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是学术态度,更是责任和担当——2012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博士学术会议感想

2012/8/28   点击数:2954

[作者] Follaw

[单位] Follaw

[摘要] 下午,由津返渝,我战战兢兢的心终于有所平复。一方面是完成了徐老师交给的任务,没有辜负他的厚爱与提携;另一方面,与会大编的大度,尤其是书骨精先生,我将其刊物刊发的文章当成反面典型评析,他却向我抛出绣球,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可见一斑;再有乔木先生的鼓励和教诲,诸位与会老师、博、硕士及同行的支持。

[关键词]  规范 图书馆学 博士 学术会议 感想



下午,由津返渝,我战战兢兢的心终于有所平复。一方面是完成了徐老师交给的任务,没有辜负他的厚爱与提携;另一方面,与会大编的大度,尤其是书骨精先生,我将其刊物刊发的文章当成反面典型评析,他却向我抛出绣球,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可见一斑;再有乔木先生的鼓励和教诲,诸位与会老师、博、硕士及同行的支持。

我并不是一个自信的。做完交流报告后,文彦同学说我有点紧张,其实紧张没有的,真的是缺少自信。现在回过去想的话,其实我无需在意自己的学历,用表哥话说就是“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加倍的努力和用心就够了。

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实证研究作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范式,自然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掌握规范的研究方法是每一个科研人员应该用心去做的事情。徐建华老师这些年致力于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方法论及其规范的推广,是一件授人以渔的好事。我想,十年之后,这两年参加“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博士学术会议”的博硕士们,大多会成为领域内的科研生力军,等他们回首时,我相信他们中很多人一定会感谢徐老师策划举行的这些会议;二十年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会有自己的博、硕士学生,他们也一定会向他们的学生强调实证研究,强调研究的规范性。徐老师在图书馆界倡导、践行,并致力推广实证研究及其程序的规范性,是为当今“图林第一人”,就像业界搞图书馆建设,开创图书馆服务新形式的人很多,而真正扎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人不多一样,所以,书骨精老师会场上的“徐老师免费举办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博士学术会议的事迹,可以评为2012感动图林十大人物”这样一句略带调侃的评价,其实也是对徐老师此举的真心认可。

当然,不是说徐老师倡导、践行、推广实证研究方法及其规范性,他和他的团队就是做的就完美无瑕。他和他团队的早期实证研究在学界也是颇有微词的,我也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鲜明的指出其一些可以更规范的地方,就如同这次会议上我对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的评析一样,但瑕不掩玉,我想这也更体现了在图书馆学、业、编辑界推广这种方法和其规范性的价值。徐老师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改善、改变,我觉得,对学术研究犯法和规范至善至美地追求是严谨态度的表现,是学术责任,更是一种担当,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实证研究的核心还是研究设计,在规范和高超的技术,对于不严谨、不够巧妙的研究设计,也起不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研究设计取决于我们的思想和基础,乔木先生建议学图书馆学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这样思想才能浑厚,思维才能敏捷,角度才能全面,研究才不至于狭隘。这不正是强调研究者的思想和基础吗?我们应该谨记于心。

最后,还要再说一遍,谢谢徐建华老师。

2012.8.27午夜记于三多室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99fd4501015njz.html