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山市图书馆新馆建设的书面意见

2013/5/28   点击数:4447

[作者] 暄喧轩

[单位] 暄喧轩

[摘要] 《中山纪念图书馆设计任务书》基本准确到位。目前看还显简单,一些功能,尤其是服务区域的功能,不够清晰明确,难以提出具体意见,只能就一些原则和宗旨等谈些看法。

[关键词]  图书馆 新馆建设 书面意见 定位 文献资源



《中山纪念图书馆设计任务书》基本准确到位。目前看还显简单,一些功能,尤其是服务区域的功能,不够清晰明确,难以提出具体意见,只能就一些原则和宗旨等谈些看法。

中山市图书馆新馆的定位是什么?我以为应该是: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公共图书馆。这个原则应体现在任务书的各项条款中。现在的设计者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里所说的综合性,具体讲就是要成全市的为公共阅读、研究参考、文献资源和知识信息中心,亦即具有公共图书馆、研究参考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功能。

这里要强调的,也是设计任务书所忽略的,是文献资源中心的作用。作为市级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体现突出文献收藏和文化传承这一重要社会职责。中山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现代经济文化发达,图书馆有责任将其收集完整、整理开发、收藏传承。这是对祖宗、对子孙、对全市人民负责的大事情,应该完整体现在图书馆办馆宗旨和新馆建设原则之中。当前的设计任务书文本几乎仅仅把眼光放在孙中山文献上面,显然是很不够的。

文献传承观念的缺失是目前图书馆界普遍的现象。图书馆之所以成为图书馆,之所以是社会必须的、不可取代的,之所以不同于书店、网站或其他文化教育机构,就在于图书馆具有全面、系统、完整的文献收藏,并且这种资源是为社会所藏、为社会所用的。我们常说图书馆是都市的大书房,就在于图书馆有书,有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文献资源,市民才会认可这个书房,才有可能成为城市的第三空间。我们图书馆的建设者、管理者,不应该忘记这一图书馆的基本社会职能。

又及,不大理解“中山纪念图书馆”名称的意图。作为一座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与“纪念图书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衷心祝愿中山图书馆新馆建设取得成功,垂范全省,居于全国先进图书馆之林。。

2013年5月26日于美国迈阿密四方园

附件:

中山纪念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建设单位: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项目名称:中山纪念图书馆建设项目

一、新馆定位:

1、城市会客厅;市民大书房;文化休闲驿站。

2、知识媒体中心、信息资源交互平台、孙中山专藏文库、青少年阅读体验基地。

二、新馆目标:

1、在外观形象上是城市中心地标性新建筑

2、在文化特色上是与中西文化交汇的中山文化特点相一致的;

3、在科学技术上是适度超前并可持续发展的;

4、在图书馆建设理念上是与世界接轨的;

5、在综合效果上是领先珠三角的。

三、建筑理念:

人文、科技、绿色、便民。

四、建筑选址:

中府办复[2010]278号文:“新图书馆在原址改建,即选址于市政府西侧、东临兴中道、南临兴中公园的现图书馆和科学馆用地范围”,依据市规划局出具的“中山市中山图书馆建筑红线图”计算,新馆占地面积为18273平方米,折合27.4亩。

五、建筑目标:

建筑科学与人文理想的统一,丰厚的中山近现代历史遗存和当代先进建筑理念的统一,城市整体风貌与新馆单体风格的统一,建筑艺术与图书使用功能的统一。

六、建筑规模:

1、总体规模。

1)、新馆定位为大型图书馆。

2)、建筑面积:56300平方米(其中地下人防、停车位面积14500平方米)。

3)、馆藏容量: 设计为320万册/件(含电子图书),并形成多载体的馆藏体系。

4)、阅览座位数: 约2000个。

5)、信息点设置:2300个信息节点;同时配置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6)、人防及停车位:所占面积约为14500 m2。人防面积为 6400㎡;小车车位 380 个、摩托车位和自行车车位 380 个。

7)、设置450个座位的演讲厅(带小型舞台)、300 m2的多功能厅、1000平方米的展览展示厅。100人的会议室、30人的小型会议室。

2、功能区规模。

包括三大部分,即:文献服务区域、读者活动区域、运行保障区域。具体功能面积分配表如下:

1)、文献服务区域面积分配表(56.54%)

序号

区域

部室名称

面积比例(%)

面积

阅览座位数

备注

1

文献借阅区,

大堂、总服务台、读者查询服务区、图书借阅区、报刊阅览区、24 小时自助图书借还区;

30

16890

700

一区多功能阅读模式

2

专题文献阅览区

各专题图书馆(孙中山文献、岭南非遗文献馆等6个)

6

3378

60

3

新技术体验区

数字阅读体验、最新资源推介、新技术应用培训;视听区、多媒体阅览区(150座)、数字资源借阅区

4

2252

200

4

参考文献服务区

参考咨询区、科技情报服务区

0.09

50

10

5

少儿文献借阅区

幼儿借阅区、少儿借阅区;少儿多媒体阅读区、少儿数字资源借阅区

7.05

3973

400

含地台、坐席等

6

无障碍专区

视、听障人士阅读区

0.40

227

20

7

文献存储区

基藏书库、密集书库、典藏书库(包括古籍库、过期报刊库)

9

5067

2)、读者活动区域功能面积分配表(10%)

序号

区域

部室名称

面积比例(%)

面积

阅览座位数

备注

1

社会教育功能区

多功能厅(500座)、报告厅(200座)、会议室(100人)、自修室(包括24小时自修室,共250座)、陈列展览厅、视听欣赏厅(60人)、音乐图书馆、培训室

9.02

5078

350

前三项不计入阅览座位数

2

少儿活动区

少儿DIY区(动漫创意区、手工创意区)、玩具图书馆、少儿活动实践区、少儿科学实验区、少儿心理咨询中心、少儿素质培训区、少儿视听室、漫画文献馆、少儿动漫主题馆、国学馆

4.05

2281

240

含地台、坐席等

3

读者休闲区

第三空间(多层设置),真人图书馆(沙龙、咖啡吧、茶座)

0.61

341

100

4

研究服务区

2人研究室(8个)、3~5人研究室(4个)、10人研究室(2个)

1.0

567.5

56

3)、运行保障区域功能面积分配表(33.46%)

序号

区域

部室名称

面积比例(%)

面积

读者

座位数

备注

1

业务工作区

图书消毒室、文献资源采购-加工-配送区、文献整理-装订区、中心机房、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维护区、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业务辅导教育-员工培训区、数字信息资源开发区

2.56

1442

2

馆务办公区

行政办公室、业务办公室、馆长室、财务室、档案室、复印室、茶水间、贵宾接待室、会议室(30人)、后勤部办公室、党团活动室

2.47

1391

3

辅助用房(含地下车库及人防)

保安值班室、办公用品库房、各类设备用房、清洁用房、读者及职工餐厅、车库

31.36

16006.4

六、投资规模:

工程总投资额为3538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558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296万元,业务设备及家具购置费5066万元,预备费2441万元。业务设备及家具购置费单列并由项目建设方负责购置。

七、服务规模:

日均接待读者8000人次;

八、设计原则:

1、强调满足内在的环境的功能性、布局的合理性,不能因设计趣味追求而影响甚至损害使用功能。以人为本,把读者使用的便利性、管理的科学性作为首要原则;

2、外观具有鲜明的图书馆个性及唯一性;

3、少儿图书馆区应与成人图书馆区相对分开,实现统筹管理、分区利用;

4、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今后能对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作出敏感的回应和跟随;

5、外观和内部设计应尽最大的努力用好用活中山文化符号尤其是与书有关的元素;

6、利用好周边和兴中道的环境,做到内外环境协调一致。

附件一:中山纪念图书馆设计依据的规范或标准

附件二:概念术语说明

附件一:中山纪念图书馆设计依据的规范或标准

1、《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

2、《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颁布。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

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

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1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

1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

1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定》GB50174

附件二:概念术语说明

(1)第三空间:

即在家庭居住的第一空间和职场的第二空间外的图书馆第三空间。现代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殿堂,还是人们心灵的歇息地,图书馆应成为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知识共享空间。“第三空间”从2008年起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界努力营造的功能空间。并成为图书馆界努力拓展的功能之一。

(2)一区多功能阅读模式:

指同类资源的借阅区尽量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享受到多功能多载体的阅读形式,如:纸质图书借阅、数字资源阅读、视听阅读等资源同平面一体化服务。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c6212e01017p3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