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个人的藏书生涯未必都从伦敦起步,但迟早还是都得上那儿去(图)
2015/4/2 点击数:2302
[作者] 书蠹精
[单位] 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
[摘要] 昨天晚上值班,迫不及待地阅读刚获得的杨小洲的精美小书《伦敦的书店》(海豚出版社,2015年1月)。说它精美,是我很少见到印刷、用纸、装帧、设计等各个方面都很讲究的图书。内文采用100克纯白顶级画刊纸,仿皮封面,电雕版烫哑金,前后环衬使用超感纸,阪田油墨四色印刷,书顶刷金,还有150册毛边数、20册山羊皮装帧、30册特殊装帧。 说它小书,虽然版权页表明是32开,850毫米x650毫米,其实差不多是64开了,和巴掌差不多大小。加上是红色封面,有“红宝书”的感觉。
昨天晚上值班,迫不及待地阅读刚获得的杨小洲的精美小书《伦敦的书店》(海豚出版社,2015年1月)。
说它精美,是我很少见到印刷、用纸、装帧、设计等各个方面都很讲究的图书。内文采用100克纯白顶级画刊纸,仿皮封面,电雕版烫哑金,前后环衬使用超感纸,阪田油墨四色印刷,书顶刷金,还有150册毛边数、20册山羊皮装帧、30册特殊装帧。
说它小书,虽然版权页表明是32开,850毫米x650毫米,其实差不多是64开了,和巴掌差不多大小。加上是红色封面,有“红宝书”的感觉。
俞晓群的序写得很棒,难得见到俞总用这种风格写作,开头就是“杨小洲任性”,随性的语言,调侃的口气,简单几页文字把作者的性格和书的由来都讲清楚了。
因为俞总的关系,我和杨先生一起吃饭多次,从不认识到熟悉。他不很爱说话,可却是内秀于心。有一次读到他关于《鲁拜集》的文字,现代网络语言运用自如,令人捧腹。
杨小洲这个中 国书虫到英国,似乎如鱼得水。不过机场美女警察不理解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两次到伦敦买莎士比亚的书,更不理解买书还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也许美女自己都不知道 伦敦有107家书店,难怪要盘问他半天,那种场景可以想象出来。回国的时候海关美女官员以为他携带毒品,照样盘问并检查,以至于他发出“天下海关女孩是一家”的感叹!
我没有去过英国,更没有去过伦敦。如果早知道有这美差,索性让俞总派我去伦敦淘书算了,说不定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了!不过杨小洲先生比我更书痴,我写不出他那种感觉来。
这本小书是他访问伦敦十家书店的随感,有诸多功能。首先其装帧精美,具有收藏价值;其次它不仅是书店的介绍,还有出版和装帧艺术的介绍,有西方古书各个细节的描述,对于爱书者来说绝对是佳作;最后还有伦敦书店名录,对于小资型的驴友来说应该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在谈到莎士比亚著作的时候,作者写道:“大多数莎士比亚作品为普通印刷品,中等制作是将书脊和封面封底四角用摩洛哥牛皮或羊皮包装,只有上等装帧才会讲究纸张、铜版雕刻插图、封面封底全部摩洛哥皮,烫金压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详细介绍了随泰坦尼克沉没的那本《鲁拜集》的底本,那是当今世界上最豪华富丽的书,从1909年到1911年,历时两年精雕细 琢,烫金费时2500小时,拼接嵌入4967块各色羊皮,烫有一百平方英尺的金叶脉纹,镶嵌1050颗宝石,耗费500英镑……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可以从书 中读到。
伦敦的书店和英国的绅士一样,似乎有一种贵族精神,那是几百年不变的传统。作者在介绍哈查兹书店的时候写道:“二百多年风吹雨打坚定不移,细心的读者拿黑白老照片对照着一瞧,不仅旧颜未改,连门框都不曾变换,营业至今(2014年)该有217年,说她是伦敦最古老的书店真没错。”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难以想象伦敦竟然还有那么多的古老的实体书店继续开张!
书虫到了伦敦,除了买书,吃饭和交通等其他事情都是将就的。“银行卡早在萨瑟伦书店刷暴,用现金付账只够买一本书,余下两本却红颜有情却又成牵挂,泪眼相望地离去终不是滋味……当我欢天喜地从希思罗机场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身上只剩下两张5英镑的现钞。
全书正文部分最后引用了爱德华·纽顿的话:“虽然每个人的藏书生涯未必都从伦敦起步,但迟早还是都得上那儿去,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好,但未必最便宜的书籍市场。”没有去过伦敦真的很遗憾,我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