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民阅读习惯调查报告
2009/10/6 点击数:660
[作者] 左右
[单位] 左右
[摘要] 为了了解和掌握市民阅读习惯和购书等方面的情况,更好地引导读书、指导读书和服务读书,推动我市全民阅读更加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促进社会进步,受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和苏州阅读节组委会办公室委托,苏州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和苏州书网于2009年8月至9月,开展了苏州市民阅读习惯抽样调查。
为了了解和掌握市民阅读习惯和购书等方面的情况,更好地引导读书、指导读书和服务读书,推动我市全民阅读更加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促进社会进步,受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和苏州阅读节组委会办公室委托,苏州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和苏州书网于2009年8月至9月,开展了苏州市民阅读习惯抽样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样本抽取
本次抽样调查的对象为苏州市区和昆山市区新华书店、图书馆的读者,采取“分层+随机+偶遇”的方法。在区域上,分别选择苏州市区和昆山市,以较为全面地反映中心城市和县级市的情况。在抽样方法上,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而使样本抽取不受年龄、职业、性别、学历和收入的限制。
本次抽样调查采取问卷方法,共发放问卷960份,回收有效问卷917份。
二、调查结果
(一)阅读目的
67%的人是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36%的人是想通过阅读对工作有帮助;18%的人把阅读作为消遣。
(二)阅读时间投入
51%的市民“有每天读书的习惯”,其中43%的市民每天阅读时间在1-2小时之间,43%的市民每天阅读时间在一小时以下,4%的市民阅每天读时间4小时以上;40%的市民偶尔阅读书籍;9.5%的市民几乎没有读书的习惯。这表明,多数市民具有读书的习惯。具有读书习惯的市民,集中分布在教师、学生、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这一类群体。
市民与市民之间在读书的时间投入上具有较大差异。部分市民读书时间过短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太忙、没时间”这一选项。由此可以看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是导致人们无法保持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图书类别选择
文学艺术类和生活娱乐类书籍受关注的程度较高,分别占到受访者的46%和53%。约有22%的人对励志类书籍表现出极大兴趣。
性别的不同很明显地影响到了对不同种类的图书的关注,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对自然科学和财经类图书及文学艺术、生活娱乐类图书的取舍上。调查显示,在受访的500名女生中,76.3%的人选择了关注文学艺术和生活娱乐类阅读,只有16.3%的选择了关注自然科学和财经类阅读。相反,在受访的417名男生中,有70%的人选择了关注自然科学和财经类阅读,21.5%的人选择了关注文学艺术和生活娱乐类图书。这充分说明了性别对图书类别的选择会产生较大影响。 另一个影响读书内容选择的因素是职业身份,人们在选择阅读内容时总是选择与自己职业相近似又略有区别的内容。
(四)阅读方法
在读书时做笔记的人数比例依然较低,特别是坚持做笔记并养成习惯的人数很少,从不做笔记或仅仅偶尔做笔记的人数比例占到73%,这一现象表明市民良好的阅读方法需要进一步正确引导。
65.3%的人仍然将纸质图书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并且选择购买纸质图书来满足日常阅读的需要。虽然当下文化生活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除了阅读纸质图书,还有电脑、手机、MP4等新型阅读工具可供选择,但这些形式的阅读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略读,相比之下,纸质图书在培养读者对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方面,还是具有较大优势的。而且新兴媒体在年轻人中使用较多,中老年人依然更愿意选择传统的纸质图书。
62.6%的人渐渐习惯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55.4%的人承认网络的兴起改变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可见网络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形式,但目前传统纸质图书阅读仍然占主导地位。
(五)阅读量
每月读不完1本书的比例为27%,徘徊在1-3本之间的人数比例更高,占57.5%。平均每月阅读4-6本和6本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1.7%和3.9%。这一现象表明,目前市民阅读量亟待提高。尽早形成人人读书、人人爱读书的氛围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改变只有少部分人积极阅读的现状。
(六)购书频率及购书量
每2-3个月购一次书的占调查人数最多,占调查人数的41.2%;每个月都购书的人数次之,占调查人数的33.7%,这表明大部分市民具有图书消费需求。
43.5%的人每月购量金额在 50元以下;40%的人每月购书金额在51-100元。
(七)书店选择
57.1%的读者认为在苏州购书“很方便”。 70%的读者将新华书店作为自己首选的书店,有28.5%的读者选择去私营书店集中的苏州文化市场选购。
虽然网上书店有价格方面的优势,但短期内仍然无法成为读者选购的主要渠道。38.2%的读者认为不安全。在网上购书需要注册账号,就要透露读者的私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等重要内容,网上付款也让读者的信用卡信息暴露在网络上,如今网上信息安全性不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信息泄露,被他人窃取利用。29.1%的读者认为网上购书的环境不如现场。网上购书无法亲手翻阅图书,仅凭简单的内容介绍和封面,封底的照片,很难准确判断图书对于自己的真正实用价值。加之网上图书为了取得更多的价格优势,书籍纸质往往劣质粗糙。很多读者喜欢在书店里逛逛,看看最新的图书讯息,翻翻近期的上架新书,是一种既休闲又陶冶情操的方式,而网上购书显然无法带来这样的感觉。30%的读者没有这样的习惯。网上购书毕竟是新事物,年轻人选择此种方式的居多,大部分年长的读者没有熟练地掌握网上购物的步骤流程,因此还是更愿意到书店里去选购自己喜欢的图书。
(八)藏书量
48%的人藏书量在50本以下,22%的人藏书量在200册以上。
(九)对阅读节的关注度
88.5%的人对举办“苏州阅读节”表示赞同;80.3%的人对“苏州阅读节”基本了解。
责任编辑:茗茗
来自人民网:http://su.people.com.cn/GB/154698/154819/1013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