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翡翠白玉汤”与“半部论语治天下”

2013/8/20   点击数:3847

[作者] 暄喧轩

[单位] 暄喧轩:吴晞论图书馆

[摘要] 深圳少儿图书馆发起“百人百书”活动,诚邀我撰写征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迟迟未能交卷,非是懈怠,实乃无辞以对。

[关键词]  图书馆 经典著作 读书



深圳少儿图书馆发起“百人百书”活动,诚邀我撰写征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迟迟未能交卷,非是懈怠,实乃无辞以对。

这世上真的会有如此不可或缺、对人之一生一世影响至关重大的书吗?我对此持置疑态度。如果确有人推出这样的书,恐怕也是此书的阅读者平日不大读书,或是涉猎甚少的缘故。

这就如同进食,小孩子会毫不犹疑地说出最喜欢吃的是什么,但我们这些曾遍尝各种食物的成年人会很难说出自己的最爱。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最好吃”、“最爱吃”之类的东西。对于一个人来说,印象最深、没齿难忘的食物也许会有,但那往往是幼年时或饥饿时的错觉。

刘宝瑞先生有个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说的是朱元璋打天下时,曾受赠于几个叫花子的一顿饭,乃是糊饭粒、烂菜叶和馊豆腐,煮在一起号称“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吃了香甜无比。后来他成了洪武皇帝,再煮来吃,就不是滋味了。如果我们拿这道“珍珠翡翠白玉汤”作为美味佳肴推荐,岂不成了笑话?

在50和60年代,很受推崇的一本书是奥茨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读后也确曾深受感动,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名句: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记得文革后参加高考,有一个题目就是“你最喜爱的一本书”,我毫不犹疑地选择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大加渲染铺陈。但现在想来,此书实在乏善可陈,除了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描写还有些许真情之外,通篇都是非理性的狂热和愚忠,对时代的描述也多有歪曲篡改(这点只要读一读《日瓦戈医生》、《古拉格群岛》、《静静的顿河》等同时代的作品就会清楚)。当初喜爱它,是发自真心的;现在唾弃它,也是应该的,因为它不过是一道“珍珠翡翠白玉汤”。

无可否认,历久不衰、令人终身受益的经典著作还是大量存在的,人类文明即赖此留存和传承。然而,即使是这些经典,我们也不应该执此一端,偏听偏信,囿于其中,不可自拔,还是要提倡博览群书,广收博采。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家学说都有其优势和短板。举例讲,《论语》无疑是公认的伟大传世经典,历经百世而不衰,但若是相信当年赵普宰相“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难免就会谬以千里。

这世上没有什么“影响最大的书”,让你这辈子吃它就足够了。读书的真谛,就在于不断思考,不断扬弃,不断开掘,不断收获。这就如同我们旅行,其乐趣在于观赏那些未曾见过的新景观,山山水水,无穷匮也;而不是止步在一座“最美丽”的山头上赞叹不已,即使它真的就是货真价实的峻美高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理同一。我们只需要记住,无论是“珍珠翡翠白玉汤”,还是“半部”即可“治天下”的《论语》,其实都是靠不住的,都要对之持置疑、批判的态度。( 2013年8月19日 )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c6212e01019g5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