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第二图书馆设计方案今起请您投票(图)
2014/7/31 点击数:1786
[作者] 图林老姜
[摘要] 书香苏州将在相城区高铁新城建设“苏州第二图书馆”,更好满足市民当下和未来的文化需求。今天起,该馆三大中标候选方案接受市民投票。
书香苏州将在相城区高铁新城建设“苏州第二图书馆”,更好满足市民当下和未来的文化需求。今天起,该馆三大中标候选方案接受市民投票。
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文化工程,苏州第二图书馆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这座融公共图书馆服务、文献存储集散及文化设施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建筑建成后,将充分释放苏州图书馆的读者接待能力,又填补苏州中心城区北部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空白。经过前期方案设计公开招投标,由澳大利亚JPW设计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标候选。
为帮助更多市民了解苏州第二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三套设计方案从今天起至8月10日对外公开展示。配合展示,苏州图书馆组织开展“我心中的图书馆”票选活动。该活动设线上和线下两个投票点,其中,线上投票点设于苏州图书馆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线下投票点设于苏州图书馆总馆底楼大厅,展示现场配有实物模型和投票箱。读者可选择其中一种参与方式,为自己最喜爱的方案投上一票。活动结束后,苏图将从参与者中抽取“热心参与奖”获奖者。
“三张脸”各有特色
第二图书馆三大方案看过来
根据效果图不难发现,三大候选方案设计的第二图书馆造型各有特色,有人将之称为“UFO造型方案”、“天窗式造型方案”、“现代园林造型方案”。这些方案各有什么讲究,苏报特邀相关人员进行了解读。
1号方案:UFO造型方案
该方案对设计任务书的理解准确,重点突出,紧扣“智能书库”和“少儿图书馆”的功能定位,设计新颖别致,采用柔美的圆形,既有现代感、未来感,又有苏州元素,地域性、标识性强。“智能书库”开放通透,成为室内景观亮点。UFO造型加上柔美的灯光会吸引少儿读者前往体验和求知。
不足之处在于圆形设计施工难度和成本会加大,空间利用不充分。
2号方案:天窗式造型方案
从空中俯瞰,该方案就像在墙体上开了扇窗。整个方案内部功能设计布局合理,分区明确,造型富有表现力。在人流引导和景观展示上能够充分结合建筑功能,规划合理有序。连接轨道交通站和环秀湖岸重要的公共步行交通轴线贯穿用地,将两座建筑分隔开,同时通过顶部连桥将两座建筑连接起来,使图书馆功能体块与其他功能体块形成互相咬合的有机整体。
3号方案:现代园林造型方案
该方案对设计任务书和公共图书馆的使用功能理解准确,外方内庭院的设计颇有现代园林气度,形成外围工整、内部意趣的景象,景观效果与内部功能结合良好、方便实用,文化品位较为鲜明,时代感强。建筑突出了以书籍为中心的“智能书库”和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图书馆”。馆舍总体布局科学、实用,内部通达、方便,流线清晰,人流可迅速到达阅览、学习、休闲区域。
建成后将成“超级书库”、“市民书房”
第二图书馆有哪些亮点?
规划中的苏州第二图书馆将呈现哪些亮点,是许多读者最关注的话题。苏州图书馆有关人员对此介绍,考虑到与老馆的功能衔接和错位发展,规划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苏州第二图书馆,将具备公共图书馆服务、文献存储集散、配套服务等三大功能,打造“超级书库”、“悦读新天地”、高端信息服务新平台、“市民书房”四大亮点。
亮点一:国内首个大型智能化“超级书库”
建造国内首个文献存储空间利用最大化的智能化高密集型书库,在节省空间资源的同时,在国内率先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管理,充分满足总分馆体系运转和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需求。
亮点二:儿童向往的“悦读天地”
重点针对0-14岁的少年儿童,按照年龄段划分,构建多功能的、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少年儿童“悦读新天地”,吸引更多少年儿童和家长的参与和体验,从小培养少儿的阅读习惯和家庭亲子阅读习惯,营造“快乐阅读、幸福成长”的氛围。
亮点三:高端信息服务新平台
重点加强面向企业和高端人士的高层次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科技查新”、“市场分析”、“媒体监测”、“行业信息”、“竞争情报”等高端服务,为高端人士提供课题研究讨论和商务会谈的场所,实现对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智力支撑。
亮点四:温馨舒适的“市民书房”
立足全媒体的时代特征,建设阅读学习与文化休闲相互融合、焕然一新的新概念图书馆。有机整合数字电影、学术报告、展览展示、培训教育、休闲等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高水准的文化艺术欣赏和文化消费的平台,使图书馆成为市民的最佳学习和休闲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