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初衷

2012/8/29   点击数:668

[作者] 立人乡村图书馆

[单位] 立人乡村图书馆

[摘要] 为了回顾当初的想法,翻出刚入伙时发在邮件组里的简历,看着简历里的那些问题,发觉自己变了很多,同样也有很多没有改变。

[关键词]  精忠图书馆 公益组织 立人乡村图书馆



新义工加入要写一篇我为什么来立人,走时要写我为什么离开是立人的一大传统。

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所以特意向同事要来精忠图书馆的登陆账号,完成这最后一篇文章。

为了回顾当初的想法,翻出刚入伙时发在邮件组里的简历,看着简历里的那些问题,发觉自己变了很多,同样也有很多没有改变。

曾有人拿立人义工流失表达对立人内部问题的一些看法。但我一直不觉得这能说明太大的问题。今夏与望月张旭任老师在西昌的时候,和免费午餐的义工,绿色昆明的前义工一起喝茶,说起人员流失,大家的共识是这是所有NGO组织都存在的问题。有人偏向原因在薪酬,有人却觉得这是做义工的人骨子里的不安分。

每个人离开都有各自的理由,只是有人纷繁复杂,有人简单霸气。

已经被几个人问起过为什么离开,终于到要写这最后一篇来回答的时候了。

和为什么要来一样,为什么离开也还是列出来要有条理些。

1,立人是民间公益组织,工作在其中的被称为义工或短期志愿者。我一直觉得基调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刚加入立人的时候,立人在我心里的定位就是一个可以去做义工来满足我多方期待的机构。所谓义工就是,我不是冲着赚钱来的,也很少考虑在其中的长远发展,它只是人生里的一个阶段,一个找寻自己以及认清自己前行方向的地方。虽然工作在其中的一年多里我对立人的理解和定位在逐渐改变和成熟,但始终无法轻易决定这就是我要长远从事的工作。我认为来立人或者想来立人的人,不止我一个这样看待它。这也许能部分解释为什么立人的人员变动如此频繁。

2,其实曾经有两个很难过的阶段想过离开,大多为私人原因不必提,但终究还是为了至少一年的承诺和一些舍弃不下的美好东西而改变想法。朋友问我如果辞职要用什么理由,我说,没有归属感。朋友笑说真是好借口。也许这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又不知所云,可这是当时我在心底找到的感受。立人大多数义工工作地点都是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切断一切关系从新开始,也许适应生活很容易,和当地人认识很容易,但和一个地方建立深切联系是一个漫长又孤单的过程,就像树根生长。没有亲人,没有从小认识的朋友,没有想和你在这个地方过一生的爱人,甚至方圆几个省以外的地方都没有,这些却都是你一生中重要的东西,你倚赖他们温暖生命,可你发现这些都很难在此重新得到的时候,特别是遭受打击难免脆弱的时候,缺少归属感的惶恐总会闪现。

所以我也同意,分馆常驻义工最好是本地人,我很喜欢西南区聚会时阿飞提到的支持大学生回自己家乡创建分馆的设想,这也许是能保证固定义工长期驻扎分馆的一个好办法。

3,很多人都觉得在立人做义工就是图书管理员而已,其实远不止于此,当你真正身处其中,就想要发挥这座图书馆最大的作用,这涉及许多方面各种事无巨细的工作。立人一直在强调自己的教育功能,我也是在立人里才开始接触教育并感兴趣的,只是这些愈加让我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只有好的意愿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我需要更专业更多积淀更有资格和能力才敢把自己与教育工作相提并论。于是需要找寻一条新道路在这方面成长。

4,所有的我为什么离开立人里我最喜欢何佳简洁又霸气外漏的一句话理由,我也很想这样底气十足的说一句因为相爱的人要在一起。但我没有说这话的资格。我只能说好像三十岁马上就会出现在眼前,我需要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前几天爸爸摔了一跤就卧床几天养伤,这不能不让我想起曾经他能轻松把小小的我扛在肩头,爸妈六十几岁,我已经不能任性太多让他们不安。这不是被父母或者中国传统观念捆绑而失去了自由,这恰是思量后自由选择的结果,记得在第一次去九馆的大巴上,就和张旭探讨了半路自由的问题,结论之一好像是自由是相对的。恩,大概人生的很多自由正是掩盖在貌似不自由的表象之下。

刨去上面这些的话,我是多想一直留下。

一年零三个月,经历了人生至今最踏实的成长和改变,如果把一切有着不切实际美好念想的人都称为理想主义者,那么我从一个懵懂的浪漫理想主义者变成了一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作为教育的受害者,也是在这时才发现,过去我一心只想逃避它,从没想过会像现在这样努力寻找改变它的方式—无论能改变多少。

立人好像把我的轨迹稍稍弯了一个小角度,走的更远后,大概会发现却是离我想要的方向更近了。那些改变与成长很多都无法描述,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有多大的不同。在立人我所得到的收获恰恰不是立人,我没有力量去立别的什么人,只有让自己成长。而且我愈加相信,无法立人,从来只有立己而后潜移默化影响能影响的人。就像真理全凭自己的了悟,别人是无法教会的。

记得看阿信老师评价开五姐的文章是没有受到应试教育的荼毒,非常自然。看来我已经被禁锢在写到最后就想表达个美好愿景来结尾的模式里不能自拔了。

尹建莉的书里说现在提到素质教育,更多人关心的是琴棋书画,却很少有人关心推广阅读,一个原因大概是阅读很难造势,也不容易很快让人看到成果。

麦兜响当当里讲过一座很慢很慢的大钟,每隔一年秒针才走一下,所以看起来就等同于没用,但所有人都知道有那么一个钟立在学校里,虽然它走得很慢,但确确实实是在一步步走着的,三千六百年后它里面的机械布谷鸟一定会飞出来唱出美丽的歌。

有不止一个人与我说过喜欢赤子之心这个词。让我忽然想到一个词,一个很难也很难得做到的词:不改初衷。曾对朋友说过,等能力足够的时候,我是要在我家开一个立人图书馆的。所以现在,以及长长的未来时间里,我们都还算得上是立人同仁吧,愿我们都能不改初衷。愿立人像那座很慢但确定一直在走着的大钟,给所有单纯的人一个踏实的希望,足够坚定的走在一条简单的路上,无论多么易走多么难行。

PS.允许我回顾下认识各位的不完全名单。

2011年4月,重师大门口见面的阿飞和张旭,6月在精忠图书馆见到刚入伙的任真,紧接着夏令营的刘旭田雅许佳晓柯,我从没想过会一下子认识这么多有趣又美好的人。

8月年会很可爱的栗子望月。

9月开始共事的谭丽小墨。

10月见到一直关注立人细腻热心的雪伦。

冬令营认识的巧云任楚翘刘昊,希望已经忘记离开那晚谭丽和我的哭相。

2012年2月开始一起工作吃了好多水果有女侠范儿的开五姐,等我的冬枣吧。

7月立大学员九零后有趣的小朋友们

………………

我认识了一些美好的人,那么如果我在路上看到一束美丽的花,如果我能写出一句美好的诗,如果我知道为人治愈伤痛的方法,那我一定会随手带给你们,美好的人就该用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对待,这不是最自然的事情吗?这是最单纯的心,像穿着白纱裙荡秋千的小女孩一样单纯。所以也谢谢那些单纯的诗歌花朵关心和微笑。

原文连接:http://www.xctsg.org/archives/3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