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启示录(88)创新型社会中图书馆的责任
2010/7/26 点击数:161
[作者] 建中读书
[单位] 建中读书
[摘要] 今天我在中国图书馆学会长春年会上作了发言,题目是“创新型社会中图书馆的责任”。发言摘要如下: 我们现在图书馆的整个业务流程基本上是传统的。从采访、编目、流通以及阅览室的设置等都是按传统的一套在管理,我们不仅在按传统的一套在管理,而且我们还要求电脑和网络也按照传统的一套来管理,比如MARC是按照卡片的要求来设计的,图书馆网站也是按传统图书馆的要求来设计的,总体上与上个世纪末万维网诞生之初时的功能差不多。我们周围很多新的数字产品,如电子报栏也好,手机图书馆也好,严格说来还只是一种点缀,并没有给图书馆带来质的变化。
今天我在中国图书馆学会长春年会上作了发言,题目是“创新型社会中图书馆的责任”。发言摘要如下:
我们现在图书馆的整个业务流程基本上是传统的。从采访、编目、流通以及阅览室的设置等都是按传统的一套在管理,我们不仅在按传统的一套在管理,而且我们还要求电脑和网络也按照传统的一套来管理,比如MARC是按照卡片的要求来设计的,图书馆网站也是按传统图书馆的要求来设计的,总体上与上个世纪末万维网诞生之初时的功能差不多。我们周围很多新的数字产品,如电子报栏也好,手机图书馆也好,严格说来还只是一种点缀,并没有给图书馆带来质的变化。
托马斯﹒库恩把新老两个模式的转换叫做范式转换,范式转换指的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不是单纯的相加或减少。今天图书馆正处在范式转换的进程中,也就是说,正在从一个纸质媒体的时代进入一个全媒体的时代。这两种模式的图书馆之间不只是量的差异,而是质的根本变化。
很多人认为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原则的思想过时了,所以后来又有人推出了新五原则,以及数字图书馆五原则,其实阮冈纳赞指的“书”不仅仅是指印刷型的书,“图书馆”也不仅仅指物理形态的图书馆。更重要的是第五条,“图书馆是成长着的有机体”。阮冈纳赞强调图书馆是有生命的,是不断成长的有机体。他把图书馆看作是一个有机体,就是希望图书馆随社会的发展而生生不息。
图书馆是生生不息的,构成图书馆的三要素——人、资源和空间也是发展变化的。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以前只有来馆的读者才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今天图书馆所在区域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民众都是图书馆的利益相关者,都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以前图书馆只收藏印刷物和手稿,或完整的、正式的出版物,今天它已延伸到所有承载人类文明记录的资源,即全媒体资源,博客、推特都是人类文明记录的一部分,所以今后也将成为图书馆的收藏品;以前图书馆是书库加阅览室,今天它已经扩展到包括实体建筑和虚拟空间在内的知识空间。
阮冈纳赞强调图书馆是成长着的有机体,按照他的想法,一个生生不息的图书馆应不断地回应和满足设置母体及其用户的信息需求,并根据这一需求自我调节,持续发展的。
新的范式赋予图书馆新的责任。今天,图书馆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现代图书馆是面向社会、面向需求的,因此,图书馆应该把社会对信息的需求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不仅要积极参与到大众的知识普及和更新之中,也要积极参与到政府的决策咨询中、研究群体的研发创新中以及企业及自由职业者的产业发展和产品增值中。各图书馆根据设置母体及其用户的需要,选择上述全部或部分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专业能力。
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体现在服务及其效益上。图书馆一旦融入社会,就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永不停息的循环中,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新的任务不断出现。社会对图书馆的依赖度越高,图书馆的价值就越大,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而正是这种以需求为调节手段的良性循环,推动着图书馆不断地向前发展。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数字化社会,数字化信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或正在超过传统媒体。作为以收藏人类文明记录为己任的图书馆对此要有足够的准备。
数字产品、图书、手稿等都是人类文明记录的载体,当印刷型出版物一开始在民间出现的时候,上流社会对它是不屑一顾的,官府刻书在九世纪发展起来以后,它们才登上大雅之堂,但图书馆并没有把手稿排斥出去。同样,当数字化走上主流舞台的时候,也没有必要将印刷型出版物赶出去,而应该去思考如何让它们发挥各自的功能。这就是我们期待的全媒体时代。
我们正处于旧范式向新范式转型的时期,旧范式的主要特征是以纸质资源为主体,而新范式将以数字资源为主体。以此为基础,我们将重新设计图书馆。
重新设计图书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要改变理念和传统。MARC之所以要迁就卡片的要求,RDA之所以推行得不顺畅,图书馆网站之所以老是按传统的要求来设计,都是因为传统图书馆的惰性阻碍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
图书馆是一个成长着的有机体,它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图书馆的有机组成,图书馆按采、编、流、存的工作流运转的同时,也在按以主题为核心的各项活动的知识流运转,每一个点、每一个项目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每一个点和项目之间的界限都是模糊的、开放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共同形成一个有机体。
从包括博客、推特、产品样本、说明书在内的全媒体资源的收集出发,到全媒体资源的分类编目,到虚拟和实体形态的知识服务,再到资源的长期保存,整个流程需要重新设计。
我们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资源组织和信息咨询优势,激活需求,激活知识,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赢得社会对我们这个职业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