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文化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在湖南省江永县及相邻地区,女书仅为当地妇女所独用,被发现时就像闺房中的女红。女书一般书写在自制的手写本、扇面、布帕、纸片上,有些则绘制在织锦和花带上。女书的笔画只有点、竖、斜、弧四种,不像汉字有八种,其最富有特色的笔画是它的“弧笔”,弧度或大或小,变化多端。女书经过代代相承,传承者已经很少了,传播的范围也很小,但女书档案体现了以往永州地区的很多生活习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希望通过本书,让读者对于女书档案有更多的了解和兴趣。

更多
收起
秦燕婷
其他文集 更多>>
第1章 女书起源
1.江永女书是甲骨文时代的古文字吗?
宫哲兵
女书是在湖南省江永县流传的一种极为神秘和女性文字,它的发现,引起了世界学者的关注。有的专家认为女书是一种甲骨时代的古文字,但经过众多材料的考证与分析,这种说法目前还无法得以证实。     详情>>
来源:《零陵学院学报》 2003年第01期 作者:宫哲兵
2.论江永女书决非先秦古文字
宫哲兵
本文从女书与汉字、女书的作品、女书的造字者、女书的传人、史志记载等方面,探讨了江永女书的起源及其流行年代。作者认为,女书决非先秦古文字,发生期不会早于清代,盛行于清末与民国时期。     详情>>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 2001年第06期 作者:宫哲兵
3.女书起源新探
伦玉敏
湖南永州江永女书是目前唯一还在使用的女性文字,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女书是当地文化互动的产物,从女性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角度对"女书"造字者传说进行解读,以及比较道教符箓、傩巫符咒与"女书"的关系,发现"女书"起源与当地的宗教活动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关系密切,这为"女书...     详情>>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01期 作者:伦玉敏
4.“女书”起源与流传的文化特质
陈东有
本文认为“女书”的创造体现了人类的初始思维;本文从江永的民俗风情的考察入手,分析了“女书”的起源、流传与当地女性社会的关系,认为“女书”是传统社会里被限制了的女性社会的产物。文章在充分肯定“女书”的创造者、流传者的聪明灵巧的同时,又揭示了“女书”所透露出来的传统社会里女...     详情>>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1995年第02期 作者:陈东有
5.女书:玉蟾岩神农氏族的文化孑遗与中国文字起源
蔡建军
~~女书:玉蟾岩神农氏族的文化孑遗与中国文字起源@蔡建军$湖南永州市社科联!主席,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社科院特邀研究员,永州425000~~~~~~     详情>>
来源:《求索》 2003年第05期 作者:蔡建军
第2章 女书的价值
1.谈“女书”的文学价值
邵晶
基于对中国文学史上大量的女书作品的剖析和考量,以文学的视域,不难发现中国女性无论处于任何时代抑或任何背景下,在内心深处都有对男女不平等、传统道德伦理以及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抗争和争取女性权利的诉求。女书作者以叙述性的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对女主人公悲催的命运、坚毅不屈的性格等以细腻...     详情>>
来源:《青年文学家》 2016年第21期 作者:邵晶
2.女书作品的诗学价值
邹建军
现传的用女书写作的文学性作品有600多篇。其中“唱本”和“贺三朝书”等民间礼仪性文本用诗体形式,直接在人与人之间用以交际的书信等也都是诗体,女书作品为什么基本上都是诗体形式?女书作品诗体形式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女书作品有没有所谓的诗学价值?这一系     详情>>
来源:《寻根》 2001年第04期 作者:邹建军
3.女书书法的流派和审美价值
李庆福;李福昌
女书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开辟了女书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扩展了女书文化发展的大舞台。女书书法已经形成湘派和豫派南北两大流派,其笔画纤细飞扬,自由舒畅,排列工整,轻盈飘逸,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女书书法具有柔性美、古典美、动态美、和谐美。     详情>>
来源:《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1年第02期 作者:李庆福;李福昌
4.“女书”的传播学价值
汤宏建
“女书”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它有着独创的文字符号、严格的传播群体、丰富的传播信息和独特的传承方式。研究这一独特的性别传播、地域传播个案,对于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生存环境,尤其是研究怎样在未来的世界处于语言传播的优势方面,具有借鉴价值和意义。     详情>>
来源:《电影评介》 2006年第22期 作者:汤宏建
5.“两个尺度”思想视角下女书档案价值开发研究
戴艳清;刘孟玲
女书档案是研究女书的第一手资料,是女书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其价值开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马克思的"两个尺度"思想详细揭示了女书档案在经济、学术研究、审美及教育方面的价值,并采用鱼骨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女书档案价值开发效果的政府部门、媒体、社会公众方面的主体因素及女书档案材...     详情>>
来源:《山西档案》 2020年第06期 作者:戴艳清;刘孟玲
第3章 女书档案文献
1.中国女书文献现状浅述
何湘桂
女书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女性专用文字,主要流传于湖南江永。二十世纪80年代女书被外界发现后,大量专家学者进行田野调查,积极对女书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本文主要分析女书文献的现状并试图探究问题存在的原因。     详情>>
来源:《大众文艺》 2015年第21期 作者:何湘桂
2.江永女书文献散佚初探
周余姣
江永女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女性创造并使用的文字。目前所保存的女书文献数量极其稀少,散佚十分严重。本文就女书文献的散佚及原因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的浅见。     详情>>
来源:《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8年第01期 作者:周余姣
3.“女书档案”的征集、保护与开发研究
仇壮丽;刘歌宁
女书的地域性和特有的教育传承方式、女书发源地的不合理开发以及部分外国学者的掠夺性研究导致流传于世的女书档案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工作;通过征集现有的女书档案,将其纳入科学的保管条件下;在建立女书档案联合目录的基础上,开...     详情>>
来源:《档案学研究》 2008年第05期 作者:仇壮丽;刘歌宁
4.中国精品档案解析之十三 神秘的女书
禹丁华
●"女书"又名"女字",被学术界誉为"世界唯一女性文字"的语言活化石。这一徜徉于女性世界的"密码",不仅为女子圈出一方男性无法进入的心灵世界,更成为一种同男权社会对等的身份识别符号。2002年,女书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隐隐于奇特文字背后的神秘大门,正被档案这把钥匙轻轻开启。     详情>>
来源:《山西档案》 2008年第05期 作者:禹丁华
5.女书“三朝书”探析
梁惠娥;王中杰
"三朝书"是女书习俗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一部分,其内容多以羡慕恭贺新娘美满婚姻为主,且在内页纸页中不乏充满吉祥寓意的"八角花""角花"等装饰图案,并构成了女书装饰图案的主题,表现出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性特色。     详情>>
来源:《民族艺术》 2013年第03期 作者:梁惠娥;王中杰
6.湖南永州女书首登《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沈友志 ;何日...
今年3月8日,一个特殊的会议在北京召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委员会成员与全国文献、档案、历史、古籍等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对100多个申报项目逐一进行审定、筛选,湖南申报的“永州女书档案文献”得到专家     详情>>
来源:《湖南档案》 2002年第09期 作者:沈友志 ;何日...
7.神秘的中国“女书”档案将首次面对大众目光
明星
神秘的中国"女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湖南省档案馆馆长刘歌宁说,他们将在4月下旬举办女书文化展,把这些面临着生存危机的女书带出深闺。"女书"作为一种独特的女性秘密文字,历史上主要在湖南江永县上江圩、允山、桃川、黄甲岭乡及其毗邻的道县新车乡等地妇女中流传,男人无法了解这些...     详情>>
来源:《就业与保障》 2004年第04期 作者:明星
8.女书档案——世界记忆工程中的奇葩
贺军
当西方一些学者梦想着创造一种女性文字的时候,在湖南省江永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这里的妇女很早就已把女性文字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这种文字被称为”女书”。江永妇女把女性文字记在纸张上、绣在手巾上或印在纸扇上,通过传唱等方式来分享感情、闲聊家常和交流生活     详情>>
来源:《山西档案》 2005年第05期 作者:贺军
第4章 女书的传承与发展
1.江永女书的传承与保护方案研究
周瑜
"女书"是流传于中国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一带妇女中的一种奇特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唯一在女性中间使用的文字。女书从产生、兴盛、衰落到消亡是包括地理、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曾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促使女书广泛使用,成为江永地区女性群体交流情感的...     详情>>
来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04期 作者:周瑜
2.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贺夏蓉
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传承人主体由自然传承人、半自然传承人到非自然传承人的演变,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本文根据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其演变的过程,归纳其演变的特征,总结其演变的规律,为运用适当的手段阻止或延缓其传承的中断提供相应的对策,力图...     详情>>
来源:《文化遗产》 2010年第03期 作者:贺夏蓉
3.数字化时代中国女书的保护与传承
祝翔
中国女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文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目前正面临着传承危机与困境。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既对女书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给女书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型工具和渠道,对女书文化的延续和当地旅游经济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这种少数民族濒危文化遗产,女书的数字化...     详情>>
来源:《当代传播》 2014年第04期 作者:祝翔
4.文化自信视域下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罗海云
"女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被誉为"世界妇女的圣经"。女书文化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女书文化流行地主要集中在江永县,故又称为"江永女书"。受自然传承人逐渐消亡的影响,女书文化在传承发展上正面临各种困境,为挽救这一濒临消亡的文化,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媒体等正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     详情>>
来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06期 作者:罗海云
5.新媒体背景下江永女书传承及发展研究
陈晓;熊雅伦
江永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由女性创造和使用的文字。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女书逐渐失去其实用功能,面临失传的困境。如何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与开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本文在总结女书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女书的发展路径。     详情>>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2019年第11期 作者:陈晓;熊雅伦
6.新时代女书文化的传播现状和策略研究
邹玉瑛;何欣
女书,也称"女字",是一种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妇女中的特殊表音文字体系,是人类唯一的性别文字。2001年始,江永县委、县政府对女书的抢救保护工作开始重视。随着政府保护传承力度加大,女书传播地域扩大、传播效果加强。但同时女书的保护与宣传也受到了一定挑战,多数当地居民...     详情>>
来源:《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30期 作者:邹玉瑛;何欣
7.江永女书的保护与传承及产业化思考
皮珊珊
女书作为一种世界上独特的女性专用文字,在其濒临消失之际,对于女书的抢救仅仅局限于创立字库、字表以及文字记录等方面,而对于提出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措施和良性的产业化的开发却屈指可数,众多学者均把重点研究集中在历史背景、产生年代、文字特色方面。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以及文献、文本、书籍的...     详情>>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 2013年第03期 作者:皮珊珊
价格:¥13.5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