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关于钱锺书书法一文

2013/8/8   点击数:3357

[作者] 龚明德

[单位] 龚明德

[摘要] 宏亮按:昨日收到《中国书法》杂志寄下的样刊二册。该刊七月号刊出拙文《钱锺书:不作斗方名士》。这篇文章是应酬之作,原题为“略谈钱锺书书法”,是这个杂志“百年学人书法”专题约我写的一篇。令我有点不爽的是,文章附图的释文错了两处。“月冈芳年”误为“月、芳年”,“只求得书五十本”误为“只求约书五十本”。我是提供给了准确释文给他们的,不知怎么搞成这样。好像我不认识这几个字似得。联想到该刊今年2月号发表我关于苏轼小楷的一篇考证文章,也未与我沟通,发表时删去了文后的全部注释。我对这个刊物的编辑质量表示质疑。

[关键词]  中国书法 钱锺书 刊物



星期四 .  

宏亮按:昨日收到《中国书法》杂志寄下的样刊二册。该刊七月号刊出拙文《钱锺书:不作斗方名士》。这篇文章是应酬之作,原题为“略谈钱锺书书法”,是这个杂志“百年学人书法”专题约我写的一篇。令我有点不爽的是,文章附图的释文错了两处。“月冈芳年”误为“月、芳年”,“只求得书五十本”误为“只求约书五十本”。我是提供给了准确释文给他们的,不知怎么搞成这样。好像我不认识这几个字似得。联想到该刊今年2月号发表我关于苏轼小楷的一篇考证文章,也未与我沟通,发表时删去了文后的全部注释。我对这个刊物的编辑质量表示质疑。

略谈钱锺书书法

贺宏亮

钱锺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代表作品有学术论著《管锥编》、《谈艺录》、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等。

钱锺书不以书法名,但他是大学问家,其片纸只字,人争宝之。中贸圣佳拍卖有限公司近期征集到一批钱锺书先生的信札等文献,拟于2013年春拍中推出钱锺书文献专场。这批材料中,既有正式的信札,也有为香港某刊物的题词,还有钱先生随手记录的地址、电话等小纸条,甚至他临时在自己名片上写的托人办事的便条等,也一一被精心装裱或妥善保存,藏者对钱锺书字迹的喜爱可见一斑。笔者近日应邀对这批未曾公布的文献释文、系年,对所有材料均上手进行研究和整理。研究过程中对其书法略有两点心得,贡献出来请方家指正。

一是关于钱锺书书法的渊源。吴忠匡曾在《记钱锺书先生》中说,抗战时在蓝田国立师范学院,钱先生“阅碑帖,临写草书。楷书师法近人张裕釗等人,算不得高古,后来好像学过苏、褚、二王的字,不过都不下工夫,随便临摹,成不了气候”。《中国书法》杂志曾有文章说钱先生“遍临《郁岗斋帖》,神会东坡家法”。《郁岗斋帖》是明人王肯堂所编的丛帖,凡十卷,上自钟王,下迄苏米。但据罗新璋先生说,他曾把《中国书法》的论钱先生书法的那篇文章拿给杨絳先生看,杨先生打开了原来钱先生用的那个书桌的下格,翻出一些旧字帖,里面并没有苏字,也没有《郁冈斋帖》。杨先生说钱先生早年确实学过郑孝胥,晚年的字像他的舅舅王蕴璋。笔者认为,郑孝胥和张裕钊的字体在清末民初风行一时,钱先生少年时受其影响是很有可能的。曾在网上见到浙江萧然拍卖有限公司“中国书画专场”拍卖的署名为“默存”的行楷《节杜诗》书法四屏,该作有明显黄庭坚字体的影响,或为钱先生早期书迹,但真伪确不敢断言。就笔者本次所见到的一百余件钱先生字迹来看,其晚年日常书写,受二王和米芾的影响更大一些。(图一 致李国强、图二 为《广角镜》题词)值得注意的是,笔者所见钱先生字迹中所有的草书写法,都非常规范,这证明他确实是认真临过二王一系草书法帖的。

第二点,是关于钱锺书书法的价值。钱先生做的是大学问,他从来都是把书法看作“小道”而已。临临字帖,完全是消遣性质的活动。他的字迹,是典型的文人书法。笔者曾将这批材料给一位书法专业人士观看,他的意见是钱锺书的字写得并不好。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我或许可以同意他的观点。但我以为,钱锺书是不屑于做所谓“斗方名士”的。钱锺书书法的价值,不应仅仅就字论字,而应该把他的字迹,和他所写的内容以及他这个人,结合起来一起思考和面对。这或许才是我们观赏文人的书法,所应该采取的一种合适的态度。

钱锺书对于中国古典书论和画论,有过杰出的研究。如他对“六法”和“匆匆不暇草书”的讨论,都极具智慧和价值。我们如果不去注意这些重要的学术话题,而只关注被其视为“末技”、“小道”的书法,斤斤于字迹的优劣,无异于是买椟还珠。钱先生若知道,一定是会大不以为然的吧。

2013年5月25日,于成都

原文连接: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206048&PostID=5225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