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道”与“术”(图)

2019/9/29   点击数:2168

[作者] 西北老汉

[摘要] 25日,受范并思教授邀请,老汉我有幸参加了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图书馆管理专业委员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课题组联合举办的“2019上海阅读推广论坛: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管理”。和以往在上海蹭会不同,这次老汉也为论坛分享了一个报告。

[关键词]  上海地区图书馆 阅读推广 “道”与“术”



25日,受范并思教授邀请,老汉我有幸参加了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图书馆管理专业委员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课题组联合举办的“2019上海阅读推广论坛: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管理”。和以往在上海蹭会不同,这次老汉也为论坛分享了一个报告。

每次参加上海图林活动,总有一个感受:这里的图林氛围太好了,无论是图书馆实践探索,还是理论研究。就说这次论坛的主要举办者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吧,不仅有范老师这种顶级理论大咖坐镇,还有谢蓉老师这种高校图书馆馆长级人物领衔,更重要的是专委会成员人才济济,据说,光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博士就有六人!哎呀呀,你们上海这么搞,还让国内其他地方的同行怎么玩!

这就是老汉此行的第一个感悟。

第二个感悟,来自于范并思教授,也就说网络上的老槐。在率先登台报告中,范老师给我们总结和回顾了中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的详细过程,许多信息老汉我也是第一次听到。看着台上那位依然精神矍铄的66岁男子,我非常感慨,起码在范兄面前,我是不敢再自称“老汉”了。再想想范老师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2.0、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阅读推广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大家是否和我一样会觉得21世纪的范老师,其实与20世纪的中国另一个图书馆学先驱刘国钧先生非常地像!在本次论坛上,范老师强调:图书馆阅读推广,不仅仅要有一个个服务案例的创新,更要有理论的总结和梳理。这个观点,老汉我非常认可,既要有其“术”,更要有其“道”。

第三个感悟,来自于论坛上的十多个报告,有公共图书馆的,也有高校图书馆的;有服务案例分享的,有理论研究方法的;有讨论图书馆阅读服务管理的,有讨论不同读者对象阅读服务方法的。不仅仅让听报告的老汉我受益匪浅,也让我认识到了更多的上海年轻图书馆同行。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们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也看到了事业发展的活力与希望。

第四个感悟,来自论坛举办地上海嘉定区图书馆和南翔镇文体中心。这里,不仅有网红图书馆,更有遍及城乡的60来个“我嘉书房”。老汉我在采访一个读者时,听到了一句非常开心的话。我问该读者,为什么要在这个类似咖啡屋的“我嘉书房”看书?他说,家就住在附近,所以就常来这里看书啦。我再问:你只看书不消费(不喝咖啡),这里的服务人员会不会赶你走啊?这个读者坚定地说了一句:不会啊,因为这个图书馆(我嘉书房)是国家办的啊!不错,不错,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兴办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嘉定区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法》宣传工作效果,非常明显啊。

时间匆匆,老汉我只是在一天的论坛中间抽空去看了嘉定区图书馆和三个我嘉书房,但印象深刻。谢谢黄馆长的安排,谢谢顾书记的讲解,谢谢小郭的陪同。

最后,把论坛各个报告题目分享给大家。

1.范并思:拓展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空间

2.杨玉麟:义务教育“大变动”背景下的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推广

3.黄莺(嘉定区图书馆馆长):图书馆“网红”现象对管理的拓展

4.邓香莲(华东师大传播学院副教授):新时代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井底那阅读推广

5.李武(上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以书会友:点头之交还是莫逆之交?——阅 读社交网站用户行为对在线社会资本的影响

6. 冯佳(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美国婴幼儿阅读推广活动的相关理论

7.王毅(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讲师):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现状与思考

8.李歆(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副主任):传统经典阅读的细化与深化——从都唐诗三百首说起

9. 朱原谅(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主任):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困境与出路

10.史卫华(复旦大学图书馆副书记):管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思考

11.刘鎏(浦东图书馆副主任):“清单式管理”优化阅读推广项目的实施——以上海浦东图书馆“锦绣读书会”项目为例

12.徐谦(上海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图书馆导读服务——以海韵导读为例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a36b0102ys1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