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在历史的角落里,曾有这样一群人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奋不顾身,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诗篇。面对外辱他们以血肉之躯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尊严和希望,我们决不能忘记这段民族记忆。本书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上牺牲的十大抗日名将,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不能忘记的民族记忆
有人谁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继《血战台儿庄》之后,近年来《喋血孤城》和《中国远征军》等展现正面战场的影视作品国内热映,让那段历史逐渐变得清晰。
从芦沟桥上的枪声响起,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进入第40个年头,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若隐若现的面纱也正在逐步揭开。
原来在历史的角落里,曾有这样一群人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奋不顾身,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诗篇。面对外辱,中国军人空前团结,一致对外,以血肉之躯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尊严和希望。
中华民族自古不缺少英雄人物,忘记他们就等于背叛历史。
我们决不能忘记这段民族记忆。
收起张自忠(1891~1940,山东临清人,时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吾一日不死,必尽我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
这是他写给弟弟张自明的信。在枣宜会战牺牲的前夕,他从宜城东渡襄河督战,仅率手枪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临行前留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的绝笔信中说:“本着我们最终之目标(为国牺牲)向北迈进。以后公私,均请我弟负责。从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收起李家钰(1890~1944,四川蒲江人,时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47军军长)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家钰亲笔书写如此字幅。1944年5月21日,李率集团军总部官兵左右冲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圈。在敌寇密集火力射击下,总部官兵200余人全部殉难,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
收起郝梦龄(1898~1937,河北藁城人,时任第9军军长)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1937年忻口会战爆发之前,郝梦龄如此鼓励官兵。战争打到白热化阶段,他亲自到前线督战,告诫官兵,“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郝梦龄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收起唐淮源(1886~1941,云南江川人,时任第三军军长)
“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
1941年3月,第三军被日军合围中条山,唐召集所部三位师长训话:“现情况险恶,吾辈对职责及个人之出路,均应下最大决心,应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之正气。”言罢令各师分路突围。唐淮源则被困悬山,三次突围受挫,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即于大雨滂沱之中,遣去左右,饮弹自尽于悬山之岭。
收起佟麟阁(1892~1937,河北高阳人,时任29军副军长)
“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者重。”
南苑之战爆发前夕,宋哲元已经下令,南苑军部撤到北平城内,佟麟阁应首先撤离,此时夫人恰好送来书信,称父亲病重,佟执意不撤,回信道“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并诏所部曰:“此杀敌报国时也!”后终于以身殉国。
收起赵登禹(1898~1937,山东菏泽人,时任29军132师师长)
“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请副军长予以照顾。”
“七七”事变后,赵登禹率部北上。7月28日晨,日军在飞机数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赵右臂中弹负伤,部属劝其退出战斗,执意不肯。后奉命率部向城南大红门集结,不幸被日军伏兵开枪击中胸部,壮烈殉国。这是临死前让部属转告给副军长佟麟阁的话。
收起王铭章(1893~1938,四川新都人,时任第122师师长)
”17日晚,我援军尚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作最后血战。”
1838年春,日军猛攻鲁南藤县,王铭章决心死守滕城,命令把南北城门封死,只留东西城门暂作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师部也由西关移进城内。后日军重炮轰城,该师5000余人阵亡。王铭章向2集团军司令孙震发出上述最后电文,后不久拔枪自杀殉国。藤县死战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
收起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时任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
“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1942年初,戴安澜率所部200师万余人赴缅参战。在东瓜保卫战前,他留给妻子上述遗书。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号令全军:“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戴安澜部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后在孟关激战中以身殉国,终年38岁。
收起阚维雍(1900~1944,广西柳州人,时任31军131师师长)
“千万头颅共一心,岂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断头不做降将军!”
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八个师团十余万人猛攻桂林,阚维雍指挥部队沉着应战,打退了日军多次疯狂进攻,双方损失惨重。日军使用了毒气,6000抗日将士被残害于岩洞中。在中正桥主阵地被日军突破后阚维雍将军亲自指挥敢死队,奋勇逆袭夺回阵地。后桂林陷落,阚维雍自杀殉国。
收起饶国华(1894~1937,四川资阳人,时任川军145师师长)
“现在正是军人报国的时候,我们要为国争光,流尽最后一滴血!”
背景:1937年11月,145师师长饶国华受命固守安徽广德以拱卫南京,他亲率435旅刘儒斋团据守广德前五里阵地,在阵前振臂高呼此宣言。但孤军奋战,几被全歼,广德失守。遂挥泪写下绝命书,称“驱敌出境,复我国魂!今自决于城,虽死无恨。”然后开枪自戕,慷慨成仁。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