要滑稽,就忍俊不禁,赞为绝好的漫画题材。
不知道这位黑脸司令到底读了几遍《红楼梦》,反正我读了绝不止五遍,大为解渴。对书中的人物、情节,乃至诗词歌赋,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耳熟能详,出口成诵。尤其是诗词,堪称是我旧体诗词的启蒙者。我不仅可以轻松背诵《金陵十二钗》、《好了歌》、《葬花词》、《芙蓉女儿耒》等名篇,还能通篇默诵七十六回黛玉湘云的联句,七十四回群芳填写的《柳絮词》等。当时除了一本已经翻烂的《新华字典》,没有别的参考书,难免读出不少错别字,以致后来还要下很大功夫纠错,至今也不知道是否把错误全部都改正了。
很久之后才明白,人生少年是最佳的读书时期,那个时候读过的东西可以铭记终生。拜“最高”和黑脸司令所赐,熟读了《红楼梦》,算是对文化修养有裨益的好事吧。《红楼梦》也确实是部好书,莫说五遍,百读也不厌的。后来读过的许多书,包括下功夫仔细研读的,均不及《红楼梦》这样,有着刻骨铭心、潜移默化的终生影响力。
与人谈论《红楼梦》时,总有人夸赞我的“学问”,偷着乐之余,也不免苦笑。在本该书山览胜、学海泛舟的年纪,我却捧着一本《红楼梦》过日子,奉旨读五遍,无异是一场悲剧。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大多有“上限”难以突破的苦恼,其根源盖出于少年教育的缺失。
对少儿读者,本该讲些读书励志,因阅读某一本佳作而走向成功的人生故事,很遗憾,我真的没有这样的经历,不能对孩子们打诳语。作为图书馆从业者,我的阅读经历造就了我的职业理想,毕生追求“天下万世共读之”,永远不再有“书荒”的黑暗年代,让普天下的读书人都有书可读,尤其是孩子们,让他们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2013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