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建设,不要本末倒置
2015/4/24 点击数:1783
[作者] 西北老汉2011
[单位]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2015年4月23日,受邀赴陕西安康,参加安康市文广新局举行的“香溪书院”设计建设论证会。安康市政府这些年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做了比较多的努力。去年,老汉我曾随省文化厅专家组去安康做公共文化示范项目(汉调二黄)的中期检查工作,就已经有了较深的印象。
2015年4月23日,受邀赴陕西安康,参加安康市文广新局举行的“香溪书院”设计建设论证会。
安康市政府这些年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做了比较多的努力。去年,老汉我曾随省文化厅专家组去安康做公共文化示范项目(汉调二黄)的中期检查工作,就已经有了较深的印象。
安康市图书馆,多年存在人员编制过少、图书馆建筑空间过小、馆藏文献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建设一个新的安康市图书馆,一直是安康图书馆张恩周馆长的心病,也是安康文广新局杨局长的心病。现在,有了一个机会:安康要打造一个西山公园,也可能就叫香溪公园(与安康著名景点香溪洞相邻),政府规划部门提出能否利用现有的一块地打造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的公共设施。于是,文广新局趁机提出建设“香溪书院”,而实际上是想建设一个新的安康市图书馆。
这本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问题是据会上介绍,那块地面积太小,而且地形复杂(有一必须保留的小山包),又必须与西山公园、香溪洞景点文化风格保持大体一致,于是,负责设计的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两位设计师根据甲方要求提出了两个概念化的设计草案,一个重点突出了“书院”的风格,一个展现出优雅阅读的高大上风格。受文化内涵和实际地块面积的限制,两个设计草案中的建筑面积,都远远不能达到《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里所规定的中型公共图书馆的建筑面积标准。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建设香溪书院,建设经费筹措计划中有一条,要置换掉现在安康图书馆的地皮。这样,老汉就不满意了,于是有了下面这些意见的发表:
第一,从这些年安康市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可以看出政府开始重视公共文化建设,这是安康市100多万民众的福音。衷心希望安康建设一个能满足安康市民基本阅读需求的现代化图书馆。
第二,如果在计划建设一个符合规范要求的现代化新图书馆的前提下,在搞出一个具有超前意识的“满足个性化阅读”(政府要求)的高大上图书馆(香溪书院),肯定是一个大好事,属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锦上添花,肯定会在国内图书馆界产生非常大的反响。
第三,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公共图书馆是给所有老百姓建设的,是为了保障普通老百姓阅读权利的机构,也就是说,公共图书馆是为没有能力打造个人家庭图书馆的“穷人”办的。如果拆掉了现在尽管很不上档次的图书馆,甚至卖掉了原来图书馆的土地,去建设一个很高大上的、实际上只能满足很少一部分人“个性化阅读”的书院式图书馆,那是在牺牲和丢掉大部分百姓的公共利益,得不偿失。
第四,我们希望,安康市政府能下决心建设出一个能满足普通百姓基本阅读需求的(“大众阅读需求”)的现代化图书馆(最好能建设一个覆盖安康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同时再建设一个更高档次的书院式图书馆(作为安康图书馆的一个特色分馆),不同层次的公众阅读需求都可以满足,而绝不能本末倒置。
第五,请各位领导理解公共图书馆人的心声:我们是在争取更大的建筑空间、建设经费、人员编制,但我们所正确的这些,与我们图书馆人自身利益没有一毛钱关系,我们是受政府委托为公众办好图书馆(所谓政府购买服务的内涵不正是如此吗?),因此,我们所争取的这一切,也都是在为所有老百姓而争取,为保障老百姓的阅读权利在争取一些必要的基本条件。
幸好,杨局长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说,杨教授,你的发言叫我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他说,看来现在这块地面积实在是太小了,不能满足一个市图书馆的建设需求。他要向政府汇报,希望能另找一块地,盖一个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新图书馆。
“希望能早日见到一个新的现代化的安康市图书馆”。这是最后回答杨局长询问“杨教授还有没有问题”时老汉的最后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