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

2013/8/19   点击数:3113

[作者] 徐铁猊

[单位] 徐铁猊

[摘要] 百科全书是一种大型工具书,按定义说“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它的英文很怪,encyclopedia .这词据说是从古希腊语传入拉丁语又传入英语的,原本意思是普通教育,是“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应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但这个词也很好记,你只要记住读音就能拼出来。

[关键词]  百科全书 知识 维基百科



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百科全书是一种大型工具书,按定义说“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它的英文很怪,encyclopedia .这词据说是从古希腊语传入拉丁语又传入英语的,原本意思是普通教育,是“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应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但这个词也很好记,你只要记住读音就能拼出来。

说到百科全书,必定要说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百科全书派”(Encyclopédistes),这是一群学者在编辑撰写一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时聚集起来的派别,总共约160人。领军人物是主编狄德罗,卢梭、伏尔泰、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思想家、学者都是这个派别中的成员。他们用百科全书的方式开启民智,宣扬思想,以全新的角度,对世间万事万物给与全新解释,让新的思想渗透到每一处细微角落。这部《百科全书》艰难地编写了二十年,“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英文百科全书中有个著名的ABC,这是三部最具权威性的百科全书。A:《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简称EA. B: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简称EB. C:英国《科利尔百科全书》Collier' Encyclopedia,简称EC. 忽然想起当年缅甸总理吴奈温说过,“在学外语方面,缅甸人只学英语,因为世界上的所有知识都能通过英语得到。”我想,百科全书ABC英爱可以当成这一说法的佐证。

法国还有一部著名的《拉鲁斯百科全书》Larousse Encyclopedie ,是当代法国人Pierre Larousse编纂的。文革期间我一位学法语的朋友买了一本小拉鲁斯,我翻看过,里面图片很多,由于是影印,图片没色彩、字迹也模糊。

上世纪20年代,上海有个叫王云五的人,他是自学成才的优秀典范。而他的学习手段,就是通读三十多卷的《大英百科全书》。他19岁时担任了中国新公学的英文教员,17岁胡适是他的学生。后来在胡适的推荐下,他入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王云五不光读百科全书,他还想自己编纂百科全书。进入商务印书馆让他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他先编辑了《百科小丛书》,这套书多数就是从《大英百科全书》分条译出的。他又成立了百科全书编译委员会,计划以美国《新国际百科全书》为蓝本,以英、德、法、日等国的百科全书为参考。本国条目则分约各科专家撰写。预计篇幅相当于《大英百科全书》。至1931年,全书已完稿愈半,然五千万字的成稿竟毁于“一·二八”的日军战火。

挫折并未让王云五止步。早在1928年,他便开始自己业余搜集条目资料。至1936年的七八年间,已抄卡片八百余万件。抗日战争爆发,王云五仅“随身携有是稿‘一’字为首之资料盈箧”南下香港,但结果也仅完成出版了《中山大字典(一字长编)》,其中只有以“一”字领头的复词、成语、熟语及名词术语5474条,约100万字。 “余对于综合大辞书之编纂,曾有两度尝试,而无一非功败垂成。”王云五用这样的话遗憾地总结自己的追梦之旅。

王云五发明过四角号码检字法,梦想过编纂中国的百科全书,出版过集图书1721种、4000册的《万有文库》。他被人戏称“四百万”。

网络上有个维基百科,英文为Wikipedia. 这个词由Wiki和pedia组合而成。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是“快点快点”的意思。而pedia则可以看做encyclopedia的缩写。维基百科号称自由百科全书,英文写做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

2013/8/15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ae66630101ok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