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安可仰,徒手揖清芬 —— 《谭祥金赵燕群文集》读后

2011/9/6   点击数:574

[作者] 暄喧轩

[单位] 暄喧轩图书馆学论著

[摘要] 2010年12月28日,我参加了中山大学图书馆举办的“《谭祥金赵燕群文集》首发式”,省内同仁约有一百五十余人到会,仪式热烈、隆重、质朴,焕文馆长之有心、热心、匠心毕现。

[关键词]  中山大学图书馆 谭祥金赵燕群文集 当代图书馆学



2010年12月28日,我参加了中山大学图书馆举办的“《谭祥金赵燕群文集》首发式”,省内同仁约有一百五十余人到会,仪式热烈、隆重、质朴,焕文馆长之有心、热心、匠心毕现。

我并非谭祥金、赵燕群两位先生入室的弟子,平日疏懒浅陋,对两位先生景仰多,研习少,承受教诲多,总结归纳少,即所谓望门墙而不入其宫者。但粗略拜读这两大本厚重的《谭祥金赵燕群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却有着强烈的感受:这是一部当代图书馆学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史。

《文集》有150万字,涵盖了现代图书馆学的方方面面。《文集》上卷为谭祥金文集,有国家图书馆建设、图书馆事业、广东图书馆事业、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建筑、比较图书馆学、图书馆教育与研究、图书馆新馆建设和发言稿九个部分;《文集》下卷为赵燕群文集,有图书馆事业、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文献资源管理与利用和从业之路四个部分。作为图书馆专业的学者,涉猎如此之广泛,论述如此之深入,着实令人叹服不已。从这部《文集》中,我们可以读到几十年来图书馆学各个领域中的种种热点和学术历程。

谭祥金、赵燕群两位先生并不完全是书斋型的研究者,更是常年奋战在图书馆工作前沿的实干家。所以,这部《文集》还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在全国,尤其是广东省,也包括港澳台,谭赵两位先生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图书馆的重大项目。仅从《文集》中体现的看:谭先生主持了国家图书馆新馆建设,指导了深圳图书馆新馆等几乎所有广东地区的图书馆新馆建筑工程,广东和全国许多重大项目和各类工程也多有参与;赵先生主持和参与了多个数字图书馆项目和数据库建设,在分类主题的各项成果中也有重要和独到的贡献;两位先生对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和图书馆的开创之功,就更不待言。事实上,两位先生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贡献远比《文集》中反映的要多得多。举例讲,谭先生在深圳图书馆建设期间,在建筑工地整整坐班五年,深图新馆的一砖一瓦都融会了谭先生的心血。

《文集》虽好,却不能代表两位先生的全部成就。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文集》汇集了其“言”,部分反映了其“功”,难以充分体现的是其“德”。两位先生是仁厚长者,淡泊名利,执着事业,诚心待人,提携后人,诲人不倦,其品行、情操之高尚,非一言所能尽之。凡与他们交往者,无不有感其人格魅力。

我还力荐《文集》中程焕文撰写的《序》,以及收录的周志农撰写的《谭祥金和他的事业 ——〈谭祥金文集〉编后记》和刘洪辉撰写的《实践出真知 ——〈赵燕群文集〉读后》两篇文章。我服膺这几篇文字中对二位先生的深入研究和精辟见解,更推崇他们作为后生晚辈的对师长的敬爱和尊重。我和这几位作者一样,都受益于前辈的教导提携,如果说能有些什么成绩,不应忘记他们所铺的路、搭的梯。

去年谭先生七十寿诞,我曾以“祥金”两字嵌头呈上一幅寿联:“祥云紫霞,献瑞七秩,浩浩乎学海长流水;金钟大吕,响彻半生,巍巍哉图林不老松。”文辞虽拙,其意却是真挚的。这里再次祝愿谭祥金、赵燕群两位先生健康长寿,再出新成果!

载于《公共图书馆》2011年1期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c6212e0100tq1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