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郑永田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
2015/11/22 点击数:2488
[作者] 西北老汉2011
[单位]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一般来说,所有人都具备双重性格。老汉也如此。一方面,想做一个安安静静、不受世俗规矩约束、海阔天空、信马由缰的人,又想借助某种世俗的力量显露头角、出人头地的人。这两种性格,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很好理解。前一种性格可以说要做一个有个性的人,后一种性格是要做一个有追求的人。都很好。
一般来说,所有人都具备双重性格。老汉也如此。一方面,想做一个安安静静、不受世俗规矩约束、海阔天空、信马由缰的人,又想借助某种世俗的力量显露头角、出人头地的人。这两种性格,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很好理解。前一种性格可以说要做一个有个性的人,后一种性格是要做一个有追求的人。都很好。
当年,中国给自己定位为不结盟国家,不向美帝国主义和苏修俯首称臣,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路子。但同时,也要积极联络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穷哥们儿,经常参与所谓的不结盟运动活动。
当今,中国图林,有这么几个追究特立独行、快意江湖的年轻人,在理论研究方面都作出了不小的努力,也都出了一些成果,彼此号称“图林散人”。可就是这么几个散人,也要借助团队的力量,搞了一个非正式的学术团体“图林五散人”,这些年也让他们在国内图林江湖上生生地闯出了一些名堂。
图林五散人中的老大,据说就是图林网络名人阿华田,其博客常常出现一些惊人言论,引发图林一些震动。如今,真名郑永田(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阿华田又有了大的动作,出版了他依据博士论文(竹帛斋主程焕文教授入室弟子)而形成的学术专著《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
老汉我与郑博士素未谋面,只是在网路上有所交集,偶尔交换一些专业观点。近日,郑博士快递过来他的三本大作,分别签名,其一留老汉学习收藏,另两本嘱咐老汉我转交学校图书馆收藏。
两天时间内泛读一遍郑博士大作,感觉到这是国内比较少见的一本系统研究美国早期图书馆思想的书,既给我们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早期公共图书馆各种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也用大量的文献资料给我们系统介绍了美国早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专著分为10章,分别是:绪论;美国早期公共图书馆思想的萌芽;19世纪中期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形成于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发展;19世纪末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成熟;20世纪上半叶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传播与扩展;公共图书馆民众教育思想;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思想;公共图书馆馆员素质思想;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思想;结论。从结构上看其实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为发展史研究,下半部为思想研究。
老汉我看书有个坏习惯:看书(包括看杂志文章)大都是先看正文后看题目。读本书也是如此。读完后自以为发现了一个问题:郑博士在著作中怎么不涉及计算机环境出现后的美国图书馆思想呢?再回到封面一看,原来人家的书名后本身就包括了一个时间范围“1731-1951”。再仔细读过,还看到了具体的原因:1731年,富兰克林创立了费城图书馆公司,带动了会员图书馆的兴起,成为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萌芽之一;1951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建立“图书馆名人堂”,完成了对一段历史时期美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和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的总结。不过,即使理解了郑博士专著内容设计的想法,还是想给这本书提个建议:全书大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了19世纪,有些1951年前已经实际存在的史料缺失,尚不能完整表现出如书名时间限定期间内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比如,UNESCO《公共图书馆宣言》理念与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再比如你,芝加哥图书馆学院诞生后人们对杜威实用图书馆学思想的批判。等等。 另外一个理解上的问题是,“民主武器库”思想部分,是不是应该从第5章中抽出来扩充为独立的一章,作为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之一,与现在的后面几章并列?在老汉看来,民主武器库思想,与今天我们倡导的公平服务理念有着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