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孩子们的眼睛吧-哥伦比亚的毛驴图书馆

2013/9/27   点击数:4187

[作者] 彭老图

[单位] 彭老图

[摘要] 索利亚诺是哥伦比亚北 部马格达莱纳省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由于当地经济和教 育落后,很多适龄儿童都上不起学, 长大后只能是文盲。索利亚诺所在的学校也只有30多名学生,而且他们都 是断断续续地来上学,有钱交学费了 就来上几天,没钱了就不来。

[关键词]  哥伦比亚 毛驴图书馆 新书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索利亚诺是哥伦比亚北 部马格达莱纳省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由于当地经济和教 育落后,很多适龄儿童都上不起学, 长大后只能是文盲。索利亚诺所在的学校也只有30多名学生,而且他们都 是断断续续地来上学,有钱交学费了 就来上几天,没钱了就不来。 虽说索利亚诺是有编制的正式教师,但他每月的工资少得可怜,连维 持日常的家庭开支都不够。由于生源 有限,待遇极差,学校里的其他老师 都通过各种途径先后离开,到更好的学校去任教了,最后只剩下索利亚诺 一个人。索利亚诺一度也曾想跳槽到 更好的学校去,可是他清楚地知道, 如果自己也走了,学校将不复存在,到那时就连那些读得起书的孩子也会 无学可上,这不仅残忍而且可怕。 因此,索利亚诺决定不但不走, 而且还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当地更多读不起书的孩子有书可读,能学 到知识。此后,他决定利用每个周末 的休息时间开展“送书下乡”活动。 于是,从1970年3月开始,每到周末,索利亚诺都会赶上一头毛驴, 驮着一箱箱的书,去各个偏远的村庄 ,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送书,教授 他们知识,给他们讲各种各样的励志故事,启发和鼓励孩子们多学文化知 识,不做“睁眼瞎”。而这一切都是免 费的。索利亚诺放在驴背上的书箱大受孩子们的欢迎,并被他们亲切地称 为流动的“毛驴图书馆”。 这个“毛驴图书馆”一流动就是40 年。40年来的每个周末,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索利亚诺都会准时出 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由于交通不便、 山路崎岖难行,40年来,在“送书下乡”的路上,索利亚诺共穿坏过116双 鞋子,摔断过两根肋骨和17副眼镜, 累死了9头毛驴。为了添置新书和购买毛驴,索利亚诺将所有的工资都贴 了进去,因此,每次出门前,索利亚 诺只能带上一些干粮和凉白开,这些 便是他一天的伙食。为了不给孩子们的父母增加负担,索利亚诺从未在他 们家中吃过一顿饭,讨过一杯热水。 为此,他患上了严重的胃肠疾病和营 养不良综合征。在索利亚诺的坚持和一些人的帮助下,如今,他的流动“毛 驴图书馆”已经从当初的只有一头驴和 70多本书,发展到现在的8头驴、400 0多本书和一些期刊报纸。“图书馆”涉 足的范围也呈现连锁式扩展。索利亚 诺和他的“毛驴队”,俨然成为了马格达莱纳省乡村里一道最亮丽的文化风 景线。 40年来,这道文化风景线累计让 7万多名当地的贫苦孩子受益,享受了“毛驴图书馆”提供的免费知识的“浇 灌”。他们因此而脱离文盲队伍,其中 一部分孩子还走进了大学,走向了更高的教育层次,成为哥伦比亚的栋梁 。 然而,如果不是哥伦比亚国家电 视台的一名记者偶然在山路上遇到索利亚诺和他的“毛驴图书馆”,他可能 永远不会被外界知道。 2010年8月,索利亚诺被哥伦比 亚政府授予“国家教育终身贡献奖”。组委会通知索利亚诺去首都领奖,但 当索利亚诺得知颁奖日是在一个周末 时,他出乎意料地拒绝前去,理由是他得“送书下乡”,他从未对孩子们失 约。组委会只得修改颁奖日期,以保 证不耽误他雷打不动的送书时间。 颁奖当天,索利亚诺与哥伦比亚其他著名的教育家们一起登上了神圣 的领奖台。组委会给索利亚诺的颁奖 词是这样写的:“一个人赶着8头驴,用40载的坚持,点亮乡村孩子们的未 来之路!”众多记者也在此时对索利亚 诺展开了集中采访。当被问到持之以恒办“毛驴图书馆”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时,已是花甲之年的索利亚诺淡淡地 回答说:“这个问题,你们还是去问问那些孩子们吧,他们的眼神就是答案 !” “山区贫困孩子们对知识的无限渴 求让索利亚诺和他的毛驴停不下来脚步。”这是哥伦比亚的一名记者在实地 采访了那些受益于“毛驴图书馆”的孩 子后得出的结论。是的,促使索利亚诺坚持下去的就是那一双双渴望知识 的眼睛。

看看孩子们的眼睛吧 2013-08-29 15:15 来源:《读者》 作者:徐立新

(摘自《中国教育报》,戴晓明 图)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5480e0101fuu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