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进步”: 上海世博会精神财富

2011/9/26   点击数:582

[作者] 建中读书

[单位] 建中读书

[摘要] 什么更能体现上海世博会的“最大公约数”呢?我认为是“和谐的进步”。160年世博会的历史见证了人类社会从技术进步走向可持续进步的进程。上海世博会告诉我们:今天,人类需要“和谐的进步” 用什么关键词表述上海世博会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和谐 精神财富



今天,文汇报文汇时评专栏刊登了我的文章,“和谐的进步”:上海世博会精神财富。以下是全文:

什么更能体现上海世博会的“最大公约数”呢?我认为是“和谐的进步”。160年世博会的历史见证了人类社会从技术进步走向可持续进步的进程。上海世博会告诉我们:今天,人类需要“和谐的进步”

用什么关键词表述上海世博会的精神财富?

上海世博会的最精彩之处,在于它给予了人们充分的遐想和思考空间。每一个走出世博园的人,都会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感受。也许100个人会有100种不同的描述。关于“什么是上海世博会的精神财富”,表述很多,有的说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有的说是“文明礼仪”,也有的说是“低碳环保”,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精神财富的一个个侧面,而且适用于历届世博会。我觉得,还是需要提炼、浓缩出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来阐明上海世博会的精神财富,要与以往的世博会区别开来。

每一届世博会都有它独特的精神财富。人们说起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就会提到“汉诺威九原则”,它强调今后的城市发展和规划等等都应该遵循可持续的原则。汉诺威世博会无论在规划设计方面,还是在世博场馆后续利用方面,都体现了这个原则。汉诺威本是世界闻名的会展中心,原先已有90公顷会展区域,这届世博会又新建了70公顷展区,以此树立了有效利用场馆的典范——不仅扩展和更新了会展设施,而且确保了场馆后续利用,巩固了汉诺威“国际展览之城”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届被称为“旧世博时代最后一届”的世博会,在规划、景观和建筑设计方面代表了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流。

而说起2005年爱知世博会,人们就会想到它的“自然的睿智”主题。爱知世博会强调尊重自然的发展观,它树立了园区建设从“开发型”向“环保型”转变的典范,不但改变了“开发型”办博模式,而且在理念上有所创新,针对过去城市开发和建设与自然对立的通病,提出世间万物皆有生命,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把爱知世博园区当作一个生态城区的实验室——为保护自然风貌,坚持“不削山头、不填山谷”,全部展馆由可拆卸的材料建成,世博会结束后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环境复原。

我认为,上海世博会的精神财富,应该像汉诺威和爱知世博会那样,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表达出来。当然,如何归纳和提炼,如何让提炼出来的东西形成一种精神力量为现实生活服务,需要深入探讨。

上海世博会是科学发展的开放实验室

在上海世博会上,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生动演绎了各自对城市发展和未来生活的理解。

尽管都面临着城市化的机遇和挑战,但各国发展程度和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各自关注点及解决方案不同。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看到,有些国家更关注环境问题,有些国家更关注民生问题,也有些国家更关注文化传统的保护传承问题——各国对于城市发展的认识和对策是有差异的,而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解读,精彩纷呈。英国馆的“种子圣殿”、德国馆的“平衡城市”、瑞典馆的“创新之魂”、阿联酋馆的“金色沙丘”等展示,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海世博会既是我国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也是我国向世界表达“和谐城市”理念的一次重要契机。中国与世界大部分国家一样,经历过城市化发展的曲折道路。近年来,中国大力倡导和实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和谐城市”的理念引领现代城市发展,突出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强调城市的发展不应以牺牲自然和环境为代价,不应以牺牲民众利益为代价。实践证明,“和谐城市”是一种积极的城市发展观,它不仅致力于平衡自然生态,而且致力于消除城市鸿沟。中国以60多年来尤其是最近30多年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向世界表明:伴随城市化而来的负面问题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克服的,城市的品质提升是可以与城市化的发展同步的。

和谐的进步”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上海世博会让每个人深刻地反思: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在世博会丰富多彩的展示、论坛和文化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呼声:人类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以一种征服自然、改造地球的心态去谋求发展,而要更加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人,以和谐包容的精神去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那么,什么更能体现上海世博会的“最大公约数”呢?我认为是“和谐的进步”。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是全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理想;和谐也是一种包容共济、兼容并蓄的理念,它为不同观点和立场提供了一个达成平衡的解决思路。进步,是人类不懈的追求,160年世博会的历史见证了人类社会从技术进步走向可持续进步的进程。上海世博会告诉我们:今天,人类需要“和谐的进步”。

当代社会发展,最需要关注的不是物,不是机器,而是人,是自然,“和谐的进步”要倡导的是经济、社会、文化的平衡发展,要形成技术、自然、人的平衡机制。“和谐的进步”突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把“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和谐的进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进步,而是一种与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更高层次的进步。“和谐的进步”不仅是上海世博会的精神财富,而且为全球社会可持续进步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解决途径。

上海世博会结束时发表了《上海宣言》。《上海宣言》不仅反映了城市和谐发展和可持续进步的全球共识,而且体现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它不仅对上海世博会作了高度概括,而且为全球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许还有更为合适的词语来表述上海世博会的精神财富,但毫无疑问,在未来,“和谐的进步”观念将引领整个中国,影响整个世界。

原文连接:http://www.wujianzhong.name/?p=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