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虎妈还是做狼爸?
2011/12/30 点击数:1281
[作者] 幽幽
[单位] 一朵花的距离
[摘要] 2011年最值得关注的家教明星有两位,一是虎妈,二是狼爸;前者在他乡,后者在本土。
2011年最值得关注的家教明星有两位,一是虎妈,二是狼爸;前者在他乡,后者在本土。
二者不同的是:本人性别不同,所教育的子女性别不同,所处的教育环境不同,国别不同,孩子入学的学校不同。
二者共同的特点是:同为黄皮肤,同样将孩子送进顶尖名校,同样成为国人,特别是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效仿的对象,同样成为2011世界瞩目的焦点。
没有仔细阅读过关于虎妈、狼爸的任何文字,并非不追时髦,“禁读”的原因只有一个,不想把不切合自己孩子实际的教条和理念渗透到对儿子的日常教育中,让本已没有快乐童年、懵懂青春的孩子多一份对人生的恐惧。
一直以来对儿子的教育既宽又严,宽的是:绝不限定他人身安全以内的任何行为,并且从不去谴责他对任何一件物品的损坏;严的是:绝不允许他有任何欺骗父母和他人的行为,并且不允许他隐瞒任何课堂不良现象。当然,还有对他智商和情商的培养,只是IQ和EI相比他的品德方面,我认为后天的教育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力求营造紧张、严肃、宽容、融洽、和谐的多元化家庭氛围。
十五年来,儿子从襁褓到一个壮小伙儿,最令父母欣慰的是他善良、诚实、果敢、担当,这是对我家庭教育理念的最好品德回报
今天看了关于虎妈的短文,突然觉得自己的教育模式和她有了某种契合,坚定了我对孩子未来学业的选择。但就在颇为得意时,一盆冷水浇的我的心哇凉哇凉的.....
刚刚翻看孩子同学的微博,好奇地进了儿子的领地,看到了他在平安夜发的一条微博:或许这是最后一个圣诞节......心里一阵发紧。因为和儿子约定不加好友、不互相收听,所以一直不太清楚孩子的思考,倒是经常能看见孩子同学发出的对目前学习现状的感慨和无奈,偶尔也会将同学们的“呐喊”转告儿子(他平时是不能开电脑的,也坚持不买手机,所以不知道同学们都发表什么感慨),他会笑笑,有时会说他的同学们“脑残”。如今看见儿子的这句话,真有点儿丈二和尚。
不能说自己的行为中没有狼爸的影子:曾经在孩子中考前的十几天动手打了他,因为他撒了谎;不能说自己的教育理念中没有虎妈的种子,因为注重对儿子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方式的培养,使得儿子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不太想承认自己有复制虎妈或者狼爸的私念。芸芸众生,成功者几人,有幸运、有机遇,但都是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日常的教育中不去给儿子订死目标,只是告诉他方向,并且落实自己的监督。
如今的一次窥视,让我冷汗过后审视目前的教育行为。看似理解和了解自己儿子的我不禁汗颜:原来儿子和他同样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一样有那么多对人生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只是他没有更多的表达空间和机会罢了,因为他是个有分寸、内敛的孩子。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这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表达,在国外则定义为成才。现如今我们的教育环境很难出淤泥而不染,即便你对孩子投入再多的纯情教育,残酷的高考、就业竞争势必促进“世俗”。相比孩子们的“现实”,家长们的纠结是那么的幼稚和脱俗,于是就有了是做虎妈还是做狼爸的命题选择,因为我们生长在中国!
准备找个时间和儿子好好聊聊:是妈妈的唠叨多了,期望值太高让他有了对未来的恐惧而生非分之想?还是偶然的一个火花让他进行了跳跃式表达,让妈妈虚惊一场?
不管怎样,我们都在为目标定义自己的人生。而我们的人生目标又不能脱离孩子人生目标的实现,这是责任,更是义务,因为他的生命是你给予的,你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