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兴平市图书馆考察遐想

2013/4/16   点击数:1106

[作者] 西北老汉

[单位] 西望图腾:西北老汉的博客

[摘要] 前篇博文,写了带本科生去咸阳市的三原县图书馆和兴平市图书馆实地考察的事情,有网友称赞,也有网友抱怨:“老师您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哈哈,引起了一些思考。挑选几张照片,一起说说吧。

[关键词]  图书馆 文献资源 馆长 馆员



前篇博文,写了带本科生去咸阳市的三原县图书馆和兴平市图书馆实地考察的事情,有网友称赞,也有网友抱怨:“老师您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哈哈,引起了一些思考。挑选几张照片,一起说说吧。

一,关于报喜不报忧

以前博文里老汉也说过,我喜欢下乡,喜欢下基层实地看看图书馆。既然实地考察,就不可避免地要看到好的东西(所谓“喜”),也会看到落后的、不好的东西(所谓“忧”)。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陕西农村(一百来个县,居然大约80%是贫困县)图书馆发展肯定存在许多落后与不足,我们大家都能想到的:政府不很关心、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献资源陈旧且数量偏少、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而且还经常看到人员冗肿、图书馆服务效益低下,等等等等。但是,正如老汉博客取名“西望图腾”时所说的那样,老汉我希望通过我的眼睛和文字,给陕西乃至西北图书馆界搭建一座能通向发达地区图书馆的桥梁,让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图书馆人能看到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图书馆腾飞的模样;同时,也能让全国图书馆界同行看到我们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图书馆的些许进步和发展,希望有一天我们这边的事业也能得到腾飞。所以,老汉认为,要善于发现我们这里基层图书馆的每一点值得肯定的进步,给他们以鼓励,他们(愿意进步的馆长和馆员)更需要我们这些人的鼓励和打气。所以,我的基本态度就是:发现了“忧”,我们不隐瞒,但可以与馆长和馆员面对面地交流(也就是“下面说”);而对于我所看到的每一点进步和创新,我都愿意大张旗鼓地说,老话叫为之“摇旗呐喊”,“文革”时有一句时髦的话是为之“鼓与呼”。我告诉那位抱怨老汉的网友:如果过于拿高标准来要求我们这边的基层图书馆,恐怕就只剩下“忧”而没有一丁点“喜”了。那才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二,咸阳图书馆郭副馆长和司机老李

和学生说起咸阳实地考察的设想,马上电话咸阳图书馆何发团馆长,他不仅爽快地答应了,而且还安排了郭旭晔副馆长和司机老李师傅第二天一大早就来老汉所居住小区外接我和学生,整整一天,跑前跑后,真是不好意思了。

说起郭副馆长(包括该馆一大帮子人),其实与老汉我还有一段师生情缘,甚至还应该叫老汉一声“师爷”(哈哈,偷笑一声)。咸阳图书馆筹建之初,咸阳文化局安排了一个叫魏道虎的年轻人给他们上培训课,启蒙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而魏道虎正是老汉兼职在当时的西安基础大学图书馆学专业任教时所教的1983级学生。而且,为了给郭旭晔他们上课,魏道虎还专门跑到西安来找过老汉,让我先给他培训培训如何上课。哈哈,如此一算,老汉我不就算是郭旭晔(还包括现在咸阳图书馆另一个副馆长刘波、办公室主任赵小玲等)的师爷嘛。后来,他们这拨咸阳图书馆的开馆元老们又在当时馆长梁澄清先生的安排下,集中报考了电大图书馆学专业学习,而老汉又受聘电大陕西省图书馆工作站给他们多次上课。于是,“师爷”就被自我降格为“师傅”了!

这些年的接触中,郭副馆长给老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他热爱图书馆事业;其次,他已经具备很专业的业务水准,在地方文献等专业领域已经有了很深的专业造诣;再次,他知道该如何当好副馆长的角色,无论是在配合馆长工作还是在业务管理方面,都做得很到位。当然啦,在老汉面前,他从来都是执弟子礼,让老汉我很是受用。哈哈。

再说说司机老李师傅。很胖,自以为比老汉大,其实比老汉还小几岁。给咸阳图书馆开了好多年的小车,几乎成了陕西公共图书馆界的名人。接触多了,我们之间也就成了好朋友、老朋友。老李师傅说起咸阳图书馆来头头是道,说起咸阳来那更是滔滔不绝,还动不动就说一句:我们咸阳“大堡子”的人,到了西安这种“小地方”,居然不认识路了!哈哈,好强烈的地方自豪感。老李啊,不要瞧不起西安这个小地方啊,过不了多久,你们咸阳这个“大堡子”就要被西安这个“小地方”给吞并了!(可惜,忘记与两个图书馆馆长、郭副馆长和老李师傅合影了,用一张三原县政府网站迅速贴出的新闻照片弥补一下吧。)

图片左起:咸阳图书馆郭旭晔副馆长、三原县图书馆廉鹏馆长、三原县图书馆书记、西北老汉、西北大学图书馆学专业2009级学生郭娜娜(三原县政府网站图片)

三,三原县图书馆及其廉鹏馆长

记得2010年陕西省图书馆志愿者行动(基层图书馆业务骨干培训)时,老汉随咸阳组一起考察过三原县图书馆,当时的领导班子清一色是女同志。后来,馆长换成了现在的廉鹏(当地的书法高手),三原县图书馆各项工作又有了不小的进步。有些进步,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明星图书馆馆员眼里很可能被认为是稀松平常、微不足道,可在我们这里它就是一种进步。据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信息反映,三原县图书馆在回溯建库、规范数据数据方面就做的很好。这次来,我们看到以前空闲的大厅被摆放上了地方文献,阅览室里放置了供读者临时使用的雨伞、放大镜和老花镜,还添置了电子阅报机,设置了儿童“爬行区域”。同时,发挥馆长本人书法爱好的特长,多次利用图书馆走廊举行县里不同类型的书法作品展览,以这种方式宣传图书馆,吸引更多人走进图书馆。

阅览室里为读者提供的雨伞和饮水机(考察学生刘梦洁摄)。

幼儿玩玩具爬行场所(考察学生刘梦洁摄)。

老花镜。旁边阅览桌上还放有放大镜。

廉鹏馆长应邀给老汉书写的横幅“道不远人”,以为同勉。

四,兴平市图书馆及其杨皓馆长

比起三原县图书馆来,兴平市图书馆目前的条件要显得略逊一筹。好端端的一座图书馆大楼,上个世纪90年代兴建之初就在害死人的“以文养文”谬论指导下由地方政府做主卖作了商铺,据说最差的时候,图书馆仅有的一个楼梯入口还被出租成了买鞋的柜台。现任馆长杨皓主持工作后,坚决收回了门口的使用权,而且力争要回来了被其他单位长期占用的半层楼房。尽管现在的条件还很落后,阅览室里连个空调都没有,老汉询问“夏天最热的时候怎么办?”,馆员回答:“硬熬着呗”。不过,杨馆长还是很兴奋地给我们看市委市政府最近接连发出的三个文件,都与图书馆工作有关:地方文献搜集、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他还告诉我们:政府已经决定建造一个新的图书馆,建筑面积大约万平米,已经进入了论证和设计阶段。

兴平市图书馆现在的外貌。

楼道里醒目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宣言》。

盲人专用资料检索机器。

地方政府下发的关于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文件。

满脸洋溢着工作热情的杨皓馆长。

五,中国图书馆学会志愿者行动的反馈

作为一个一直参与中图学会5年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志愿者行动的成员,作为一个策划和发起为期三年陕西基层图书馆业务骨干培训志愿者行动的成员,本次在三原和兴平,老汉我还有一个高兴的发现:志愿者行动的效果已经显现,我们宣传的先进办馆理念正在成为基层图书馆馆长的共识。在三原图书馆,老汉我发现讲课中宣传的程焕文教授的几个服务原则,被直接按照当初上课PPT的形式做成了墙上的宣传牌;在兴平市图书馆,杨皓馆长主动给我们讲起他当初和100多位陕西基层图书馆馆长在榆林第一次听授课专家们讲到的那些先进图书馆理念时的心情:“简直就是震撼”!从那时到现在,他说之所以越来越感到公共图书馆有干头了,主要就是那次培训时的理念逐渐转换成了成效。他还提出,希望有机会再给他们馆最近几年新入馆同事搞一次专业培训。老汉脑袋一热,又主动揽下了这个任务:再次征集志愿者,以文化部新组织编写出版的系列教材为主,暑期来一次专门的培训,以减少基层图书馆的费用,为杨馆长解愁。旁边的郭馆长一听,立马说到:扩大到整个咸阳市所有基层图书馆吧。那更好啊。

老汉的讲课课件内容,被三原县图书馆制作为宣传牌挂在了墙上。再次申明:这四条,版权归程焕文教授(考察学生刘梦洁摄)。 现代图书馆社会功能与办馆理念,变成了三原县图书馆的楹联。上联:“传播知识传承文化”。

下联:“免费开放 儒乞同迎”。(请原谅老汉我不会把这两幅照片拼接在一起)

六,报喜也报忧的一个场景

下面这张照片,可以分析出当今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图书馆许多信息。诸位看官,你们能从中看出点什么呢?

老汉我在微博里还说了一句话:不怕见到相对落后的图书馆,就怕见到不作为的馆长。很高兴,三原县图书馆的廉鹏馆长和兴平市的杨皓馆长在老汉看来都属于很愿意在基层图书馆建设方面有所作为的馆长。落后,不怕;我们奋力追赶先进就是了。也还是老汉说过的另一句话:“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许多图书馆已经成为了读者眼里的天堂;那么,我们中西部更多的基层图书馆也正在走向通往天堂的路上。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a36b0102e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