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劢《赵自强译法国悲剧序》

2012/6/26   点击数:669

[作者] 龚明德

[单位] 明德读书堂

[摘要] 最近在看刘义林、罗庆丰所写《张君劢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本想关注一下1938年张致毛泽东的那封著名的公开信,但该书中关于此事却仅有数行。看来还是颇多隐讳。

[关键词]  毛泽东 公开信 军队国家化



作者:龚明德 星期二 晴.张君劢《赵自强译法国悲剧序》

贺宏亮

最近在看刘义林、罗庆丰所写《张君劢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本想关注一下1938年张致毛泽东的那封著名的公开信,但该书中关于此事却仅有数行。看来还是颇多隐讳。

1938年,张君劢曾经以公开信的方式,向毛泽东和中共提出三条意见:一是军队国家化,二是行政一体化,三是放弃阶级斗争的理论。当时正是抗日战争刚刚开始,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特殊时期,为了团结抗日,共同御侮,张君劢在信中指出:近代国家的最大特征就是统一。在诸多统一中,最重要者莫过于军权的统一。也就是说,“军队的教练与使命,必须出于一源,而后行动乃能一致。”如果军队不是属于国家而是属于政党,那么军队就会成为某党和某种主义的工具。这样一来,国军就会变成党军,国家就会因为政党之间的分歧而发生战乱。基于这一认识,他劝毛泽东应该把八路军的训练、任命和指挥,“完全托之蒋先生手中”。张君劢说: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应该是同一种法律,同一种行政系统。如果一个政党拥有一块特区,自立官制、自办学校,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天地,那就必然会形成封建割据。因此,他希望毛泽东主动取消边区、主动放弃阶级斗争理论,以便增进全国团结,有利于持久抗战。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期间,适逢民盟常委、国家社会党主席张君劢60大寿,各界人士纷纷前来祝贺。周恩来也代表中共献上一块写有“民主之寿”的匾额,以表敬意。但到了1948年年底,当中共在内战中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张君劢却不容于新政,被定为“战犯”之一。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我手边有一册1941年的《再生》,这是国家社会党的机关刊物,其上有张君劢一篇《赵自强译法国悲剧序》,贴出来给师友们参考。令我感慨的是文中的这几句话:

民族之盛也,未有不由于自己之美德;其衰也未有不由于自腐。其由败而求振拔也,未有不从自己悔过始。悔过者将来恢复之萌芽也。其有丑恶而不自知,或明知之而隐讳之,犹之人之讳疾忌医者,则其病之不治而终至死,可断言矣。

2012年6月26日星期二,于百花潭

原文连接: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206048&PostID=4347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