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一夏
2013/8/7 点击数:1610
[作者] 小龙女晴耕雨读
[单位] 小龙女晴耕雨读的博客
[摘要] 昨夜狂风暴雨,今天中午和下午接连而至的两场雨,终于驱走了连日的酷暑,在立秋之日迎来凉爽的一天。 今天在成图读《包商时报》5月号赵龙江先生《忆念谷林先生》一文,文中写到:“我从先生身上看到了淡泊物质名利,不求闻达,宽宏仁厚的儒者形象。无论是为文做人,他始终表里如一,不参杂任何个人私念,他只求心安神怡,而不问得失分寸,先生安于静中求乐,无论守常亦或处变,他一直以超然平静的心态面对。杜诗云:‘静者心多妙',正是这远离喧嚣的宁静心态,使他品德行修以及他的文章卓然有古人风。”
昨夜狂风暴雨,今天中午和下午接连而至的两场雨,终于驱走了连日的酷暑,在立秋之日迎来凉爽的一天。
今天在成图读《包商时报》5月号赵龙江先生《忆念谷林先生》一文,文中写到:“我从先生身上看到了淡泊物质名利,不求闻达,宽宏仁厚的儒者形象。无论是为文做人,他始终表里如一,不参杂任何个人私念,他只求心安神怡,而不问得失分寸,先生安于静中求乐,无论守常亦或处变,他一直以超然平静的心态面对。杜诗云:‘静者心多妙',正是这远离喧嚣的宁静心态,使他品德行修以及他的文章卓然有古人风。”读后近日繁乱的心绪不觉安定下来,身处尘世,不免被功名所诱惑,读读像谷林这样的老先生,正是有了淡泊名利的心态,才把学问做得深厚,做得功底坚实。想想自己追求名利,尽力而为即可,不必太执着。
回家又喜收温州图书馆办的《温州读书报》和东莞图书馆的馆刊《易读》。读书报的第一版有书友朱晓剑老师的《这一代的温情》一文,朱老师的文笔温婉流畅,于品茶闲谈中介绍读书报的栏目、特色,写出自己的观点:“《温州读书报》是独特的,这不仅反映在内容上,也还在其整体划一的版面,去除了阅读潮流,而将阅读回归于阅读本身,不管是书窗版,还是书香版,都是书人书事,文章读来,大都清新有味。”
王成玉老师也曾写有一博文《温州读书报》,以民间读书人真实的笔触道出了这份民刊的特色及对它的颂扬。摘录于此,存念。
《温州读书报》是一份老牌的读书民刊,它以独特的风格一纸风行十几年,向为读者所喜。”
“今天的《温州读书报》,有一种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事功”精神,为地方文化的传播整理和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次在绍兴结识了温州图书馆的同行周静老师,遂有缘拜读这份报纸,在此铭谢。
《易读》这期的关注点是“瘟疫与文明”,看到“积书缘”师友黄岳年和安武林老师的文章,黄岳年老师的《向死而生:文学大师笔下的瘟疫》向我们传达了“居安思危,向死而生,人类之善念也”的思想,安武林老师的《阳光下的阴影:人的卑微与崇高》通过加缪的《鼠疫》所描写的人类普遍关注的生存处境,向我们表达了“只有文学,才能给我们人类敲响这长鸣的警钟,所以,经典,永远需要我们重温。”
立秋之日,收获了这么多精神食粮,真是夏日清凉心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