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徐雁走访和顺图书馆增影版(聂凌睿文,武晓松等摄影)
2013/9/1 点击数:3437
[作者] 秋禾话书
[单位] 秋禾话书
[摘要] 和顺是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5年“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当地人说:“和顺乡,和顺河”。在云南西部保山市,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矗立着一座与明初洪武年间的南京素有渊源的600年古镇,江南文化、中原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南亚文明在此交汇。这里乡镇虽小,却有全国影响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人口不多,却有大半居留在世界各地。这里小桥流水,颇见江南民俗风情,火山温泉,又显亚热带地域风光。更有月台深巷洗衣亭,粉墙黛瓦,稻浪白鸥,一派和谐顺畅。
奉于馆厅中堂者为中、英文合璧的和顺图书馆馆标,联语为:“书自云边通契阔,报自海外纪群黎。”
和顺是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5年“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当地人说:“和顺乡,和顺河”。在云南西部保山市,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矗立着一座与明初洪武年间的南京素有渊源的600年古镇,江南文化、中原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南亚文明在此交汇。这里乡镇虽小,却有全国影响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人口不多,却有大半居留在世界各地。这里小桥流水,颇见江南民俗风情,火山温泉,又显亚热带地域风光。更有月台深巷洗衣亭,粉墙黛瓦,稻浪白鸥,一派和谐顺畅。
和顺因沿河绕水,顺水而建,于是取名和顺,也就是顺河的意思。和顺与缅甸接壤,是中印古道上的商贸重镇,这里有热气腾腾的热海温泉;有神秘莫测的高黎贡山原始森林;还有并未沉寂的座座火山;更有保留完好的人文景致。故而和顺有“天人合一”的文化村落之称。此地是海内外闻名的侨乡——一个文化教育之乡。
据统计,“和顺人”遍布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明末到清代,和顺科甲提名者达400多人,清末至民国初年,又有留学日本12人,到大理、省城、北京等地求学者数十人,有著名革命哲学家艾思奇(1910-1966年),著名革命先驱寸海亭(1855-1927年)、教育学家寸树声(1896-1978年)等众多历史名人。和顺乡英才辈出,与其优美的自然生态人居环境有关系,更离不开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什么让和顺这样一个边陲小镇名垂史册呢?除了优美的边疆地理环境,侨乡特殊的文化氛围以外,人们将发现的眼光聚集到了和顺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在海内外影响最大的乡镇图书馆——和顺图书馆上。
8月27日下午,云白山青,天蓝气清,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走访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图书馆”一—位于腾冲县和顺古镇的和顺图书馆,并赠送了《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徐雁主编,江少莉、陈亮副主编,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和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刊《悦读时代》,并发愿将发动学者、文人及读书人、藏书家,及早帮助该馆建成“华夏书香地标”之“中国当代学坛文苑签名本捐书中心”,并真诚推动该馆在全民阅读推广进程中,继续发挥其乡镇图书馆的楷模作用。
中国近现代著名出版家王云五先生于1938年馆庆十周年时题额:“文化源泉”
洋溢着陈色书香“民国范”的馆堂阅报桌
如今收藏在和顺图书馆“藏珍楼”一层的镇馆之宝之一—“东三省地理形势图”(板书)
1938年,腾冲名贤张天放先生为和顺图书馆题词:“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
1998年,在和顺图书馆七十周年纪念日,当地政府投资及台胞李少恨等捐助下,主楼后落成了“藏珍楼”,为全钢混仿古跨檐式二层楼房。
[相关连接与延伸阅读]
和顺图书馆位于和顺乡村落的入口处,风景如画的双虹桥畔,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图书馆占地面积1392平方米,分大门、二门、馆楼和后厅(后厅即1980年增建的“藏珍楼”)四个部分。
图书馆的大门为三叠水木构传统形式,系光绪年间所建汉景殿的牌楼式大门,中间高处部分为歇山顶,出挑深远,门额悬和顺清代举人、书法家张砺书“和顺图书馆”匾额,蓝底白字,十分醒目。步入大门,上台阶,分左右拾级而上,中间凸出的平台石栏上,镌刻着著名数学家熊庆来(1893-1969年)的题词“民智源泉”,成为第一道大门框内的主要对景。
登石级而上,至西式造的平顶拱形中门,系仿苏州原东吴大学门面建造的三孔西式砖石铁门,门额悬胡适先生(1891-1962年)题写的“和顺图书馆”匾额,拱顶上部镶嵌着中华大学校长李煜瀛(石曾,1881-1973年)撰书的“文化之津”石刻。
由此步入内庭里院是个花园,园内花木扶疏,布局典雅。穿过花园即达馆舍主楼。主楼为五开间的木结构楼房,但在二、四两开间处,左右两侧各突出两个半六角亭,二层再向外挑吊柱,整幢建筑上下均为玻璃格窗,室内显得宽敞明亮,四壁以棕色、蓝色和浅绿色为主,着色朴素大方。建筑结构新颖,气宇轩昂。馆内设有三间书库,杂志阅览室一间,报章阅览室两间,儿童阅览室一间,借书台一个。处处洋溢着陈色书香的“民国范”。
馆内富藏古今图书馆及地方文献,含多册善本、珍本书籍,尤以清代木刻本、大型丛书为馆中之宝。馆中所藏古本、善本的线装、平装书1万多册。所存部分对研究华侨和缅甸史很有价值的资料。如《华侨宝鉴》、《华侨中心的东南亚》、《永昌府文征》、《觉民日报十七周年纪念特刊》、《仰光日报》等。
馆内还有不少法帖和知识界名人题词,如胡适先生亲笔题书的“和顺图书馆”匾额、廖承志先生(1908-1983年)的题书“和顺图书馆”、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先生(1893-1969年)所书“民智泉深”、李日垓先生(1881-1944年)所书“知识之门”、郭绍虞先生(1893-1984年)所书“图书之府”等等。
(转摘自《乡镇图书馆建设的仪型:以云南保山和顺图书馆为例》,原载江苏大学《图书情报研究》2012年第4期,可参阅全文;作者聂凌睿硕士,现为杭州图书馆馆员,联系邮箱:lunwen31@sina.com)
[和顺图书馆接受书、报、刊捐赠地址、联系人]
凡各界人士愿捐赠自己所著、所编、所藏书、报、刊予此“图书之府”、“文化之津”者,请径寄——
679116(邮政编码),云南省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寸宇馆长
(联系人:尹以耀先生,0875—5150182,电子邮箱:2836660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