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眼里闪着星光

2013/9/3   点击数:1052

[作者] 立人乡村图书馆

[单位] 立人乡村图书馆

[摘要] 9月2日,到馆第十二天。跟熊猫小丽去了趟北京城,一路上注意到好几双明亮的眼睛,想起了Owl City那句歌词”Every single star sparkles in your eyes”,遂以此为题作一小记。

[关键词]  眼睛 考研 电话



9月2日,到馆第十二天。跟熊猫小丽去了趟北京城,一路上注意到好几双明亮的眼睛,想起了Owl City那句歌词”Every single star sparkles in your eyes”,遂以此为题作一小记。

先说说中间这十天。从8月25日开始闭关了四天休整,期间来了一位短期志愿者西瓜小弟,我们仨用了一天多时间收拾了大门旁煤堆处的杂物和将要用于做活动室的小仓库,其他两天多时间我们将四个多月以来收到的捐书分类、贴标签、录入和上架。虽然工作很枯燥,四天里我们一直听着歌、说说笑笑,依旧很开心。另外,电磁炉买来后过上了清淡的素食生活,我们仨还一起去了一次小树林。

十天里收到了一封来自高中室友长长的邮件。半夜QQ留言让我查收,打开才发现是全英文、单词上千,倾诉在家复习考研的各种苦楚。本想静下来好好回信,顺便练练笔写写英文,但苦于没有太多时间直接打了电话,发现朋友状态挺好,也就放了心。电话里多在听她诉说和推荐北京特色,自己也就少开口,显得有些淡定,被她来了句“我发现你工作后变成熟了”,其实我想说,虽然四年没见,我还是当年那个笑起来傻傻的大闸蟹,一点没变。

十天里跟家里通了两次电话。好几次想给妈妈打电话,但想到每周日她打给我已成了传统,也就忍住了,毕竟,妈妈的电话几乎只会打给我一个人。8月30日收到五年制法医同学的问候,逮着她讲了半个多小时的演唱会历程,激动不已。挂电话时她嘱咐我“好好工作时别忘了复习”,我连声答应,随后送之短信“谢谢你在学校还记得我”,得到回复说“十多年朋友了,说这些”。当晚,终于拣起了已放下半年的法语。

十天里每天都会看十多本绘本,感动之余也不断感叹童年色彩的缺失,同时也庆幸自己能来到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北京馆,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在此分享印象最深刻的三本:《苏菲的杰作》(http://wenku.baidu.com/view/f84aa5f04693daef5ef73de6.html)《团圆》(http://wenku.baidu.com/view/6ced1700bed5b9f3f90f1cf2.html)和《亲爱的小鱼》(http://wenku.baidu.com/view/d58b9f81d4d8d15abe234e8f.html)。

昨晚第一次通过YY语音参与了立人每周例会,听到各同事的声音觉得很温暖。同事们一个个分享着自己所在馆的工作生活状况,听完后默默告诉自己:“同事们都很努力地在工作,我一定要在北京馆把工作做好。”那就从本周三的阅读课开始吧,虽然我现在还很是紧张。

再来说说即将逝去的这一天。

6点半爬起来跟小丽一起赶公交、转地铁,9点多到了北师大去参加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林文宝先生的讲座。他分享了自己在台湾儿童阅读和弱势族群阅读推广中的经验,其中比较震撼的一个说法是“大陆的阅读水平至少比台湾落后了二、三十年”。他还提到了当下教育“消费儿童”的现象(经济上和心理上都是),以捐书时出现不太好的现象为例,推荐了《移动骆驼图书馆》这本书。讲座中还提到了台湾公益力量如何联合行政力量将覆盖面打开的经验,我因为涉入不深,吸收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就边读书、上课,边总结体会吧。

讲座后碰到了一只神奇的“蚂蚁”。蚂蚁前辈从2011年一直关注立人,中午请我和小丽吃饭时还掏出了全套的立人申请材料和各图书馆的宣传资料。虽然久经思考至今仍未成为立人一员让我很不理解,但听了他四处宣传立人的故事,并实际了解了他的一些想法和生活方式之后,我确实赞同小丽那句“他比立人还立人”。

下午和小丽、蚂蚁一起去了国家图书馆少儿馆。作为新人,时常怀着一颗学习之心,本就觉得是小丽在带着我见世面,也就不想多言。哪知在小丽向蚂蚁和少儿馆老师介绍我时,两人分别说看过我的博客和微博时竟有一种莫大的荣幸。总有一些时刻想发出声音,在得知自己曾在经意和不经意间被人聆听,那种感受真难以言说。所以当时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多写博客,让外界知道真实的立人志愿者生活。顺便分享一条前几日的微博,也好让大家更多一份了解:“时隔半年,终于重新捡起法语,每天都在朝着一名专业翻译人员努力。白天陪小孩,晚上还能有自己的时间学习英语和法语,我爱这份工作。下周正式进入课堂,虽然有些小紧张,但每天都在思索,当然首先自己要多读。九月,莫忘初心。”

和少儿馆老师的沟通几乎全是小丽在做,充分认识到了她的“外交”能力,这当然基于她这两年来对教育公益的理解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想到她平时还要忙着做财务工作,着实佩服她一个人撑起了北京馆的这片天。能者多劳,小丽真是辛苦了。

从少儿馆出来去逛了下国家图书馆,虽然时间有限只是短短的感受了一下气氛,还是勾起了不少对大学图书馆的回忆。很爱国图的色调和风格,有时间一定要去待上一天。

傍晚去了“新世纪图书馆”,小小的房子里吊着两盏日光灯,地板和书桌、书架都显得老旧,也就衬出灯光的昏暗。一对比才知道,原来立人北京馆的境况已经算是好的了。虽然已经快晚上7点,还有4、5个孩子在认真地看着书,阅读确实能散出亮光。

本来还想多写写赶公交经过各个大学的感受,但今早6点半爬起来出发,晚上10点半过后才回到馆里,约4个小时都挤在公交和地铁上,实在累到不行。欠下两封邮件的回复,法语听力、FT速读和《经济学人》也不得不停上一天。还是先睡去,日后再补。

Every single star sparkles in your eyes. Good night, Adam.

原文连接:http://www.xctsg.org/archives/4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