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文采会上对浦东、苏州和嘉兴公共文化服务的点评

2017/2/26   点击数:915

[作者] 建中读书

[摘要] 24日参加了浦东文采会,在浦东新区、苏州和嘉兴文广局介绍各自发展经验后我做了点评。

[关键词]  浦东文采会 浦东 苏州 嘉兴 公共文化服务



24日参加了浦东文采会,在浦东新区、苏州和嘉兴文广局介绍各自发展经验后我做了点评。大致内容如下:

浦东:公共数字文化和文化供需对接是两个热门话题,对接最好的实现方式和评价手段是数字化。浦东新区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利用现代数字化手段,搭建了文采这个大平台。这是一个战略性的机遇,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把握住了新一轮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很荣幸能见证这一时刻。浦东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起步很早,创图在数字文化上已经很有经验了,两者在文化效能的合作开发上真可谓强强联合,希望两家合作能为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这次展示的是文化供需,我相信按现有的能力和技术,除了程序等形式以外,技术本身不成问题,我只是希望,一,再接再厉,在发展中注重向同行学习,并加强与同行之间的合作;二,做大规模,规模越大,数据越全,增值效应越好;三,将文化大数据与区域内的其他大数据紧密结合,为数字浦东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

苏州苏州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最突出的是苏州从一开始就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整合在一起,不仅解决了体制的问题,而且有了一个整体的思考,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进展比较顺利,几乎没有走过回头路,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建议:一,加强资源建设,进一步扩充和深化内容,可以考虑将市民收藏也纳入进来;二,推进开放数据建设,在开放自身接口的同时,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开放资源。

嘉兴:嘉兴以“文化有约”为核心,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新业态,这是值得在公共文化界推广的创新举措。报告已经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想直接提几点建议。一,深化服务内容,目前的重点还在于利用数字化的特点提升服务手段上,今后应更加突出数字内容建设;二,提升合作水平,增强系统与其他领域合作的能力,逐步将文化服务与区域内的其他社会服务融合在一起。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10102wri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