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图书馆》2012年8期-编辑寄语

2012/8/6   点击数:941

[作者] 彭老图

[单位] 彭老图

[摘要] 翻开本期目录,许多读者就会发现,本刊新增添了国学研究栏目。“国学热”一词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已有多年,早在2007年研读国学经典的人就已经达到1 000万之多了。当然,本刊编辑部开办国学研究栏目并非邀宠,迎合形势。本刊的主办单位之一南京图书馆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图书馆,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而且积淀了深厚的国学研究传统。江苏省更是文人荟萃之地。增设“国学研究”栏目,着意登载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性与普及性文章,是为了延续传统,传递智慧。国学教育是陶冶、是熏染、是浸润、是润物细无声,君子不是一天塑造出来的,而是长期陶冶的结果。首期国学研究专栏刊载了三位知名学者之文,“作者分别从学术与思想、历史与地理、文学与人性等不同角度,深入浅出地阐释国学精髄,读之可启迪心智,滋养人生。”

[关键词]  新世纪图书馆 编辑寄语 国学



翻开本期目录,许多读者就会发现,本刊新增添了国学研究栏目。“国学热”一词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已有多年,早在2007年研读国学经典的人就已经达到1 000万之多了。当然,本刊编辑部开办国学研究栏目并非邀宠,迎合形势。本刊的主办单位之一南京图书馆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图书馆,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而且积淀了深厚的国学研究传统。江苏省更是文人荟萃之地。增设“国学研究”栏目,着意登载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性与普及性文章,是为了延续传统,传递智慧。国学教育是陶冶、是熏染、是浸润、是润物细无声,君子不是一天塑造出来的,而是长期陶冶的结果。首期国学研究专栏刊载了三位知名学者之文,“作者分别从学术与思想、历史与地理、文学与人性等不同角度,深入浅出地阐释国学精髄,读之可启迪心智,滋养人生。”

当然,我们的办刊宗旨没有改变,图书馆学研究依旧是本刊的主打内容。国外开展儿童阅读的研究由来已久,值得我们借鉴。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华薇娜教授和刘婧合写了论文“国外跨世纪儿童阅读研究调研与分析”,论文在全面收集国外儿童阅读研究的所有期刊论文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这些论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因而有关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广受重视。另外一篇由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包平教授和周丽撰写的论文“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述评”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展开了系统论述,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迪。

近些年来,海峡两岸图书馆事业交流发展迅速,有关台湾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不断升温。在图书馆事业栏目中,我们发表了两篇此类论文。据统计,1923年迄今台湾地区颁布的公共图书馆相关法规文件共40余部。公共图书馆服务全体民众,图书馆员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对读者提供服务的品质。因此,把好馆员进门关,重视人才的选拔与任用是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并发展了一套独特的人才甄选与任用制度,宜宾学院图书馆张维的“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甄选与任用制度研究”一文在全面整理和回顾台湾公共图书馆法规文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馆员甄选与任用制度的特点及优缺点,可供参考;另一篇是漳州师范学院刘赜宇的论文“闽台两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异同及启示 ”,他在比较了闽台两地图书馆管理模式异同的同时,提出了台湾图书馆值得大陆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此外,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周毅教授和他的学生张衍、卫潇共同撰写的论文“苏州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发展源流探析”值得一读。论文回溯了苏州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的发展脉络,使我们得知苏州大学图书馆学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年创办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民众教育系图书馆学组和1941年创办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学系。如此而言,全国四所历史悠久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学校现有两家在江苏,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们相信在社会教育学院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之后,新时期苏州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发扬和传承“务实”的办学精神,结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培养出高水平的复合型图书馆学人才,为推动图书馆教育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5480e01016o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