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示范区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公共图书馆普遍均等服务的制度

2013/8/30   点击数:3580

[作者] 沧浪水

[单位] 沧浪水的博客

[摘要] 就总分馆而言,创建示范区最大的成就是实现了从职业创新到政府主导、制度管理的转变,这是公共图书馆总分馆覆盖全市、科学布点、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等等的前提条件。虽然在创建示范区前的2010年,苏州图书馆已经拥有26所分馆,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也很高,但在制度缺失、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总分馆,存在着许多不确定:一是合作双方都没有法定的义务;二是无法做到科学布局,而科学布局是普遍均等的前提;三是谈判、协商花费大量成本;四是总馆有限的资源和能力无法支撑越来越庞大的总分馆体系。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职业创新 资源建设



问:在您看来还有哪些变化是可圈可点的,这些变化给总分馆建设带来了哪些好处?科学布点、为主馆减轻负担、覆盖市区这些都有所改善了吗?

答:就总分馆而言,创建示范区最大的成就是实现了从职业创新到政府主导、制度管理的转变,这是公共图书馆总分馆覆盖全市、科学布点、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等等的前提条件。虽然在创建示范区前的2010年,苏州图书馆已经拥有26所分馆,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也很高,但在制度缺失、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总分馆,存在着许多不确定:一是合作双方都没有法定的义务;二是无法做到科学布局,而科学布局是普遍均等的前提;三是谈判、协商花费大量成本;四是总馆有限的资源和能力无法支撑越来越庞大的总分馆体系。创建示范区后,通过制度设计研究,市政府颁布了《苏州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规定了市、区(县市)政府的责任,批准了总分馆的布局规划,制订了设置、资源建设、服务、技术、评估等一系列的标准,根据总分馆的发展增加苏州图书馆的人员编制、运行经费和购书经费,督促各区政府建设区图书馆和社区分馆并加以检查督导,仅苏州图书馆在两年中就按布局规划增加了30所分馆,比前6年建成的总和还多。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07a04f0101eb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