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图书馆新论》第三版序言

2016/4/13   点击数:1171

[作者] 建中读书

[单位] 上海图书馆

[摘要] 1998年本书出版至今已经有18个年头了。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本书得以再版重印,并相继出版了英文、日文和中文繁体字版,多次被列为较有影响的专业著作,被引率一直处于高位。国内一些图书情报学院也将此列入参考书目。第二版出版于2002年,很多数据和信息现在看来已经明显过时,为了对读者负责,出版社希望我借重印的机会再作一次修订。

[关键词]  21世纪图书馆新论 图书馆 图书馆学 吴建中



1998年本书出版至今已经有18个年头了。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本书得以再版重印,并相继出版了英文、日文和中文繁体字版,多次被列为较有影响的专业著作,被引率一直处于高位。国内一些图书情报学院也将此列入参考书目。第二版出版于2002年,很多数据和信息现在看来已经明显过时,为了对读者负责,出版社希望我借重印的机会再作一次修订。

本书修订的过程是对近二十年图书馆事业发展进行全面盘点和梳理的过程。原来以为过时的数据只要更新一下就可以了,后来发现很多地方需要重写。图书馆处于变革的时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尤其是一些技术性业务,十年内已更新数代。同时,近十年又涌现了不少新的业务项目和内容,需要添加进新版之中。但值得欣慰的是,初版确定的总体框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三个重心转移(即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业务重心从第二线向第一线转移,服务重心从一般服务向咨询服务转移)、三个延伸(收藏:向各种文明记录及其载体延伸,业务:向馆外延伸,服务:向社区及家庭延伸)和两个中心(图书馆是终身教育和文化娱乐中心,图书馆是信息传播与交流中心)的目标已经或正在实现,尤其是以人为本这一贯穿全书主线的管理理念正主导着图书馆事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本书修订的过程也是对图书馆未来发展再思考和再提炼的过程。在修订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虽然总体框架不变,但十几年前与现在有什么区别?是量的增减还是质的提升?这些年图书馆正处于转型时期,在转型的过程中图书馆不断地在超越自己,提升自己。最近国际流行的“超越素养”理念和“超越获取”运动为图书馆创新和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原先图书馆注重营造阅读环境,现在除了阅读以外,很多图书馆尝试拓展新型服务和业务项目。经过一段时期的转型,图书馆主流业务已经从重借阅转向重综合素养,更加关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技能的服务。第三版对第三个重心转移作了新的诠释,提出了“从一般服务到参考咨询服务是一个飞跃,从一般参考咨询服务到深度参与型是又一次新的飞跃”的观点,也就是说,图书馆的价值链要延长,从原来只提供信息到进一步参与到读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梅雪林社长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责任编辑邹西礼给予了具体的指点和帮助,褚树青、姚春杰、翁颂震、方瑜等同志提供了本书需要的图像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初版以来一直得到广大读者的热心支持和悉心指点,尽管作者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还有疏虞之处,恳请各位继续不吝赐教,以便今后修订时予以改正。

吴建中

2015-12-8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10102wa2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