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示范区为总分馆制度化提供了机会

2013/9/3   点击数:3553

[作者] 沧浪水

[单位] 沧浪水的博客

[摘要] 《苏州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是苏州市政府颁布的苏州市总分馆建设和管理上的制度,充分吸收和采纳了苏州创建示范区中《制度设计研究》的成果,既遵循了总分馆固有的客观规律,又结合了苏州的实际。如规定了以区(县、市)政府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主体,免除了乡镇(街道)、乡村(社区)的责任,实现了建设主体上移。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明确了责任主体,没有了推诿的借口,各区(县、市)政府都积极行动起来。

[关键词]  示范区 公共图书馆 分馆建设



问:您文章中提到目前苏州政府已经将示范区创建时设计的《苏州市总分馆建设实施方案》固化成制度在实施,2年下来又有什么样的实践经验。是否遇到了新的问题?

答:《苏州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是苏州市政府颁布的苏州市总分馆建设和管理上的制度,充分吸收和采纳了苏州创建示范区中《制度设计研究》的成果,既遵循了总分馆固有的客观规律,又结合了苏州的实际。如规定了以区(县、市)政府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主体,免除了乡镇(街道)、乡村(社区)的责任,实现了建设主体上移。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明确了责任主体,没有了推诿的借口,各区(县、市)政府都积极行动起来。结合苏州各区图书馆原有基础薄弱的实际,以及希望在苏州市区建立统一的总分馆体系,又规定了区政府可以将区总分馆委托给苏州图书馆管理,凡实行总分馆整体委托管理的区可以享受到市政府在年度购书经费上的补贴,因而各区政府纷纷实施委托,加快了公共图书馆全覆盖的步伐,也使得苏州市区形成统一的总分馆体系,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总分馆管理单元。规定了县级市政府是各自唯一的建设主体后,各县级市不仅完成乡镇分馆的全覆盖,张家港通过“网格化管理”、吴江通过“四位一体”建设,整合了农村乡村图书室、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的资源,用一份成本为农民提供多种公共文化服务,以县级图书馆作为业务管理和支撑单位,用流动图书车为各乡村定期更新和调配图书,完成了这两个县级市公共图书馆对乡村的全覆盖。在接下来的长效管理中,这些独特的做法和经验会得到推广,存在不足也需要完善。我在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对创建示范区的督导、验收中,对有几个示范区都采用了由区(县)政府直接向乡镇、社区(乡村)派遣工作人员做法很感兴趣,这更能保障服务的正常开展,比苏州各县市在乡镇分馆人员管理上的做法更为彻底,这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和研究,因为统一管理是总分馆经济高效的前提,总馆对分馆必须是指挥而不能是指导。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07a04f0101ee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