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图书馆的课题(2)——研究数据管理

2017/8/9   点击数:1298

[作者] 建中读书

[摘要] 如果说开放获取运动当时是为了应付期刊涨价的话,现在它已经成为改变学术传播体系的敲门砖、成为开放科学运动的前奏曲。在发达国家,由开放运动兴起的机构库已进入深化阶段,机构库成为一种常态,并正在开始新的升级探索。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研究图书馆 研究数据管理 rdm 机构库



如果说开放获取运动当时是为了应付期刊涨价的话,现在它已经成为改变学术传播体系的敲门砖、成为开放科学运动的前奏曲。在发达国家,由开放运动兴起的机构库已进入深化阶段,机构库成为一种常态,并正在开始新的升级探索。

这就是研究数据管理(RDM)。研究数据管理是开放数据运动的产物,它将研究数据看作是与论著同等的科学发现产品,并通过数据的收集、加工、传播、保存等,形成一整套开放型数据生产与传播价值链。起初,它与机构库并行发展,机构库以完成后的作品为对象,研究数据管理以过程中的数据为对象,如今两者有合并的趋势。

在发达国家,研究数据管理已经走向成熟。开放获取知识库联盟(COAR)曾就研究数据管理的状况作了一次调查,全球43家被访者中,有23家已经在收集数据,尚未收集的被访者中有80%表示在不远的将来会从事这方面的业务。在应用系统方面,有一半提出他们用同样的系统处理出版物和研究数据。在应用系统中最多的是DSpace,第二是Dataverse ,然后依次为ePrints,Contentdm,Diva,Phaidra(https://njjn-jsjc-gov-cn-s-1416.res.gxlib.org.cn:443/rwt/1416/https/P75YPLUDN7RYELLTMWZG865JPSYYE4LFPMYG86UH/files/COAR-RDM-Survey-Jan-2017.pdf)。该报告指出,研究数据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研究人员参与不足;上级机构政策缺乏;存储与保存基础设施薄弱等。我国在机构库方面虽已形成规模,但与国际同行还有很大差距,更不用说研究数据管理了。北大、复旦等有一些探索,值得关注。

据说,开放获取知识库联盟正在组织工作小组调研,对机构库的下一轮发展进行探索,并将于2017年夏季发布调研结果(https://njjn-jsjc-gov-cn-s-1416.res.gxlib.org.cn:443/rwt/1416/https/P75YPLUDN7RYELLTMWZG865JPSYYE4LFPMYG86UH/news-media/summary-of-coar-annual-meeting/)。我的预测是两个方面,一是与研究数据管理结合,二是确保机构库更加开放,尤其是加强与社会知识系统之间的关联。

在很多地方,研究数据管理是由图书馆以外的部门做的,我认为图书馆应在这方面扮演主角。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图书馆员如何从事研究数据管理(http://current.ndl.go.jp/taxonomy/term/797?page=4)。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对促进和制约研究数据管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促进因素有:系科间协调、学习与培训、专家的配置、上级对转型的支持、数据知识库的建设等。而制约因素有:数据存储及电子资料保存的资金与技术问题、有限工作时间内的超量要求、精通研究数据管理的人才太少、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的认识不足等。

我觉得英国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爱丁堡大学2011年就编制了一份数据管理政策文件,并就大学图书馆如何做好这一工作提出了十点建议。该大学将图书馆、数据中心等机构整合起来开展研究数据管理。格拉斯哥大学图书馆与技术部门合作,由图书馆为主开展该业务(http://current.ndl.go.jp/e1481)。图书馆有自己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只要管理得当,研究数据管理一定能做得更好。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10102wwm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