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立人同仁的“每周一信”之4:为什么要一定要做好冬令营

2013/1/25   点击数:1414

[作者] 李英强

[单位] 李英强

[摘要] 近日来,各馆陆续进入了冬令营时间。从2008年1月黄侃图书馆的第一次立人冬令营以来,我们已经举行了超过60次冬夏令营活动。在每一次的立人年会上,我都会说:冬令营和夏令营一样,是立人最为重要的“教育产品”。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关键词]  立人乡村图书馆 冬令营 读者



各位亲爱的同仁:

近日来,各馆陆续进入了冬令营时间。从2008年1月黄侃图书馆的第一次立人冬令营以来,我们已经举行了超过60次冬夏令营活动。在每一次的立人年会上,我都会说:冬令营和夏令营一样,是立人最为重要的“教育产品”。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我之前在武汉年会的时候和大家分享过冬夏令营的三重核心功能:帮助青少年成长,发展核心读者,为短期志愿者的实践和成长提供平台。

立人定位于教育,但平常学生读者的时间基本被应试之学习、做题、考试分割,很难有机会集中地参与到“立人教育”中来。在寒暑假这样的时间,学生可以放下其他一切事务,心无旁骛地参与到一项连续的活动中来。在立人的“产品介绍”中,对冬夏令营的基本定位是这样描述的:“冬令营和夏令营是专门为乡村青少年中的活跃分子和优秀分子准备的,开阔其视野,振荡其心魂,促其立志,助其成人。”一次完整的冬令营活动,即使只有三天时间,也可以在“帮助青少年成长”方面做出不一般的贡献。

典型的立人冬令营的一天活动大概是这样的:

早上6点半,起床,爬山,到山顶读诗。《立人诗歌读本》和《冬夏令营晨诵诗歌选集》里面,汇集了很多很好的中外诗歌,这些诗歌本身是有力量把人从烦嚣的尘世中提拔出来,让人和一种普遍的人类精神产生隐秘而微妙的连接。

上午,8点开始,12点结束,可以有两项活动,开头可以有一个热身活动,中场可以穿插一个小游戏。两场活动,可以是读书会,可以是专题讲座,也可以是辩论会、演讲会、电影或视频片段赏析、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培训和应用、话剧排演……等等。

下午,2点开始,5点结束。晚饭后可以多一点时间自由活动,可以举行一些分小组的运动类活动。下午的时间如果只有3个小时,可能适合做一些时间要求较长的活动,如社会调研、话剧排练等。如果时间更长,就和上午的安排差不多。

晚上,7点开始,9点结束。可以用来做观影会,看完电影再讨论。或者做一次专题的讨论会,稍有深度的讨论,或稍带温度的生命故事分享,都是很好的。

这所有的活动,最好能在由一个主题贯穿下来。而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引入和培训,最好放在开幕式环节,方便作为整个活动中的公共议事规则。

整个冬令营活动,一开始就营造出一种氛围,让参与者可以敞开心扉,丢掉面具,发生真实的生命连接,在精神上有充实的收获。立人的冬令营活动,是一场精神的探险。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从这些活动中可以看到“人”这种存在是可以怎样的丰富和灿烂,看到人在精神领域的向上攀越,是可以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开始,却没有终点,没有尽头。在这个人人都被贴满“灰点点”的世界里面(请参考《你很特别》),乡村青少年的成长面临着“非人化”的危险,这个世界强烈地希望把他们改造成标准化的工具:没有独立的人格,却有源源不断的体能和欲望。你从一开始就应该把他带到《楚门的世界》那个人造的天空外面,让他看看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和那个被物化的可能性。是的,冬令营所能实现的第一种核心的功能是:帮助乡村青少年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从而实现成长的可能。这样的教育,是学校不会提供的也提供不了的。

冬令营的第二重核心功能,是在第一重功能的基础上自然发生的。你做了一期有质量的冬令营,自然就会为图书馆吸引到一些真正“有质量”的读者,这些读者透过冬令营这样的活动才能真正触摸到立人的教育内核,才能真正成为和你一起建设图书馆的同盟力量。我自己在一馆、三馆、四馆、七馆做过冬令营或夏令营,参与冬令营的学生中许多人都成了后来的义工小组、读书会的主力。其他分馆应该也有类似的经验。反面的教训也不少,曾经有一些同事对冬令营不重视,或者因为畏难情绪,不愿意和合作的学校做充分的沟通来争取支持,或者不愿意面对一个临时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没有做冬令营,或者做得很潦草,会导致后续工作都很难有起色,分馆的“人气”很难聚起来。

对于在7、8月份新加入的同仁,尤其是如此。冬令营是一个中间点,在这个点上你爬的高一点,后面的路会好走很多;在这个点上如果掉下去,可能导致你后面的好几个月都难以振作起来。

在某种意义上看,冬令营和夏令营是对分馆运营水平的一种集中检验和综合测试。如果你平时和合作学校的沟通不畅,会导致冬令营难以获得支持;如果你平时没能和学生建立起真正稳固的联系,你的营员招募会困难重重;如果你平时没有把分馆作为一个平台的感觉做出来,在短期志愿者的招募和现场管理方面,你都会遇到挑战。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星期的冬令营,往往是以一个学期的图书馆运营作为基础的。在冬令营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也是一个很全面的提醒机制,告诉你平时在哪些工作方面可能做得不够给力。

至于冬令营的第三重核心功能,是立人“平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立人在大学生中倡导“新支教”,希望更多大学生个人或社团把立人分馆作为“新支教”实践基地。立人的每一个分馆都是一个民间教育探索的平台,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志愿服务的机会,更是一个认识乡村社会,了解乡村教育,同时从立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得到启发,从和立人同仁共同做冬令营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而立人的短期志愿者在这个平台上的成长和收获,必将回馈到这个平台本身,促进平台的发展。组织好冬令营活动,可以让短期志愿者和分馆发生更长久更紧密的联系,他们离开之后会惦记这里的孩子,会惦记在这里“孤军奋战”的你,会想办法来支持你。

我在这封信谈的都是做好冬令营有何好处,为何要做好冬令营,如何做好冬令营的问题,请大家参考立人教育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王一夏之前在邮件组里分享的《冬令营活动框架与筹备流程》,,她和阿飞、书奇、伟恒、谭丽等人一起总结了立人冬令营的基本内容框架和操作流程,是立人前面五年经验的总结,值得大家参考、借鉴,甚至是直接照搬。我这里只特别强调一点:请大家注意在开始的时候就做好分工,一定要有人负责记录和发布博客、微博,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你所在的分馆,更可以在事后加以总结、反思,这也会为所有参与者带来美好的回忆。

各位同仁,年关将近,大家不免思乡心切,或者长路忧行,心事纷纭,盼望大家振作精神,宁静心思,燃起“冬天里的一把火”,在回家的路上再好好回味冬令营带来的喜悦和甘甜吧!

和你们一样曾受挫曾困顿不言败的英强

2013年1月24日于成都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584f1e01019n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