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三部曲2024年第一期《公共图书馆》卷首语

2025/5/19   点击数:9

[作者] 建中读书

[摘要] 近两年随着上海图书馆东馆、深圳图书馆北馆和北京城市图书馆等一批现代化新馆的相继开放,我国图书馆事业开始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新馆展现的不仅仅是新的城市地标形象,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在城市文化中的位置。以深圳图书馆北馆为例,新馆向公众表明的不只是宏伟的建筑本身,而是其与市内其他图书馆及文化教育设施之间的关联,北馆不愧为图书馆之城整体布局中的点睛之作,为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样板。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事业 高质量发展



近两年随着上海图书馆东馆、深圳图书馆北馆和北京城市图书馆等一批现代化新馆的相继开放,我国图书馆事业开始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新馆展现的不仅仅是新的城市地标形象,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在城市文化中的位置。以深圳图书馆北馆为例,新馆向公众表明的不只是宏伟的建筑本身,而是其与市内其他图书馆及文化教育设施之间的关联,北馆不愧为图书馆之城整体布局中的点睛之作,为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样板。

图书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对图书馆影响最大的是出版业,作为图书馆的前端行业,出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模式。由于学术出版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大学图书馆率先步入数字化轨道,并逐渐探索出一条以知识服务为主导的新路。在大学图书馆中,传统出版资源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只占十分之一。然而公共图书馆因其服务对象的不同,传统出版仍为主体,而且这一现象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相对而言,大学图书馆未来前景较为清晰,而公共图书馆未来走向如何还是一个亟待探讨的大课题。

从图书馆硬件设施来看,深圳图书馆北馆与国内其他新落成的现代化新馆一样,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尤其是与深圳美术馆合为一体的三期馆,和音乐厅合建的二期馆遥相呼应,凸显出深圳特有的图书馆与艺术相伴的城市旋律。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这些图书馆还没有真正达到从“以图书为主体”到“以知识为主体”的第三代图书馆境界。公共图书馆在未来形象与服务内容的塑造上还有许多不明朗的因素,下一步究竟怎么走,需要探索和创新。

我认为,公共图书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这里可以用普及,提高和超越三个关键词来表述。

一是普及。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广大公众的,为了更好地适应各种人群的不同需求,图书馆必须将全民阅读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主基调,将图书馆打造成市民终身学习的公共空间。图书馆不仅要在空间建设上突出包容性原则,将图书馆真正建设成深受公众喜爱且自由进出的“第二客厅”,而且要在服务方式上体现公平性和开放性,实实在在地提升读者的获得感。

二是提高。公共图书馆要与时俱进,扩展图书馆服务的新渠道。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要着力满足广大公众对信息和知识的各种需求。如何让图书馆成为公众知识共享的新空间是新时代面临的新课题。公共图书馆不仅要面向乐龄和少儿读者,而且要欢迎那些渴望再学习、再深造以及再就业的中青年走进图书馆,让图书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

三是超越。无论是大学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都面临业态重塑的新课题。本世纪初开始的空间再造,不仅让我们从“图书馆消亡论”的阴霾中走出来,而且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场“文艺复兴”式的图书馆革命,各城市相继掀起了“二期”甚至“三期”图书馆建设的热潮。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清醒认识自己的使命担当,不辜负广大公众的期待,将图书馆事业推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将全民阅读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基调,而且要着力打造知识共享的新空间,并通过业态重塑,创造出适应时代进步、满足公众需求的未来图书馆新形象。

原文连接:https://njjn-jsjc-gov-cn-s-1416.res.gxlib.org.cn:443/rwt/1416/https/P7TXTZUQF3SX85B/u/1398303617?tabtype=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